本文轉自:拂曉報

有些孩子,看上去聰明伶俐、能說會道,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家長爲此犯了難,想盡各種辦法幫孩子提高成績,卻不見起色,這到底是爲什麼?

心理專家表示,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其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不僅僅取決於智商水平的高低。如果孩子平日裏聰明機靈,但就是學習成績不好,甚至很喫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找找原因。

注意力難集中。注意力問題是學齡兒童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與之有關。比如在聽講時注意力分散、遊離,學習效率低,這也是爲什麼家長覺得孩子花了很多時間在上課、學習,成績卻不理想。這種情況嚴重者會構成疾病——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症”),需要接受專業人員的評估和治療。多動症其實包括兩方面:有的孩子多動的問題比較突出,容易在早期識別、干預;有的孩子則主要是注意力渙散,沒有多動表現,很容易被忽視,需要家長更多關注。

建議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加強專注力的培養,不要在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時隨意打斷。當發現孩子存在注意缺陷問題時,可以從他的興趣入手培養專注力。比如有的孩子雖然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但在做某件他感興趣的事情時,非常認真投入,那就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慢慢培養專注力。如果懷疑孩子是多動症,建議到專業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情緒問題在作祟。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佳,可能因爲存在情緒問題,從而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有的家長在育兒過程中不知不覺會製造焦慮情緒,比如看到孩子在玩就督促他去學習,讓孩子得不到喘息,產生壓力和焦慮,對學習產生反感。還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裏和同學、老師相處不好,無法融入,也會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習成績。

對於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來說,很難發自內心地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但這並不意味着孩子無法從中獲得快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進而願意去學習。比如家長可以“示弱”請教,“媽媽今天看到一個單詞,不知道什麼意思,你能幫幫媽媽嗎?”這會讓孩子覺得頗有成就感。

缺乏學習內驅力。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被動式學習,沒有轉化成主動學習,內驅力沒激發出來,往往是家長和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應付了事,好像學習是別人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學習的內驅力被激發出來,就會以認真的態度去面對,甚至在學習過程中會反思總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的內驅力到初中才會被激發出來,所以家長不要着急,應當慢慢培養。針對年幼的孩子,家長要看到他的努力,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認可。小孩子的自我主體性往往沒有發展出來,需要藉助周圍人的評價來完成自我認知,所以父母及周圍人的鼓勵和認可對他很重要,可以成爲孩子前進的動力。對於有一定自我管理能力的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多和他討論學習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讓他自己思考怎麼解決,或者需要哪些幫助等。

學習時有強迫症。有些孩子在學習時會存在強迫症的表現,影響學習效率。比如有的孩子在聽課時會有追求完美的習慣,要求自己的注意力百分百集中,一點沒聽清楚就會使勁回想,結果後面的都沒聽到;有的孩子會針對一個問題反覆思考;有的孩子擔心做不好就很難開始,導致經常拖延;還有的孩子學習過程中追求完美,反覆驗算和修改,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學習效率。

對於程度較輕的強迫症,家長可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別過多關注甚至斥責孩子,幫他放鬆下來,才能緩解症狀。如果強迫症狀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日常行爲和學習,則需要接受專業的評估和干預。

■ 張筱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