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君和創新公益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會聯合主辦,主題爲“和而不同,思想無界”的CC講壇第59期演講2024年4月21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來自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河南新鄉市西平羅鄉幼兒園、川中社區大學校長郭文豔出席,並以《在幼兒園裏創辦社區大學的郭校長》爲題發表演講。

大家好!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來自河南省輝縣市西平羅鄉川中幼兒園,我們當地稱爲侯兆川,侯兆川有四個鄉鎮,其中我所在的西平羅鄉有19個自然村,常駐人口6900人。2012年,輝縣市政府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在位於大山深處的侯兆川,投入了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一體化的教育園區。我的老領導張青娥園長,是一位具有深厚教育情懷的基層教育人,即便她已經是癌症中晚期了,依然主動請纓到山區任職,真的很讓我感動。當她找我談話,提出來讓我跟她去川中的時候,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沒有猶豫,跟着背起行囊,帶着還需要照顧的孩子,一起開啓了鄉村學前教育的探索道路。

當我們滿懷熱情、積極對待、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的時候,本以爲高大的教學樓,嶄新的桌椅板凳,先進的硬件設施定會吸引家長爭先恐後來諮詢、來報名,可是實際情況卻出乎意料,來報名的家長少之又少。怎麼會這樣?於是我們便走街串巷的一邊找答案,一邊宣傳招生。家長諮詢最多的話題就是有沒有校車?你們能教多少個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不能學會?學費多少?其實當時我們半年的生活費和保教保育費合起來也只有700元。和家長的對話中我們瞭解到他們對學前教育的理解還停留在最初“小學化”教育方式,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讓我們陷入了深思,我們應該怎麼辦,辦什麼樣的學前教育?如何帶動這些家長科學育兒,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個問題。

鄉村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我們要讓大自然成爲孩子們的活教材。於是,我們把校內閒置的空地開闢成爲我們的種植園,種植了十餘種農作物,瓜果梨桃,各種蔬菜,這些都成了我們取之不盡的課程資源。

因爲我們當地是“紅薯之鄉”,所以紅薯也是我們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我們在觀察秧苗生長的過程中,和孩子們一起創編插秧歌:紅薯插秧學問大,七葉秧苗頂呱呱。平插埋四出土三,秧苗易活薯高產。到了該施肥的時候,我們帶着孩子們施肥的同時又創編了施肥歌:草木灰,鈣鉀肥,殺菌消炎滅蟲害,一把紅薯一把灰,紅薯能結一大堆。這些深奧的科普知識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孩子淺顯易懂地學習,孩子再教給家長,不僅瞭解了科普知識,也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這些植物不但讓孩子們認識自然,體驗勞動,更是既經濟,又環保、又適用的課程資源。

家長不禁感嘆:我以前就想着讓小孩上學,就是爲了讓他們長大後不幹農活,怎麼老師們還帶着他們從小就幹上了?現在看來這小小的紅薯,竟然能讓孩子有這麼多的收穫,該怎麼教孩子還是要聽老師的,科學育兒。

我覺得孩子們小時候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會更強,從小應該把這份愛種在他們心中。這其中也包括我的女兒,記得她有一句經典的話,她說:“媽媽,我不喜歡當城市姑娘,我喜歡當農村姑娘,城市一出門就是大高樓,農村一出門就有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遊樂場”。

但是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當孩子們彬彬有禮和老師們行鞠躬禮的時候,家長的回應不多,當孩子在幼兒園堅持飯前洗手、飯後擦嘴、漱口時,回家之後卻不能得到堅持等。而家長的這種表現讓我感受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只是幼兒園的工作,和家長似乎沒有關係,這讓我們意識到,只有家園攜手打合力,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我們開展系列親子活動,記得有一次分享會,大家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困惑,有位家長說我家孩子每天晚上拿着手機上牀,該怎麼辦。另一位叫丁麗萍的年輕媽媽站起來分享她的親身經歷,她說我家孩子每天拿着故事書上牀的,孩子們都是喜歡聽故事,家長要堅持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不要沉迷手機,那麼睡前講故事的習慣就自然而然養成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藉助身邊的榜樣來影響家長的。

另外,我們充分的給予孩子展示的機會,每週進行週末展示,利用明星小舞臺讓全體孩子進行展示,唱歌、跳舞、講故事、拍球、跳繩、推鐵環等,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和變化,讓家長明白學前教育應該全面發展。

而那些山區家長很淳樸,你真心待她們,她們也會真誠相待,有的家長早晨5:00到種植園幫忙除草,年邁的爺爺奶奶拿着工具來幼兒園幫忙大掃除,一年多的時間,家園共育工作有了明顯的起色。

2013年6月23日,中國農業大學的孫慶忠教授到川中調研,當他看到很多家長在幫幼兒園插紅薯秧,很驚訝,在這偏僻的山區竟然有這麼多的家長對教育心存期待。孫教授和家長交談時瞭解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校的這份感情,孫教授就和我們建議在山區創辦社區大學。而對於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來說,社區大學這個詞,大家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大家都只有中師的學歷。可能正是因爲這樣,我們有初出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和心中的“大學夢”,大家在孫教授的引領下,大膽地創辦了全國第一所以幼兒園爲依託的鄉村社區大學。

過去只聽說過大學辦附屬中學、附屬幼兒園,幼兒園辦大學這在全國還是頭一例。社區大學究竟是幹什麼的,怎麼樣定位她呢,孫教授明確地說:川中社區大學既不是家長學校,也不是農民技術學校,她是成人終身學習的公民學校。2014年5月30日,我們進行了川中社區大學的揭牌儀式。我們雖然不清楚社大的意義,但我們明白,這就是我們要踐行的家庭、學校、社區、三結合的大教育觀。

既然是大學就應該有課程,我們從老師的特長和老百姓的需求入手,最初我們開設了“生活與健康”“美工創作”“舞蹈”“國學知識”四門課程,最初,大家對這件新鮮事很好奇,爭先恐後,來了80多人,老師們滿腔熱情、轟轟烈烈的開辦起了這所鄉村社區大學。

牛書民大娘70歲,還是高中學歷,她一打聽到社區大學不但不用交學費,幼兒園給學員們提供學習用品,還有專家義務的給學員上課。大娘開心極了,她沒想到自己這把年紀了還可以遇到免費上大學的好事,於是立馬找到老師報名參加。書民大娘珍惜社區大學的每一節課,甚至帶着自己的小孫子來上課。現在她也是我們社區大學的高材生了。大娘還善於創作,她經常會發揮自己的特長自編自創快板詩歌,大娘還以這種方式表達了她對社大的濃濃深情:川中社大真正好,我給大家表一表,各位學員來參加,快樂都能帶回家。川中社大真正好,學的東西真不少,又唱歌來又舞蹈,又學文化又做操。川中社大真正好,手工技能樣樣巧,又學本領又說笑,笑一笑來十年少。川中社大真正好,能解憂愁與煩惱,早來學習早受益,世上沒有後悔藥。她編寫的詩歌熱情樸素真摯感人,那是大娘獻給川中社區大學的一顆炙熱之心。

印象最深的是王英英大娘,因爲獨自支撐一個家庭,經年累月因勞累壓垮的身軀和走起路來蹣跚的雙腿,讓她和同齡人比起來更顯得憔悴。我建議並鼓勵她來參加社區大學,她說自己一個“黑道道”都不識,而且自己家境不好,很自卑,不願意和別人說話。每次見到老人,我們總是親切地和她拉家常,做她的傾聽者,時間久了,老人也信任我們了,逐漸她走進了社大課堂,偶爾我也可以看到她臉上的笑容。有一次我們組織社大聯誼會,讓大家自願表演節目,英英大娘竟然放學的時候主動拉着我的手要求上臺表演,她一連唱了三首歌紅歌,那聲音鏗鏘有力,我也激動不已,和她一起唱了起來。我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影響了一個孤零愁苦的老人,讓她走進了社大的課堂,儘管時間有點慢,但是,生命的變化本就是在悄然之間。

我們鼓勵十里八村的老百姓走進社區大學的課堂,學員中既有90後的年輕媽媽,也有年過七旬目不識丁的爺爺、奶奶,可以說是老中青大結合。

當然我們也會遇到瓶頸期,參與的學員在逐日減少,最後只剩下個位數,我很沮喪,很着急,也想着是我們能力有限,無力完成這項工作。同時,我們給孫教授打電話尋求幫助,每次結束通話前孫老師總會說:“文豔,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即使我們影響了一個人,那我們做得這件事也是值得的。”我就想,還行,我們不止一個人,我們還有五、六位學員呢,就是這樣溫暖而有力量的話語支撐着我們一路向前。

我們也在不斷的研討,反思,我們的學員多數是農民,長時間的“我來講你來聽”的傳統教學方式不適合他們的,於是,我們就採取參與式、體驗式、實踐式的活動進行調整,比如溫馨聯誼會、生日會、頒獎典禮、課前熱身小遊戲等鼓勵他們參加。在教學方法和課堂形式上都需要與他們更近一些,再近一些,真正實現平民教育的價值。我們走進學員的家裏,和他們聊天,聽他們的故事,陪伴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流淚,從而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驚訝孫教授半年來一次川中,竟然可以親切地叫上很多學員的名字,他曾說過他的課堂沒有“無名氏”,大學學生那麼多,就夠讓人難以相信的了,眼前的一幕更讓我爲之震驚,我曾追問他祕訣是什麼,他給出“用心”兩字做解答。我想除了用心,還有他對每一個生命本身極大的尊重。在幼兒園我們通常習慣叫XXX奶奶,XXX媽媽,但是在社大每個學員,他是他自己,於是我們要求自己記住每一位學員的名字,從叫上他的名字開始,瞭解他的故事,進而走進他的內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被關注,被尊重,獲得存在感和歸屬感。

我們幼兒園的老師是社大講師的主力軍,大家輪流每週二、週四給學員們上課。我們也逐步完善課程體系,從最初的4門增加到24門,分別有育兒知識、衛生保健、法律常識等提高他們認知水平的課程,有美術創作與欣賞、非洲鼓、舞蹈、音樂與欣賞等豐富他們生活的藝術課程,侯兆川自然風物與人文景觀、烹飪與家鄉美食等貼近他們生活的課程。

記得在我們川中社區大學七週年慶典上勾玉鳳大姐發言時說:沒有進入社大的時候,整天是打麻將、鬥地主,輸了錢不要緊,回家還要生悶氣,並且和家裏的人吵架,不和睦。但是不打麻將又能幹什麼呢?也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做呀!只能用打麻將、鬥地主來消磨時間。有了社大,我的生活都豐富精彩了,唱歌、跳舞、做手工、還有專家給我們來講座,忙的都沒有時間不和諧了。

以前我們學員羞澀、不自信、不善言表、更別提上臺表演了,曾經我們鼓勵學員上臺表演,他們會很爲難的說,你們找不到人,那我就去湊數吧,而今天的他們不僅能夠自信大膽的展示自我,還能自編自排、自導自演,而這不僅只是表演,而是他們精神世界的外在呈現。

每年我們不僅有周年慶典,我們還會收集大家的文章,編輯一本30萬字的《社區大學年刊》,編輯年刊督促了學習,挖掘了潛能,展示了成果,也真實記錄了社大的發展和學員的心路歷程。

有位年輕的學員叫琚秀麗,他很愛學習,他不僅注重自己學習提升,也影響了孩子,從一個地道的家庭婦女,找到自我,並願意成爲種子傳遞溫暖傳遞正能量,她平時最常的說就是,我們做啥事情丟了什麼,都不能丟了信心。也時刻鼓勵着其他學員,這是她收錄到年刊裏的文章《我的成長三部曲》,裏面講述了她參加社大學習過程中的蛻變,第一步,我是一位寶媽,第二步,我是我自己,第三步,我願做只螢火蟲,雖然是微光,也希望能帶給他人一抹光亮和一絲溫暖。

社大的核心並不是教給他們多少知識,而是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的能力,讓美和藝術走進老百姓的心中,在讀書、唱歌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學校離村子比較遠,爲了更好的服務於鄉村,爲方便更多的老百姓,尤其是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蔘與社大,2020年正式走進鄉村,我們在西平羅村和兆村開辦了分學堂。我們採取村民共建的方式讓村民參與建設學堂,尤其是兆村學堂原來是一個棋牌室,是村民們打麻將聚集的地點。這兩年主人進城定居後一直閒置,院子裏長滿了比人都要高的荒草,經過村幹部協調,我們決心把麻將屋變爲學堂。我們割草、鋪地面,修建學堂的時候有一位癱瘓老人,名字叫張羣法:他竟然推着自己的輪椅一步一步的向前挪動運送磚塊,我們趕忙去勸阻,他說你們都把學堂都辦到我們家門口了,我出不了大力可以出小力,老人的話,讓在場的人熱淚盈眶。老人的家到學堂的距離,正常人走路3、5分鐘就到了,而老人要來需要走半小時左右。但每次上課老人家都提前到學堂門口等我們,我跟他說:大爺,您腿腳不方便,不用來這麼早等着。大爺說:當學生的不能讓老師等着我呀,我得提前來等老師。就是這種被需要、被等待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如今,到幼兒園的家長課堂和村裏的社大學堂上課學習,已成爲老百姓的一種生活方式,“學到老活到老”的種子已經生根萌芽。 

比如之前講的勾玉鳳,我們發現她性格活潑,多才多藝,做事積極熱情,樂於助人,於是學堂的很多事情,我們就會讓她來承擔一些,而我們又發現,她的組織能力極強,總能夠動員起村裏邊的老百姓,因此我們又萌生了讓社大有了更好的可持續發展的想法。在2021年9月我們創辦了第三個學堂——柏樹灣學堂,它是實驗中的實驗,讓比如勾玉鳳、丁麗萍這些優秀學員,轉變身份成爲學員講師進行自我服務,既使沒有老師的參與,學堂的各項活動也能夠照常進行。如今,幼兒園老師在社大的任務越來越少,學員講師們的工作越做越得心應手,社大課堂裏的笑聲、歌聲、讀書聲,依舊熱鬧。我們幼兒園老師們爲此由衷的高興,只有讓這些鄉村百姓活起來,鄉村才能真的活起來。

這不禁讓我思考教育的力量。教育是什麼:教育不僅是傳播知識、喚醒意識、傳遞溫情、點燃希望。

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村莊。我堅信:當一個人發生變化的時候,當一個家庭發生變化的時候,當整個鄉村變成一個文明和諧、學習氛圍濃厚的大環境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們成長在其中必定受益。

作爲一名普通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我也因此獲得了河南最美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稱號。我覺得這些譽不僅是我自己的,它更屬於全體川中幼教人。雖然我們的老園長張青娥已經去世了,但是她的理想我們一直在努力地踐行着。

而作爲鄉村教師的我們獲得了職業價值感、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們的定位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僅是幼兒園教師,做着平凡普通的工作,我們可以做心懷鄉村教育的教育者,做情繫鄉村建設的實踐者。

對於陶行知先生的那句“鄉村教師第一要有農夫的身手、第二要有科學的頭腦、第三要有改造社會的精神”,在創辦社區大學的鄉村教育實驗的第十年,我意會得更加深刻到位。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