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場熱點頻繁切換,基金經理最能達成共識的方向在哪裏?季報關鍵詞或能體現基金經理的偏好轉變。

近期披露的基金一季報中,紅利、AI、新質生產力等關鍵詞被提及的次數飆升,與此同時,曾經的熱門賽道新能源卻由“小甜甜”變“牛夫人”。

熱詞頻繁被“cue”

一季度,在避險需求推動下,紅利資產表現亮眼,基金經理對紅利的關注熱度直線飆升。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共2271次提到紅利,達到歷史最高值。對比之下,2023年四季報中只有1311次提及紅利,2022年一季報更是隻有372次提及。

資源股是不少基金經理一季度斬獲優秀業績的制勝法寶。在一季報中,基金經理共1726次提到了資源,對比之下,2023年四季報中只提到了563次。

此外,年初被Sora概念引爆的AI行情備受關注,仍舊是基金經理重點關注的方向,在一季報中,基金經理共3043次提到了AI人工智能。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新質生產力也備受矚目,被不少基金經理當作投資的重要風向。新質生產力在一季報中被提到了1280次,較2023年四季報飆升3000%。

與此同時,傳統的熱門行業消費、醫藥,因極具吸引力的估值熱度有所回升,被提及的次數與2023年四季度相比均增多。不過,曾經最火熱的賽道新能源關注度大幅下降,僅被提及1187次。

對資源、紅利股熱情不減

對於一季度漲幅居前的資源股、紅利股,基金經理出現細微分歧。

有基金經理認爲資源、紅利的確定性依舊較高。例如,中歐基金績優基金經理盧純青管理的基金中歐瑞豐靈活配置混合,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0%,她在季報中表示,重點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各製造業領域龍頭國企估值迴歸、較高分紅的公司、上游資源品等等。她認爲,今年在很多製造業領域,尤其是有較高投資壁壘的行業,國企擔當了全球的技術領先、產能擴張、產業鏈控制以及全球競爭性定價的引領者,同時因爲長期缺乏投資者關注和研究,估值較低。因此,將繼續挖掘這些優質企業並投資。對於上游資源品,雖然需求復甦的步伐不能確定,但是供給的瓶頸會在較長的時間維度維持,這些上游資源品可能會有一個穩定的高利潤。

不過,隨着紅利資產受到集中關注,相關基金規模不斷攀升,也有基金經理提示紅利投資策略較爲擁擠,短期可能存在回調風險。例如,浙商智能行業優選混合基金經理胡羿認爲,儘管國內經濟復甦節奏仍存在不確定性,使得紅利低波類資產有望獲取確定性溢價,但是短期來看,紅利低波類資產部分行業當前交易擁擠度較高,需要結合交易信號進行動態調整。 

緊跟新質生產力主線

不少基金經理明確將新質生產力當作未來的投資主線。鵬華基金知名基金經理閆思倩表示,新質生產力是未來兩年至三年投資的主線,看好製造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方向,中長期來看,AI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無人駕駛,以及低空經濟等未來成長空間廣闊。其中,無人駕駛是AI和機器的第一個結合應用場景,將繼續看好。此外,具身智能是未來所有科技最佳載體,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前景確定性在增強,也是未來最看好的方向之一。

知名基金經理李曉星也在季報中頻繁提到新質生產力,他表示,當前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經濟週期性弱化,原有由地產信貸週期驅動的規律被打破,同時新質生產力的分析框架尚未形成。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看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半導體、國防科技等領域。包括先進製程突破帶動的設備、材料、零部件投資機會,階段性關注國產算力芯片。

對於過去一年最大的科技熱點生成式AI,他表示,中長期看好AI產業浪潮的發展前景,投資上相比於去年從0到1的宏大敘事,今年要更多看到產業和業績的兌現,應用端是後續重要看點。不過,現階段AI投資具有一定主題性,需要精選業績可持續兌現的個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