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張益銘    

近期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市場對央行購債的討論持續升溫。央行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可以作爲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

而財政部近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中指出:“要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金融改革的協調配合,完善基礎貨幣投放和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

鑑於此,市場紛紛猜測認爲央行購債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隨之也將目光聚焦在“央行購債是否具有可行性上”“央行是否應該購買國債”“貨幣政策取向是否將變化”等問題上。對於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

央行購債可能和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的時段重合

央行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企業債券餘額爲3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政府債券餘額爲71.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7%。此前,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已經取得長足進步,總量居全球第二。

自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今年第一季度例會首次提出“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後,疊加近段時間來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有關央行購買國債的話題再次引發市場關注和熱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我國央行貨幣政策操作與國債相關的有三種方式:一是現券交易,二是質押式國債交易,三是購買特別國債,目前主要使用回購交易工具。在現券交易中,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三條指出,中國人民銀行爲執行貨幣政策,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

據悉,二級市場質押式購債(回購交易)是央行常用的操作方式。此類交易中國債僅僅用作質押物,與信用債、貸款和其他類資產沒有區別,央行通過這種方式購買國債,向市場提供短期資金,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的目標。這種操作也不計入央行對政府的債權,其實質仍然是央行與金融系統特別是銀行的債權債務關係。

當記者問及當前央行是否有購買國債的必要,以及購買國債是否具備可行性。明明表示,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條,央行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來實施貨幣政策在法理上是具備可行性的。

明明進一步表示:“歷史上央行直接購買國債的案例較少,雖然從法律依據上看,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是可行的,但考慮到當下貨幣政策穩健的數量端工具操作模式,以及每日公開市場操作的散量操作模式,疊加資金防空轉的目標,央行實施購買國債可能是在流動性出現明顯收緊跡象後,而非事前預防。”

根據民生銀行研究報告,近年來,央行在貨幣政策操作中廣泛使用國債、地方債作爲質押品,並配合財政部開展國債做市支持操作等。從目前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央行直接持有的國債體量佔比不高。

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曾提出,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央行有關負責人此前亦指出,目前,我國國債市場規模已居全球前列,流動性明顯提高,這爲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現券買賣操作提供了可能。

明明預計,央行購債可能和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的時段重合,實現貨幣和財政兩個渠道的流動性釋放,並緩解政府債供給高峯對於銀行間流動性市場的衝擊。

央行購債並不意味着貨幣政策轉向收緊

此前,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可以作爲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國債和通過回購交易、降準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二者對市場的影響是否相同?

對此,明明向記者表示:“從貨幣供給的角度來看,二級市場購買國債和其他公開市場操作並沒有本質區別,資金接收者都是商業銀行,但從操作方式上來看,購買國債意味着消耗了一部分國債的供給,對於債市而言存在額外的利多影響。”

明明稱:“若央行選擇在二級市場購債,一方面緩解了國債大量發行所導致的發行利率上行、擠壓信用債發行空間等問題,另一方面也透過財政支出的形式寬幅釋放了流動性,對實體經濟實現了支持作用。”

若現階段若央行重啓現券買賣工具,是否意味着貨幣政策取向變化?對此,明明對記者表示:“央行啓用現券購買工具,本質上是增加了貨幣政策工具,並不意味着貨幣政策轉向收緊。”

明明稱,儘管監管機構對於長端利率合理點位的關注使得市場對於長端利率的配置需求減弱,但資產荒的問題仍未得到改善,短期長端利率的配置力量可能會向中短端轉移,但長期視角下長端和超長端利率維持低位波動的確定性仍然較高。

他指出,往後看,在支持實體經濟的目標下,預計一方面財政部將落實特別國債的發行,另一方面將關注財政資金在具體項目上的落實進度;央行可能會採取二級市場購債的操作模式,一方面防止政府債供給壓力引起融資成本的過快抬升,一方面和財政支出渠道同步實現流動性的釋放,支持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改善。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