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消息,上海去年職業索賠投訴量高達24.6萬件,近8000人年投訴量超過10件。還有人在一年內以“無證拍黃瓜”爲由向1372家餐飲店提出高額索賠。

4月28日下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聯合舉辦了第二期“提振消費維護權益”大講堂。活動邀請了人大代表、政府部門代表、企業代表以及專家學者等各方人士,共同就“職業索賠現象對消費信心與營商環境的影響”這一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近8000人年投訴量超過10件

在大講堂上,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胡浩代表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課題組,分享了關於職業索賠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近年來,職業索賠案件的數量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市職業類索賠類投訴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4.6萬件,其中年投訴量超過10件的投訴者有近8000人,而且這一現象呈現出團伙化、鏈條化的趨勢。這些職業索賠行爲主要集中在表面合規性問題上,並已經開始從日常消費領域向勞務用工、金融稅收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蔓延。爲了應對這一問題,胡浩提出了七點建議,包括區分牟利性索賠與一般消費維權行爲、分類分級適用懲罰性賠償以避免“小錯大賠”、全鏈條落實過罰相當原則以切實防範“小過重罰”、完善舉報獎勵機制、壓實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動社會組織發揮更大作用,以及利用數智技術加快建立跨部門共享的投訴舉報異常名錄等。

接着,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謝正豪詳細介紹了市場監管部門受理的職業索賠類投訴舉報的相關數據分析結果。數據顯示,舉報中排名前兩位的問題分別是廣告違法行爲(佔34.79%)和不正當競爭行爲(佔31.11%)。其中,廣告違法行爲主要集中在虛假廣告方面,而不正當競爭行爲則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上,尤其是使用絕對化用語的情況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兩個問題都主要出現在產品的介紹說明、產品的標識標籤以及產品的包裝文字上。此外,他還透露了一些典型的職業索賠案例,例如劉某在一年內以“無證拍黃瓜”爲由向1372家餐飲店提出高額索賠等。

許多合規瑕疵並非企業故意爲之

爲了更深入地探討職業索賠現象的影響和解決方案,大講堂還組織了兩場圓桌討論。

在第一場討論中,沃爾瑪、聯華超市、永輝超市、新雅食品和餓了麼等知名企業的代表紛紛分享了各自遇到的相關案例以及職業索賠行爲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困擾。

在第二場討論中,市人大代表許瑋提出了針對性立法的建議以遏制職業索賠現象;市司法局二級巡視員李平則就如何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規範職業索賠行爲提出了具體建議;上海市民營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劉楷表示,職業索賠現象對民營企業的營商信心影響很大,他呼籲建立有效機制遏制職業索賠行爲,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最後,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強調指出提振消費信心與優化營商環境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雖然我國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日益完善併爲消費者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後盾,但同時也給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合規挑戰。許多合規上的小瑕疵並非企業故意爲之,也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或對產品質量或食品安全帶來實質性影響。然而大量職業索賠者卻利用這些合規瑕疵通過投訴舉報來牟取私利,這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具體來說這些影響包括損害營商信心、影響市場活力、抬高營商成本和消費成本進而影響消費者信心以及違背商業誠信、敗壞社會風氣等。

原標題:瘋狂的職業索賠:有人一年內以“無證拍黃瓜”向1372家餐飲店索賠

編輯:高鑫    責編:廖異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