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光明日報》( 2024年04月29日 01版)

【這些提振經濟的好做法】

在重慶市璧山區的一棟大樓裏,重慶創新燃料電池技術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新產品測試。

這家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突破了氫燃料電池輕量化設計難題,能夠優化飛行器動力系統,延長飛行器的續航時間……這讓公司副總經理孫渝輝特別開心。

不過,他也有煩惱:如何運營管理,怎樣組織生產……這些都是這家新公司面對的難題。

經驗不足,怎麼辦?孫渝輝來到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研究院”)規劃發展部,虛心請教。

“別急,我們來幫你!”研究院派出專業團隊,幫助公司建章立制、搭建組織架構、招引高端人才、梳理發展思路,還幫助公司設計建成投用空冷電堆半自動生產線……

運營和生產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新產品怎樣打開銷路?孫渝輝又向研究院求助:“我們還需要一些人員,幫忙開拓市場。”

“不說二話,派人!”研究院答應得乾脆。很快,近10人的市場專班組建起來,收集無人機、兩輪車、備用電源等市場領域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開拓市場。好貨不愁銷!旺盛的市場需求,又帶動了公司技術研發的迭代循環。

研究院的一套“組合拳”,讓這家初創企業發展得有模有樣。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是一家‘生成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在國內率先探索形成了‘研究院經濟’模式。”規劃發展部部長林培思告訴記者,研究院選取有價值的科技創新成果進行孵化,成立新公司,配齊要素資源,幫助企業實現“從0到1”,爲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鋪設“快車道”。

在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的孵化下,已有57家“硬科技”企業落地,精準轉化重慶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超600項高價值原創專利技術,中試熟化100多項高技術產品。

(本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