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17岁景宁学生贴瓷砖贴成全国冠军——

“1毫米”中的执着与匠心

一抹,一刮,一贴……砖面平整得不差毫厘。

这几个简单的动作,景宁00后小伙林宇翔反复练了822天,来回练了32.88万次。

去年9月,天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林宇翔以94.94分的成绩获得瓷砖贴面组冠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刚满17岁的“天才少年”,曾是中考落榜生。

两年前的盛夏,林宇翔还在为未来发愁。

“总分,比中考录取分数线低30分!”看着“骨感”的分数,失落和悔恨涌上心头,少年陷入迷茫和虚无。

“要怪就怪自己当初努力得太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踌躇之际,一则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景宁民族分院建筑施工专业的首届招生简章,让在黑暗中泅渡的少年看到光亮,当场报了名。

“不好好读书,为啥要去刮腻子贴瓷砖?”“又脏又累,要吃不少灰!”旁人议论纷纷。

“贴瓷砖出师慢,年轻人肯定熬不住!”过来人劝道。

反对声一片,林宇翔心里没底。“人这一辈子,不只读书这一条路,还有别的出路。”父母的鼓励,让他决定向前看。

跟瓷砖贴面正式打交道之前,这个身高165厘米、体重54公斤,瘦弱矮小的少年,历经了近乎严苛的“技能先锋营”选拔测试。

2021年底,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从景宁校区40多名学生中选拔8个“好苗子”,送往富阳校区训练瓷砖贴面项目,要考核的是各项体能指标。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跑步,从5圈跑到15圈;俯卧撑,从10个做到50个;仰卧起坐,从15个加到35个……20天,训练不断加压,消耗着体力,更考验着意志。有人不堪重负,中途退场,反而最不被教练看好的林宇翔,硬生生挺到了最后。

在实训队,第一年白天上课,晚上训练。第二年变成全天训练,要求3天完成瓷砖贴面作品。

两年来,林宇翔埋头苦练“基本功”。他从掰瓷砖学起,掰到虎口开裂、食指变形;他拌胶泥,被一袋袋40公斤重的砌筑砂浆压弯了腰;他学瓷砖镶贴,从站立到跪着甚至趴着贴,累到只能扶着墙、慢慢往上挪……

两年来,鞋底5厘米厚、防砸防刺的劳保鞋,在他脚上磨坏了4双;工装裤膝盖处破的小洞“长”成大洞,裤子穿坏了5条;就连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也因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而黯然离去……

两年来,他还跟一个叫“误差1毫米”的“拦路虎”暗暗较劲。瓷砖贴面精度标准有要求:尺寸、水平、垂直、平整度等数值误差不超过1毫米。

一次考核测试,林宇翔贴的砖面整体垂直度误差超过1毫米,单项成绩当场被判零分,综合排名倒数第二。成绩公示那一刻,林宇翔心态崩了。“自己是不是真不行?”他连续一个月泡在实训室,彻夜对着贴的那面墙发呆,队友怀疑他着了魔。

“就这么认输吗?”林宇翔不甘心。下课铃响起,他第一个冲出教室,趴在实训室围栏外看师兄们贴瓷砖,边掏出本子记操作流程边比划动作。2018级建筑施工专业学生郭志豪笑称,那段时间,林宇翔就像他的小尾巴,干到哪跟到哪。

教练高艳涛也被他的刨根问底所“折腾”。“墙面上冒气泡,您说是胶泥没打好,怎么样才算好?”高艳涛只好带着他多次调整水灰比,反复比对论证。当林宇翔用搅拌钻用力打散桶中成团的胶泥,将墙体胶泥里的气体挤压排出后,气泡不见了,思路也通了。

两年贴完300多件瓷砖作品,林宇翔的技术愈发长进,对专业愈发热爱。“那是对美的热爱,对匠心的坚持。”他放下手中的量尺,带我们来到学院2号实训楼,特意来看他的“匠心之作”。

那是一幅约15寸大小的瓷砖作品,蓝砖作底,彩砖着色,两只迎风奔跑的小醒狮,眼睛圆滚滚,毛发蓬松,萌态可掬。

林宇翔觉着,贴瓷砖更像是在搞艺术创作。“墙面就像画板,上面抹的薄胶泥像画纸,抹子像刮刀,一块块彩色瓷砖像颜料,双手将瓷砖切割出的不同图形在墙面进行镶贴的过程,就像在画画。”

他一手拿瓷砖、一手抹胶泥,胶泥刷得又薄又匀,一块块彩色瓷砖精准落定后,一挤一压,变出了“魔法”:墙面跃起一只翘着尾羽、扇动翅膀的海鸥,驶来一艘扬帆起航的帆船、立起一座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

靠着这一手苦练的贴砖绝活,林宇翔站上了全国舞台。夺冠当天,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得偿所愿,继续向前!”

更多像林宇翔一样的高素养技能人才,正竞相涌现。在丽水,2023年以来,新增技能人才5.7万名、高技能人才2.29万名,新增高技能人才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