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17歲景寧學生貼瓷磚貼成全國冠軍——

“1毫米”中的執着與匠心

一抹,一刮,一貼……磚面平整得不差毫釐。

這幾個簡單的動作,景寧00後小夥林宇翔反覆練了822天,來回練了32.88萬次。

去年9月,天津,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林宇翔以94.94分的成績獲得瓷磚貼面組冠軍,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剛滿17歲的“天才少年”,曾是中考落榜生。

兩年前的盛夏,林宇翔還在爲未來發愁。

“總分,比中考錄取分數線低30分!”看着“骨感”的分數,失落和悔恨湧上心頭,少年陷入迷茫和虛無。

“要怪就怪自己當初努力得太晚了!”接下來該怎麼辦?躊躇之際,一則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景寧民族分院建築施工專業的首屆招生簡章,讓在黑暗中泅渡的少年看到光亮,當場報了名。

“不好好讀書,爲啥要去刮膩子貼瓷磚?”“又髒又累,要喫不少灰!”旁人議論紛紛。

“貼瓷磚出師慢,年輕人肯定熬不住!”過來人勸道。

反對聲一片,林宇翔心裏沒底。“人這一輩子,不只讀書這一條路,還有別的出路。”父母的鼓勵,讓他決定向前看。

跟瓷磚貼面正式打交道之前,這個身高165釐米、體重54公斤,瘦弱矮小的少年,歷經了近乎嚴苛的“技能先鋒營”選拔測試。

2021年底,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從景寧校區40多名學生中選拔8個“好苗子”,送往富陽校區訓練瓷磚貼面項目,要考覈的是各項體能指標。

(下轉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跑步,從5圈跑到15圈;俯臥撐,從10個做到50個;仰臥起坐,從15個加到35個……20天,訓練不斷加壓,消耗着體力,更考驗着意志。有人不堪重負,中途退場,反而最不被教練看好的林宇翔,硬生生挺到了最後。

在實訓隊,第一年白天上課,晚上訓練。第二年變成全天訓練,要求3天完成瓷磚貼面作品。

兩年來,林宇翔埋頭苦練“基本功”。他從掰瓷磚學起,掰到虎口開裂、食指變形;他拌膠泥,被一袋袋40公斤重的砌築砂漿壓彎了腰;他學瓷磚鑲貼,從站立到跪着甚至趴着貼,累到只能扶着牆、慢慢往上挪……

兩年來,鞋底5釐米厚、防砸防刺的勞保鞋,在他腳上磨壞了4雙;工裝褲膝蓋處破的小洞“長”成大洞,褲子穿壞了5條;就連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也因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而黯然離去……

兩年來,他還跟一個叫“誤差1毫米”的“攔路虎”暗暗較勁。瓷磚貼面精度標準有要求:尺寸、水平、垂直、平整度等數值誤差不超過1毫米。

一次考覈測試,林宇翔貼的磚面整體垂直度誤差超過1毫米,單項成績當場被判零分,綜合排名倒數第二。成績公示那一刻,林宇翔心態崩了。“自己是不是真不行?”他連續一個月泡在實訓室,徹夜對着貼的那面牆發呆,隊友懷疑他着了魔。

“就這麼認輸嗎?”林宇翔不甘心。下課鈴響起,他第一個衝出教室,趴在實訓室圍欄外看師兄們貼瓷磚,邊掏出本子記操作流程邊比劃動作。2018級建築施工專業學生郭志豪笑稱,那段時間,林宇翔就像他的小尾巴,幹到哪跟到哪。

教練高豔濤也被他的刨根問底所“折騰”。“牆面上冒氣泡,您說是膠泥沒打好,怎麼樣纔算好?”高豔濤只好帶着他多次調整水灰比,反覆比對論證。當林宇翔用攪拌鑽用力打散桶中成團的膠泥,將牆體膠泥裏的氣體擠壓排出後,氣泡不見了,思路也通了。

兩年貼完300多件瓷磚作品,林宇翔的技術愈發長進,對專業愈發熱愛。“那是對美的熱愛,對匠心的堅持。”他放下手中的量尺,帶我們來到學院2號實訓樓,特意來看他的“匠心之作”。

那是一幅約15寸大小的瓷磚作品,藍磚作底,彩磚着色,兩隻迎風奔跑的小醒獅,眼睛圓滾滾,毛髮蓬鬆,萌態可掬。

林宇翔覺着,貼瓷磚更像是在搞藝術創作。“牆面就像畫板,上面抹的薄膠泥像畫紙,抹子像刮刀,一塊塊彩色瓷磚像顏料,雙手將瓷磚切割出的不同圖形在牆面進行鑲貼的過程,就像在畫畫。”

他一手拿瓷磚、一手抹膠泥,膠泥刷得又薄又勻,一塊塊彩色瓷磚精準落定後,一擠一壓,變出了“魔法”:牆面躍起一隻翹着尾羽、扇動翅膀的海鷗,駛來一艘揚帆起航的帆船、立起一座拔節生長的高樓大廈……

靠着這一手苦練的貼磚絕活,林宇翔站上了全國舞臺。奪冠當天,他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得償所願,繼續向前!”

更多像林宇翔一樣的高素養技能人才,正競相湧現。在麗水,2023年以來,新增技能人才5.7萬名、高技能人才2.29萬名,新增高技能人才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