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皇太極和海蘭珠的愛情太婉轉,或許是順治和董鄂妃的愛情太震撼,或許是孝莊和多爾袞的愛情太遺憾,所以在這些愛情下,掩蓋了很多的不可思議。

皇太極死後,因爲生前沒有確定下來繼承人,所以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可是好一番的糾纏。

本來能夠角逐決賽圈的,一個是皇長子豪格,一個是皇弟弟多爾袞,最終這兩個人雙雙落選,小娃子順治殺出重圍,後來者居上的成了皇帝。

爲什麼順治能成爲皇帝?

不是因爲多爾袞和孝莊那若有似無的感情,而是因爲皇長子豪格不想當皇帝。

你可能很疑惑?

真的有男人能夠抗拒江山的誘惑?是的,豪格能。

豪格不是在決賽時失敗,而是自己主動退賽。

豪格作爲皇長子,那是極具優勢,不僅如此,豪格本身有着跟隨皇太極多年打仗的功績,同時八旗子弟的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的其中六旗全部支持豪格繼位。

後來的權臣鰲拜,就曾經是豪格的擁護。

天時地利人和,豪格全部都有了,爲什麼還是失敗了,因爲豪格自己就不想當皇帝。

豪格有一手好牌,在皇太極死後,面對繼承人位置空懸,身爲皇太極哥哥的代善,也是曾經推舉皇太極爲帝的代善,說出了皇帝長子應該繼承大統的話。

如果說代善的分量不夠,可是大清開國功臣的濟爾哈朗,也就是皇太極的兄弟,也說豪格登基那是最合適的。

如果說皇親的分量不夠,那麼大臣們也爭相加碼。

大清後來的權臣鰲拜,能臣索尼等等有權力人脈的大臣,都前去拜訪肅親王府,也就是豪格的府邸,他們的行爲表明了要擁立豪格爲帝。

可是豪格自己呢,銷聲匿跡。

他們說了什麼無人知道,但是豪格說了什麼,卻是有跡可循。

本來全部都擁立豪格的大臣們,突然一致對外多爾袞,和多爾袞刀劍相向,要多爾袞必須擇立先帝子嗣,否則就和多爾袞幹到底。

沒和豪格溝通前,都要擁立豪格,怎麼溝通之後,全部調轉船頭,只要是皇太極的兒子就行。

多爾袞見豪格退賽,自己也只能退了一步,選了一個好拿捏的小孩子順治做皇帝。

可見豪格和大臣們的溝通,表明了自己德小福薄,難當大任。只要是自己的兄弟做皇帝就行。

但是豪格果然太年輕,把人想的太單純。

順治登基,多爾袞是攝政王,濟爾哈朗是輔政大臣。至於豪格,啥都沒撈着。

豪格自己不努力,所以就成了魚肉,被人拿捏。

豪格的退讓,並沒有爲自己贏得活下去的權利。

五年後,多爾袞說豪格啓用罪臣爲統領,所以幽禁了豪格。同年,豪格自盡,將人生定格在39歲。

三年後,多爾袞也死了,順治也親政了,爲哥哥豪格平反,恢復了鐵帽子王的爵位。

權力之爭,永遠都是必死之爭。不會因爲退讓,從而善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