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常聪聪 芦琳 姜锡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传承创新中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因地制宜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育人特色,整合山东省16地市医教学研产资源,创建“五源三导”育人体系,“五源”即鲁源校地合作工程、医源贯通培养工程、杏源社会实践工程、田源学风建设工程和家源社区服务工程;“三导”是为每位学生配备思政、学业、临床三位导师。

2023年初,依据学校部署,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成立工作组,着手推行“五源三导”育人体系,努力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源三导”育人体系的核心在于“一中心三层次五方面”的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人才为中心,围绕本、硕、博三个层次,涵盖校地合作、临床实践、社会实践、学风建设和一站式服务五个方面。

学院依据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培养需求,于不同年级实行不同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一批“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医生,我们要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本科重在专业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大一专业入门、大二理论认知、大三辩证明理、大四系统贯通、大五临床实践;硕士重在科研能力、发散思维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博士则注重交叉学科、国际交流和创新能力的塑造。同时三个层次之间通过“博带硕”“硕带本”“博带本”的形式,形成帮扶微社区,上下联动,薪火相传。

“鲁源校地合作工程”寓意扎根齐鲁,校地合作。结合“以鲁之源,育鲁之生,培鲁之医”的理念,建立一地市一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资源优势,同时走访16地市卫生医疗行政部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交流,不断挖掘省内医疗卫生资源,精准对接医教研学产方面的深度合作,送去毕业生相关信息,搭建起学校与地方的资源融合,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在推行“鲁源工程”的过程中,学院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结合地方医疗资源,开展“医源贯通培养工程”,寓意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围绕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理念,选聘近100家联合培养单位,为本科生在生源地配备“临床导师”,在各地市成立博硕流动站,指导在读硕博到流动站开展相关临床、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经过试点,成效明显。

同时,为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开展“杏源社会实践工程”,寓意虎守杏林,服务社会,实施“231”工作方案,成立“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中医特色诊疗”义诊团2个团队,确立“进社区,进军区,进学区”3进对象,16地市每地市签约1个实践基地,寒暑假期同步开展夏令营、冬令营。2023年,累计服务山东省16地市52县区87个社区(农村),服务人群12536人次。

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行“田源学风建设工程”,寓意脚踏实地,茁壮成长,构建“学科—教研室—教师”三位一体的学术生态圈,树立“思学、会学、善学”的学习习惯;早引导、职业规划,早发现、及时预警,早干预、精准对接;在2023、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学院中医学专业同学获A、B赛道特等奖,获高校团体金奖及11枚个人单项金奖。

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启动“家源社区服务工程”,寓意家国情怀,精准服务,开展“一站式”社区服务建设。构建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确定党建服务、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生活服务为主体的6大服务板块,形成3+3实施路径,开通教学区、生活区、实践区三大功能区,实行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级包干管理制度。通过“一站式”自我服务,实现“多维化”自我发展。

“五源工程”的实施,整合了院地资源,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环节,是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为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学院承办“书记有约”校领导联系支部、班级活动,举办学生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岐黄学术活动及知识竞赛,学生日常志愿服务等,同时学院以学业成绩总控党员发展,以学分绩点进行推优评选和实习分配,真正做到有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临床见习与社会实践,学生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形成好学、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氛围。

为更有效地实施“五源工程”,中医学院将新师承制度——三导师制融入其中。与传统“师带徒”不同的是,依据专业特点,为每位学生配备思政、学业、临床三位导师,不断强化在思想引领、学研融合、临床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指导,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加入师承,实现院校教学和师承制的有机结合,使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更符合时代要求和特点。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学院涌现出不少优秀学子,有大三发表2篇SCI、9篇科技核心期刊的科研思维型学生,有熟读经典临证数千的学术型学生,有自学针灸独立应诊的临床型学生,还有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学院将继续凝聚力量,打造品牌,传承发展,勇于创新,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和中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