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年七月二十六日,宁王朱宸濠被捆得结结实实摁在地上,他哭得已经没有泪水,光在那干嚎了!宁王实在是不甘心啊,憋屈得几乎要跳水自杀……43天前,宁王朱宸濠生日,他假称有太后密旨,命他起兵入朝,发布檄文,起兵举事,短短数日,连克九江、南康等重镇,兵锋直抵安庆,南京岌岌可危。宁王知道,大明一定会有人召集兵马来对付自己,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四处打探军情,当他得知负责此事的是赣南巡抚王守仁时,得意地笑了!

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自幼聪颖、学问高深,可惜运气不太好,直到二十八岁才中了进士。这个王守仁有点“憨直”,正德元年,大太监刘瑾专权,天天引诱刚刚登基的皇帝淫乐胡来,辅政大臣刘健看不过去,弹劾刘瑾,却被皇帝赶回老家种地去了。给事中戴铣等二十余人上书为刘健求情,却被刘瑾一个不漏地抓了起来。刘瑾权势熏天,满朝噤若寒蝉、闭口不言。刘瑾得意地想:现在应该没有人敢多嘴了吧?没想到,兵部主事王守仁第二天就上书为戴铣说情!结果刘瑾屁事没有,王守仁被打了四十大板,贬到贵州不毛之地去扶贫了!王守仁的运气不错,在贵州熬到刘瑾倒台,又回到了北京!官也越做越大!但纸上谈兵的书生,宁王见得多了!王守仁这样一个“憨直”的书呆子,读书都读傻了,对自己能有什么威胁。!所以,宁王压根没把王守仁当回事,带兵直攻安庆。就在此时,他意外截获了一封朝廷写给他的部下李士实、刘养正的密信,一向多疑的宁王就没有轻举妄动,也不敢让这两个人继续带兵。

折腾了几天之后,朱宸濠再度率兵马出征时,却又截获了兵部文书,声称各路兵马正准备包抄他的老巢南昌,宁王惊惧,让水师驻留原地应敌!这一等就是十几天,也没有看到朝廷的兵马!宁王突然有点明白过来了:“老子好像上当了?到底是谁这么坏?”他一点都没有怀疑到王守仁身上,因为这哥们名声在外,是个致良知、守诚信、修本心的儒生,而且又是个不识实务的“憨子”。然而这次宁王看走眼了!所有这些计谋的策划者,就是他眼里“不识兵事”的王守仁。王守仁读书,却没有读成书呆子!而且自从“龙场悟道”之后,他早就具备了洞察人心、直指本源的能力。他连施“离间计”“疑兵计”,将宁王近十万大军拖了十几天,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了军队的王守仁,开始转守为攻!他先是率部直攻南昌,轻松擒获朱拱𣔌,朱宸濠急忙回师,王守仁又在半路上设伏,打了宁王一个措手不及。随后又夜袭敌营、攻心诱敌!

宁王怎么应对的呢?他一定没有看过《三国演义》,他把战船用铁链连起来,形成水上连营,结果被王守仁一把火烧得精光!大败!宁王没想到,自己准备了十几年的叛乱,居然只用了45天就失败了!当他得知策划出这一连串计谋的居然是书呆子王守仁,气得脸都青了:“这个读书人实在太坏了!”王守仁笑眯眯地看着宁王,心里想:就这点本事还学人家造反?最终,王守仁因平宸濠之乱,封爵新建伯!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平宁王之乱,是“心学”在体用上的一次实践!“心学”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数人因为研究“心学”而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或慧心洞明、大澈大悟!对于普通人而言,“心学”有什么用?“心学”是修身、明理、炼心、开悟的本源之学,在诞生之后几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心学”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世间英豪。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在《传习录》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本书自刊印以来,被无数人当作至宝,日日研读、时时揣摩,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如果它没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怎么能够吸引如许之多的世间英豪?《传习录》不会教你去如何成功,但在研读之中、思辨之下,你会逐渐发现万事万物运转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客观规律”。天下万事,无非一个“道”字,这个道就是道理、规律。掌握了“道”,就找到了通往成功的大门。王守仁一介文官,在平宁王之乱时却驾轻就熟地使用了反间计、疑兵计、火攻计,以及围魏救赵、诱敌深入、声东击西,把兵法玩得洞若观火。这不正是“心学”的成功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