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年七月二十六日,寧王朱宸濠被捆得結結實實摁在地上,他哭得已經沒有淚水,光在那乾嚎了!寧王實在是不甘心啊,憋屈得幾乎要跳水自殺……43天前,寧王朱宸濠生日,他假稱有太后密旨,命他起兵入朝,發佈檄文,起兵舉事,短短數日,連克九江、南康等重鎮,兵鋒直抵安慶,南京岌岌可危。寧王知道,大明一定會有人召集兵馬來對付自己,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四處打探軍情,當他得知負責此事的是贛南巡撫王守仁時,得意地笑了!

王守仁是浙江餘姚人,自幼聰穎、學問高深,可惜運氣不太好,直到二十八歲才中了進士。這個王守仁有點“憨直”,正德元年,大太監劉瑾專權,天天引誘剛剛登基的皇帝淫樂胡來,輔政大臣劉健看不過去,彈劾劉瑾,卻被皇帝趕回老家種地去了。給事中戴銑等二十餘人上書爲劉健求情,卻被劉瑾一個不漏地抓了起來。劉瑾權勢熏天,滿朝噤若寒蟬、閉口不言。劉瑾得意地想:現在應該沒有人敢多嘴了吧?沒想到,兵部主事王守仁第二天就上書爲戴銑說情!結果劉瑾屁事沒有,王守仁被打了四十大板,貶到貴州不毛之地去扶貧了!王守仁的運氣不錯,在貴州熬到劉瑾倒臺,又回到了北京!官也越做越大!但紙上談兵的書生,寧王見得多了!王守仁這樣一個“憨直”的書呆子,讀書都讀傻了,對自己能有什麼威脅。!所以,寧王壓根沒把王守仁當回事,帶兵直攻安慶。就在此時,他意外截獲了一封朝廷寫給他的部下李士實、劉養正的密信,一向多疑的寧王就沒有輕舉妄動,也不敢讓這兩個人繼續帶兵。

折騰了幾天之後,朱宸濠再度率兵馬出征時,卻又截獲了兵部文書,聲稱各路兵馬正準備包抄他的老巢南昌,寧王驚懼,讓水師駐留原地應敵!這一等就是十幾天,也沒有看到朝廷的兵馬!寧王突然有點明白過來了:“老子好像上當了?到底是誰這麼壞?”他一點都沒有懷疑到王守仁身上,因爲這哥們名聲在外,是個致良知、守誠信、修本心的儒生,而且又是個不識實務的“憨子”。然而這次寧王看走眼了!所有這些計謀的策劃者,就是他眼裏“不識兵事”的王守仁。王守仁讀書,卻沒有讀成書呆子!而且自從“龍場悟道”之後,他早就具備了洞察人心、直指本源的能力。他連施“離間計”“疑兵計”,將寧王近十萬大軍拖了十幾天,爲自己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有了軍隊的王守仁,開始轉守爲攻!他先是率部直攻南昌,輕鬆擒獲朱拱樤,朱宸濠急忙回師,王守仁又在半路上設伏,打了寧王一個措手不及。隨後又夜襲敵營、攻心誘敵!

寧王怎麼應對的呢?他一定沒有看過《三國演義》,他把戰船用鐵鏈連起來,形成水上連營,結果被王守仁一把火燒得精光!大敗!寧王沒想到,自己準備了十幾年的叛亂,居然只用了45天就失敗了!當他得知策劃出這一連串計謀的居然是書呆子王守仁,氣得臉都青了:“這個讀書人實在太壞了!”王守仁笑眯眯地看着寧王,心裏想:就這點本事還學人家造反?最終,王守仁因平宸濠之亂,封爵新建伯!作爲“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平寧王之亂,是“心學”在體用上的一次實踐!“心學”在中國的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無數人因爲研究“心學”而建功立業、功成名就,或慧心洞明、大澈大悟!對於普通人而言,“心學”有什麼用?“心學”是修身、明理、煉心、開悟的本源之學,在誕生之後幾百年的漫長歲月裏,“心學”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世間英豪。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在《傳習錄》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這本書自刊印以來,被無數人當作至寶,日日研讀、時時揣摩,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如果它沒有極高的思想價值,怎麼能夠吸引如許之多的世間英豪?《傳習錄》不會教你去如何成功,但在研讀之中、思辨之下,你會逐漸發現萬事萬物運轉的祕密,這個祕密就是“客觀規律”。天下萬事,無非一個“道”字,這個道就是道理、規律。掌握了“道”,就找到了通往成功的大門。王守仁一介文官,在平寧王之亂時卻駕輕就熟地使用了反間計、疑兵計、火攻計,以及圍魏救趙、誘敵深入、聲東擊西,把兵法玩得洞若觀火。這不正是“心學”的成功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