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福建日報

龍巖開設首期青年夜校,突出非遺與育兒課程特色——

夜校,有趣又實用

□本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洪煒昆 文/圖

遊祖地在鑿字課上教學。

學員上了3次課後的剪紙成果

“這個課程不僅能夠體驗到一門非遺技藝,一錘一刀的實操還出乎意料地解壓,感覺工作的疲勞都消解了不少。”“同學們要注意下刀的角度和力道,寧願慢一點也不要着急。”26日晚,龍巖市青少年宮內的刻字課堂上,10名學員正拿着刻刀雕刻“五福”。當天是龍巖青年夜校第一期課程的第三次課,4個非遺課堂內座無虛席。

2022年,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和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公佈,龍巖市和上杭縣分別成爲我省唯一入選的設區市和縣域。青年夜校是龍巖加快建設“老區不老、風華正茂”青年友好城市的又一項創新舉措。

“青年者,國家之魂,開辦青年夜校,目的就是豐富青年業餘文化生活,提升青年綜合素質。”共青團龍巖市委書記張慕智表示。

青年對課程有何需求?龍巖團市委提前在網上就課程頻率、地點、時長、種類等開展問卷調查。最終,首期青年夜校採用公益課程方式,開設非遺、藝術、健康、育兒等13門課。“所設課程有效滿足了青年羣體對文化生活、技能學習、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現實需求。”張慕智說。

龍巖青年對夜校課程的熱情,從報名中可見一斑,13門課242個學位,兩分鐘內報滿,最快的刻字、榫卯課更是在23秒內就被搶空。“在龍巖這個悠閒的城市裏,參加夜校不僅可以爲自己‘充電’,也能豐富業餘生活,對青年來說很有吸引力。”學員林雅虹說。

12日,由共青團龍巖市委、龍巖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首期龍巖青年夜校正式開課。“一方面,我們開設了瑜伽、聲樂、流行舞蹈等符合年輕人特點的課程,同時也突出龍巖特色,將木刻、榫卯、剪紙、扎染、農民畫、龍巖山歌等非遺納入課程,並開設了家長課堂,深受大家的喜愛。”張慕智說。

遊祖地是龍巖第五批非遺代表性項目(鑿字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此次教授的是鑿字和榫卯兩門非遺課程。“與傳統學徒制不同,這次夜校課時不長,但能讓學員認識非遺技藝、體驗非遺文化,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這就達到了課程目標。”他表示。

對於林雅虹來說,雖然只上了3次課,但已經感覺收穫滿滿。“我自身在國企工作,平時工作壓力較大,上鑿字課在一敲一鑿中釋放壓力,還能體驗非遺技藝,這門課正合適。”

農民畫教師黃媛珊對學員們的熱情印象深刻。按照課程安排,前3次課以學員臨摹農民畫爲主,感受農民畫的色彩、樣式,“讓我意外的是,不少學員都提前完成了臨摹任務,有的帶回家後繼續完成繪畫,態度積極主動。”說話間,黃媛珊走到一名學員身邊,開始指導她完善畫作,“畫筆可多用粗筆,黑色因爲難以修改,可以最後着色”。

在剪紙課堂,龍巖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朱荔婷正在講述剪紙技藝新的知識點:“剪紙需要理論,更需要實操,對於不少學員來說,上課爲他們帶來了自信。”學員吳曉英表示:“剛上第一次課時,我感覺剪紙怎麼這麼難,可第三次課我已經可以剪出雛形了,這讓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家長課堂的教室裏坐滿了青年家長。“今晚真的學到了很多有關兒童心理學、教育方法和溝通技巧的知識。”課後,家長課堂學員意猶未盡,紛紛與授課教師互加微信,討教子女教育方式方法。

從報名到上課,青年對夜校的熱情持續火熱,首期課程進行到第三次課,一直保持高出勤率。“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學員們基本都能全勤。”老師們表示。

據悉,下一步,龍巖團市委和市文旅局將繼續以青年夜校爲載體,以青年實際需求爲導向,充分發掘社會資源,整合多方力量,開設短視頻製作、烘焙技藝、茶藝文化等課程,在實現青年夜校從無到有的“小目標”後,朝着從有到優的“品牌化”不斷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