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近400位專家齊聚南京共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託舉“優苗”,要防“穿新鞋走老路”

□ 本報記者 程曉琳 葛靈丹

“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國民素質,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競爭。”4月20日,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在南京舉行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會上說。當天,近4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齊聚南京市第一中學,共同探討新時代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如何雙向奔赴,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創造路徑。

拔尖不是掐尖,亟需破除“唯分數論”

近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接連開啓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報名工作,爲國家基礎學科和重大戰略領域培養“後備軍”。當前,全國大中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之路上不斷摸索前行,努力在拔尖創新苗子早期識別、發現和引領等方面找尋路徑,探究更多特色化、多樣化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拔尖創新人才不是‘拔’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拔尖不是掐尖。”石中英說。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首先需要確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也認爲,基礎教育不是“選苗”,而是面向每一個孩子“播種”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特別是如何爲科學獻身的精神。

“如果把拔尖創新人才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這棵大樹的根就紮在基礎教育。”教育部原副部長、江蘇省原副省長王湛認爲,傳統的“知識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育人方式不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素養,要理順知識邏輯、學科邏輯、生活邏輯,在教學中創設真實情境,把解決真實問題作爲學習任務。

在江蘇,多學科跨學科融合也在部分學校先行先試。南京一中校長朱焱介紹,該校建立物理、生物、地理三大課程基地,成立江蘇省中學物理實驗創新研發中心,聚焦現代技術的高中物理實驗創新研究,爲全省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資源庫、新的教學樣態和新的評價模式。北京市十一學校鼓勵孩子發展不一樣的潛能,該校2024屆畢業生達啓睿對編程極感興趣,學校支持他開展研究,幫助他深入研究“房間聲學矯正”,學習大量聲學分析、工程設計和底層計算技術,以幫助聽障人士聽到更美的音樂,最終他被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中,有多所高校推出新的“破格入圍”政策——單科高考成績突出,並滿足一定條件的考生,可破格入圍校考環節。

提升培養質效,面向未來因材施教

“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絕對不可能在一遍又一遍地刷題中完成。”石中英認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能力和品質,不像傳遞學科知識那麼簡單,必須在有價值問題的解決中才能實現,爲學生設置大量真實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是激發他們創新意識、鼓勵他們採取與衆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基本路徑。

如何縮小與國際一流創新人才培養的差距?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看來,應從培養中學生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等方面入手。2013年,中國科協發起“中學生英才計劃”,探索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有效方式。3年前,郭子建成爲南京一中“院士1課堂”聘請的“崇文導師”,推進更多科學資源進入中學,有效彌補“英才計劃”的不足。“院士1課堂”至今已舉辦31期,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歐陽自遠院士、雷達專家賁德院士、天體物理學家常進院士等30多位科學家相繼開講,線下課堂和線上直播方式讓校內外數萬名學生受益。

對具有拔尖創新人才潛質的學生,培養中要突出因材施教。江蘇省天一中學創新小班管理模式,在教學管理上增加彈性,從一般性的必修課到能力培養課程,再到挑戰性任務,根據學生情況和需求選擇課程,加大課程選擇自由度,實現學生自由跳躍式成長。同時,建立協同育人機制,與無錫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建立立體式、互補性、開放性的協同育人體系。

“倘若不突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就還是‘穿新鞋走老路’。”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黨委書記周迎春提醒道。重慶八中通過課程統領體系支撐,構建全學科“一體化”課程,爲已經嶄露頭角的孩子創建理工類、人文類、藝體類精修課程,培養他們在某一個學科精深發展所需的探究精神、創新精神。

貫通各學段培養,大學中學需“雙向奔赴”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大學中學需要雙向奔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李曼麗注意到,一些大學新生不敢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課程,與很多高中的教學模式密切相關。當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正與省內部分中學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模式,整合多方資源育人。

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認爲,高校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要與高中教育銜接做細、做紮實。去年11月,在南京大學舉辦的“1學分證書”頒發儀式暨少年英才“0年級計劃”課程師生座談會上,首批13位南大2023級本科新生,從陸延青手中接過象徵“1學分”的證書,這也是在全國高校率先實現與中學的“學分互認”。在高中階段選修過南大與相關中學共建的大學先修課程,或是參加過中學生“英才計劃”的南大本科生,只要通過學校組織的學科考覈,便可獲得相應學分。

南京一中探索實踐“貫通”和“融通”路徑。朱焱介紹,“貫通”指的是向上與高等教育銜接,向下對義務教育輻射,開展課程共享、平臺共建、人才發現和選拔以及育人成效評價,例如與東南大學合作開展“數理人才貫通培養實驗項目”,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建“科學課程羣基地”,開發面向高中生的航空科技類課程。而“融通”則是打開校門、跳出教育,充分開展科教融匯、職普融通,利用更多社會資源、家庭資源,進行多方協同。比如學校設立武向平院士科普工作站,學生受邀參與中國天眼項目的實驗研究,更爲學校培養了一批具有跨學科實踐能力的物理、地理等學科教師。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黨委書記夏雷震發現,在高考填報志願的選擇上,許多優秀高中畢業生缺少對工程的興趣和熱愛。省錫中開發“技術+工程”高中工程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體系,構建融合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學科內容,加入部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元素的工程教育課程框架,並與同濟大學合作開發“結構力學”和“未來土木工程師”課程,與高校合作共建培養“未來工程師”。

敞開大門辦學,方能託舉優秀“苗子”。東南大學和南京一中合作開設先修課程,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和數理分析,供有能力或有興趣的中學生自主選擇。聯合中學開展學術日,讓學生走進大學並接觸大學課題與研究。未來,東南大學將發揮大學資源優勢,舉辦學術交流夏令營,開設丘班課程研討會,聯合國內外高校走進中學,更好地做到“雙高”協同共育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