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王榮歡

在新時代的召喚下,科學教育正以全新的姿態,肩負起培養未來科學家的重任。南昌市洪都中學,作爲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以其深厚的航空科技文化爲依託,創新性地實施了“1+2+N”科學教育模式,爲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開闢了新路徑。

教育模式亮點:

一核: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

兩翼:紅色基因與科學文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多維:多元化課程體系、多領域課後服務、多學科交叉滲透、多層次實驗探究、多渠道科學實踐、多維度綜合評價……

課程融合:

課程是科學教育的基礎,南昌市洪都中學以三級課程體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形成兩大課程集羣,打破學科壁壘,通過跨學科課程設計,實現了科學與學科的深度融合。

教學模式創新:

突出實驗教學,融入探究式項目化學習和科學實驗競賽,通過多層次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科學熱情,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實踐技能。

實施多元綜合評價:

超越單一考試成績,轉向多元綜合評價,全面關注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設計多樣化的評價工具,收集學生表現的全面數據。

以大思政爲價值引領:

“紅色基因是我們的精神之根,大思政教育是我們的思想之魂,科學教育則是我們的智慧之翼。”學校用紅色基因和大思政引領科學教育實踐,使學生認識: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別。從而理解科學背後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

整合資源,拓展教育:

學校不斷拓展科學教育的邊界,與科技館、高校等機構合作,通過建立實踐基地、合作開發課程、舉辦科學講座、參與科學競賽和項目、實施家校社協同等方式,形成了一個多元化、開放性的教育網絡。

南昌市洪都中學科學教育的生動實踐表明:課程融合、教學模式創新、評價體系探索、社會資源整合和大思政價值引領,是新時代提升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徑。洪都中學的經驗爲其他學校提供了可借鑑的模式,對於促進我省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審籤:鄭少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