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五一長假,歷來是文旅行業的一大盛事。今年的文旅市場似乎格外引人注目,一系列看似矛盾的現象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機票價格的下降與旅遊訂單的激增,新興市場的崛起與傳統景區的虧損,這些現象背後隱藏着文旅行業怎樣的新動向?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些現象背後的邏輯,探討文旅行業面臨的新形勢。

五一節前,怪象頻出

1. 五一訂單量增長VS機票價格跳水

攜程發佈的2024五一旅遊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位列熱門目的地前三位,國內長途遊訂單佔比超過五成。同時,四線及以下城市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40%,顯示出新興旅遊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據飛常準數據,2024年“五一”假期境內機場預計總起降151612架次,日均起降30322架次,同比2023年“五一”假期增長8.99%,相比2019年增長36.2%。

然而,與上述增長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票價格臨陣出現大幅下降。有關數據顯示,近7天“五一”假期境內經濟艙機票均價852元(不含稅),同比去年下跌1.13%,環比此前7天搜索時的均價下跌22%。

2. 黃河邊大合唱自嗨VS鳳凰傳奇常州演唱會爆火

最近幾日,各社交平臺最爲風靡的文旅活動,莫過於鳳凰傳奇的常州演唱會;而能與之媲美的卻不是其他明星的演唱會,而是草根戲臺的黃河邊大合唱。

一邊是“對自己的粉絲一無所知”的鳳凰傳奇專業演唱會,另一邊是無名小卒在自然場景下的“自由”獻唱。相同的是,一樣的火爆,一樣的線上線下激情互動,一樣的沉浸式,沉浸到不知主唱是誰,不知歸途何方。

文旅活動的形式日益多樣化,不僅反映了文化活動的豐富性,也顯示了文旅市場對不同類型文化產品的需求。

3. 張家界遊客接待量高位VS上市公司持續虧損

張家界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報顯示,張家界接待購票遊客人數達715.77萬人,同比上升252.58%;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20億元,同比上升217.02%;但是歸母淨利潤虧損2.39億元,這是連續第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4年總計虧損7.27億元。

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大庸古城。

這一現象表明,文旅項目如果維持傳統的重資產、大投資量模式,則容易面臨投資回報週期長、市場風險評估不足等挑戰,需要在前期進行更加精準的市場定位,並真正做好全過程的風險控制。

市場現象背後的深層邏輯

前文所述的現象背後,蘊含着一些深層邏輯,也映射出文旅行業的新挑戰:

1.韭菜不好割了

在文旅市場中,“韭菜”一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容易被營銷策略吸引、消費意願強烈且馬上付諸行動的客人。然而,隨着消費者意識的覺醒和旅遊市場的日趨成熟,這一現象正在發生改變。

現代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變得更加註重性價比和個性化體驗。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對旅遊產品有着更深入的瞭解和更高的要求。這要求文旅產業鏈的任何一環都要夯實自身,在提供服務時,不僅要注重價格優勢,更要注重服務質量和體驗的創新。

比如航司,爲什麼價格臨期跳水,一方面可能是航司所說的運力提升,另一方面是否也跟消費者有了更理性的選擇有關呢?試問,在5小時高鐵圈內,還有多少人一定選擇航空的交通方式呢?

2. 消費者訴求變了

消費者的訴求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觀光式旅遊,而是追求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和情感共鳴。

根據各平臺對五一去哪兒遊的預測數據顯示,一方面,Citywalk、特種兵式旅遊方式繼續存在;另一方面,親子游、文化遊、美食遊等深度體驗玩法,成爲年輕遊客的新選擇。這要求我們在產品設計時,要更加註重遊客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更加豐富和有內涵的旅遊體驗。

同時,沉浸式的文化體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近期爆火的文旅現象幾乎都讓廣大遊客沉浸其中,比如雲南潑水節,再比如鳳凰傳奇常州演唱會,這次的黃河邊大合唱更是沉浸式體驗的典範,你是觀衆,也是演員自身,臺上臺下融爲一體,主打一個“自嗨”。

3. 競爭對手更多了,可替代性強了

隨着文旅市場的不斷擴容,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和多樣化的旅遊產品,爲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給傳統思維模式和傳統文旅企業帶來挑戰。張家界的大庸古城如此,航司們同樣如此。除了顯而易見的傳統競爭對手,還有隱形的,或者新興的對手在看着。

在這種情形下,文旅企業需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尋找新的增長點,比如提供獨特的旅遊產品和服務,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文旅行業需轉變觀念,考慮戰略調整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新挑戰,文旅企業需要轉變觀念,謀求戰略調整。以下嘗試提出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1. 深化文化體驗

文旅企業應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具有文化內涵和故事性的旅遊產品。通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遊需求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旅遊體驗,增強遊客的文化參與感和滿意度。

2. 創新技術應用

技術的進步爲文旅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AR/VR、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應用,正在重新定義旅遊體驗。

通過這些技術,文旅企業可以爲遊客提供更加真實和沉浸式的旅遊體驗,同時也能夠利用大數據更準確地捕捉和分析消費者行爲,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推薦和服務。

3. 市場定位精準化,商業模式合理化

我們可以通過市場細分,針對不同消費羣體的特定需求,提供定製化的旅遊產品和服務。例如,開發針對家庭遊客的親子游產品,針對年輕遊客的探險遊和體驗遊項目。這樣既有望提高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又能有效提高客戶滿意度。

同時,在商言商,要用商業的邏輯,去做商業的項目決策,才能客觀地分析問題,做好收益與風險的權衡。

4. 構建合作共贏的生態

與政府、社區、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打造旅遊目的地品牌,提供一站式旅遊服務。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爭力。

5. 注重可持續發展

在旅遊產品和服務的設計中,注重環保和社會責任,推動綠色旅遊和生態旅遊。通過旅遊扶貧、旅遊教育等項目,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6.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

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和良好的口碑,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利用新媒體和數字營銷手段,進行有效的市場推廣和品牌傳播。

文旅行業的未來不僅在於對傳統模式的維護,更在於對新趨勢的洞察與適應。面對市場的多變和消費者需求的演進,文旅企業必須採取創新的策略,深化文化體驗,融合現代技術,精準定位市場,並構建起合作共贏的生態系統。

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文旅企業應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服務質量,以實現長遠的增長和市場的良性循環。

隨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文旅行業將迎來更多創新的可能性。企業需要擁抱變革,以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智慧的運營,文旅行業定能在挑戰中成長,在變革中繁榮,爲遊客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旅遊體驗,爲社會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讓我們共同期待,文旅行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環球旅訊”(ID:Traveldaily),作者:魏正環,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