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30日電 題:黃埔一期榮耀先後人:他奉命招收一批蒙古族青年考入軍校

中新網記者 陳峯

“梳着分頭,穿着長袍,一派書生氣打扮的年輕人,就是我的曾祖父榮耀先。”談話間,榮耀先的曾孫女榮如俠拿起舊時的照片,如是介紹。

圖爲榮耀先曾孫女榮如俠手拿照片介紹曾祖父。陳峯攝

榮耀先是黃埔軍校一期的學員,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100週年,中新網記者專訪了榮耀先的曾孫女榮如俠,聽她娓娓講述其曾祖父榮耀先如何爲革命輸送了一批批蒙古族青年的故事。

榮耀先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一個蒙古族家庭。青年時期的他不僅專心學業,而且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着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革。

1924年3月,中共北京執行委員會選送一批共產黨員和進步學生前往黃埔軍校考試,彼時在蒙藏學校讀書的榮耀先就是其中的一名。

3月下旬的一天,他們登上了南下的列車,在廣州經過嚴格的複試,最終榮耀先以優異的成績被黃埔軍校錄取,成爲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

“當時在黃埔一期學習的內蒙古籍學生只有兩名。”榮如俠介紹,黃埔軍校的生活節奏十分緊張,“3分鐘起牀穿好衣服,5分鐘上完衛生間,10分鐘喫完飯......因爲曾祖父自幼在外讀私塾,十幾公里的上學路他一直是徒步往返,長期的艱苦生活使他很快就適應了軍校的嚴格要求。”

1925年8月,榮耀先受黃埔軍校委派,跟隨曾在黃埔軍校第一期任區隊長的郜子舉返回北京,爲軍校招收第四期學員。李大釗在北京接見了他們,囑咐他們招生要保證質量、爭取數量,嚴格保密。

圖爲榮耀先曾孫女榮如俠介紹曾祖父爲黃埔軍校招生的故事。陳峯攝

榮如俠講述,榮耀先帶着招收熱察綏(當時的熱河省、察哈爾省和綏遠省的合稱)青年的任務回到了綏遠。“這次回家,曾祖父已經闊別家鄉兩年多了,爲了隱瞞身份,他從南方帶回了帽子、篦梳、鏡子、裹腿等貨物冒充貨郎。”

榮耀先的母親流着眼淚問他:“你不是在北京讀書嗎?去南方幹嗎去了?”榮耀先說:“我在南方做買賣,把買賣做大了以後,咱家掙的錢就更多了。”母親也摸不着頭腦,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兒子肯定是做利國利民的好事兒,所以打心眼兒裏高興。

本次共招收六七十名學員,其中榮耀先在綏遠一共招了21名學員,都是黃埔軍校四期生。史料記載,這是黃埔軍校在熱察綏招生最多的一次。

榮如俠告訴記者,除了爲黃埔軍校招收蒙古族學生,在蒙藏學校學習時,榮耀先還受學校委託回家鄉招生。臨行前,中共北方區委指示,要他儘可能多動員些貧苦蒙古族青年來北京讀書,爲革命積蓄新生力量。

榮耀先經過艱苦的動員,招收了李裕智、吉雅泰、多松年、烏蘭夫等20多名學生,圓滿地完成了黨和學校交給他的任務。

“李大釗同志對我曾祖父本次的招生工作非常滿意,稱讚他爲革命立了大功,他把這批蒙古族青年稱爲新生的力量、革命的財富。後來這一批蒙古族青年成長爲內蒙古的第一批共產黨員,是他們改變了內蒙古革命的走向。”榮如俠說道。

圖爲榮耀先曾孫女榮如俠訪曾祖父故居。陳峯攝

黃埔軍校的軍人氛圍陶冶了榮耀先的戎馬情懷,後來將自己的號一介,原意爲“一介書生”,改爲了“一介武夫”。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榮耀先參加過東征戰役和北伐戰爭,大大小小的戰鬥中,他始終衝鋒在前,在槍林彈雨中屢建戰功,被稱爲英勇善戰的蒙古族營長。

第二次北伐戰爭中的1928年4月,榮耀先作爲第六軍突擊團團長,帶領部隊從徐州出發向濟南挺進,深入到黃河和運河交叉地區的時候,在激烈的戰鬥中不幸犧牲,年僅32歲。

圖爲榮耀先故居。陳峯攝

談及對於黃埔精神的理解,榮如俠表示:“黃埔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應得到繼承和發揚,讓青少年瞭解黃埔精神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價值,從而在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