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龐宇

順豐控股(002352.SZ)已發佈202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653.41億元,同比增長7.03%,實現歸母淨利潤19.12億元,同比增長11.14%。

今年一季度,順豐控股結束了營收負增長局面,不過收入端增長仍表現乏力;淨利潤同比增速也較去年四季度有所放緩。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4.09億元,同比下滑3.39%;實現歸母淨利潤82.34億元,同比增長33.38%。

對於一季度業績增長,順豐控股提到兩點原因,一是公司於2023年6月底完成了對加盟模式的豐網業務的剝離,若不含豐網業務,總件量同比增長12.96%,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20%,其中,速運物流板塊收入同比增長6.30%,若不含豐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87%;二是受益於國際空海運需求回穩及運價同比提升,以及不斷開拓供應鏈及國際市場,供應鏈及國際板塊收入同比增長6.40%。

不過,這份成績似乎並未令市場滿意。4月30日,兩家機構下調了此前盈利預測,中銀證券將順豐控股2024年歸母淨利潤預期從111.70億元下調至101.25億元;華創證券也將2024年歸母淨利潤預期由96.9億元降至93.2億元。

4月30日,順豐控股股價微降0.47%,報收於36.25元/股,近一年股價累計跌幅約36%。

去年營收遭遇近8年來首次下滑

面對當下快遞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競爭格局,順豐控股今年3月接受調研時表示,“目前各個玩家都需把貨量規模做大,讓單位運營成本達到較優狀態,儘可能提升利潤和效益,因此目前各個玩家仍以收入和規模增長爲主,再通過提升運營效率和資源利用率來提升整體效益。”

然而,儘管努力地在鞏固自身的“快遞一哥”之位,順豐控股仍在去年結束了長達7年的營收正增長局面,罕見地掉頭向下。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約2584億元,同比下滑約3%。對比來看,此前三年的營收增速均維持30%左右。

淨利潤端,順豐控股通過精細化經營管理,去年實現超三成增長。不過,細究來看,淨利潤能持續向上也與前期盈利遭遇大幅下挫有關,2021年,公司淨利潤同比驟降約42%至43億元,2022年淨利潤回升約45%至62億元。與2020年相比,2023年營收增加超1000億元,增長了約68%,但淨利潤僅增厚9億元,增速僅爲12%。

順豐控股去年營收下滑,是被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拖了後腿”。

從細分業務來看,順豐的主營業務分爲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兩大板塊。

其中,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被視爲新的增長點,這塊業務主要包括國際快遞、國際貨運及代理、供應鏈業務。據順豐表示,“在國際市場,公司將利用在亞洲市場的本土優勢,加快全球網絡佈局,構建第二增長曲線。”

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板塊曾是順豐業績中“亮眼”的一筆,2021年公司收購嘉裏物流(00636.HK)後,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突飛猛漲,帶動全年營收首次突破2000億元。彼時,有機構預計並表嘉裏物流將在未來2年~3年每年爲公司貢獻淨利潤超10億元。

但國際運力價格的波動卻充滿不確定性。自2022下半年起,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從歷史高位大幅回落至2019年水平,國際貨運市場規模2023年同比明顯下滑。受此影響,2023年,順豐控股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業收入599.8億元,同比下降31.7%;供應鏈及國際分部淨虧損5.35億元。

順豐控股也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伴隨着公司國際業務的發展,尤其攜手嘉裏物流後,國際業務佔比快速擴大,服務覆蓋的國家增加。國際物流服務依託於國際貿易,受制於貿易關係等諸多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國際貿易存在衆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國際運力價格大幅波動,部分已開展業務的國家和地區的穩定性問題等,均對公司運營帶來挑戰。如果公司無法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可能會對公司國際業務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024年以來,國際運價受紅海局勢影響大幅上漲。伴隨國際空海運需求與運價的修復,今年1月~3月,順豐控股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0%、12.72%、8.91%。而在此前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已經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

不過,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難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2024年航空貨運需求將增長4.5%,而運費壓力預計將降低行業收入。也有分析認爲,2024年的航空貨運需求將保持平穩,或者略高於2023年水平,但由於當前市場中存在不確定因素,實際很難準確預測。

在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下滑的同時,佔順豐控股總營收盤比重超7成的速運物流業務也增長較爲乏力。

據華創證券研報數據,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順豐控股速運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爲14.9%、12.1%、5.4%、5.2%、6.3%;業務量同比增速分別爲18.2%、11.3%、0.1%、2.7%及3.6%,均呈現增長放緩態勢。

一季報出爐後,中銀證券、華創證券均於4月30日發佈最新研報,下調了對順豐控股的盈利預期,原因在於,考慮到“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同時公司目前正在拓展的國際業務處於培育發展期”,以及“基於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宏觀經濟環境恢復節奏”。

半年內推出20億元回購計劃提振股價

或是由於業績不夠“給力”,二級市場上,順豐控股股價持續低迷,近一年累計跌幅約36%。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順豐控股股價自2021年2月以來便開啓持續而漫長的震盪下行態勢,目前最新收盤價36.25元/股,較2021年2月的高點123.94元/股累計跌去7成。

面對股價低迷情況,自2022年3月以來,順豐控股已推出4輪迴購計劃。2022年3月、2022年9月及2024年1月回購計劃均已完成,分別累計回購3879.71萬股、 2067.41萬股、2824.02萬股,回購支付金額20億元、10億元及10億元。這三輪迴購股份用途均已變更爲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4月29日一季報發佈的當晚,順豐控股再次推出2024年第2期回購方案,計劃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衆股份,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53元/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未來擬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這也是在A股市場上,罕見地出現上市公司在短短半年時間內連續推出高達10億元的回購方案。

對於本次回購原因,順豐控股表示是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爲進一步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核心骨幹及優秀員工的積極性。

而就在A股連連回購的同時,順豐控股擬赴港上市一事也牽動着衆多投資者的神經。

今年2月26日,有消息稱順豐控股計劃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申請,此前,公司於去年8月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請,由於港股市場招股書有效期爲6個月,該申請已於今年2月21日失效。

2023年8月17日,王衛曾在順豐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赴港上市是出於國際化的考慮,順豐要在國際化上抓住機遇,通過資本方式快速擴張。”緊接着,2023年8月21日,順豐控股正式提交港股招股書,稱港股上市是“爲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爭力。”

目前,順豐控股已經手握4家上市公司。2017年2月,順豐控股自身在深交所完成借殼上市。2021年5月,順豐房託(2191.HK)上市,其管理人爲順豐房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由順豐控股100%持有。2021年9月,順豐控股全資子公司完成對嘉裏物流(0636.HK)51.5%股份的收購,之後將其併入報表。2021年12月,順豐同城(9699.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爲港股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第一股。

若能成功赴港上市,順豐控股將成爲快遞行業首家“A+H”股上市公司。在營收增速放緩之際,這一計劃能實現嗎?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