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祝穎丹——

爲汽車輕量化攻關複合材料

本報記者 翁雲騫 沈吟 通訊員 高曉靜 李夏冰

深夜剛從上海國際橡塑展回來,下午馬上又要飛去外省參加行業研討會——這些天,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祝穎丹更忙了。

複合材料,是運用先進製備工藝將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組分優化組合而成的新材料。祝穎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纖維複合材料,而這種材料與當下方興未艾的汽車輕量化技術息息相關,“相比超高強鋼、輕合金等結構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強度上不遜色,密度卻小得多。新能源時代要讓汽車跑得快、跑得遠,需要多用複合材料。”

早在2008年組建團隊之初,祝穎丹團隊就致力於研究複合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技術。但那兩年,他們的成果卻遭遇主機廠“冷遇”。原因很簡單,複合材料製備效率低、成本高,車企“用不起”。

做科研必須迎難而上。聚焦車用複合材料應用存在的瓶頸,祝穎丹組織團隊開展基礎材料、工藝及裝備攻關。在研發最喫勁的階段,祝穎丹和大家一塊把實驗室當成家,往往通宵工作後,眯幾小時,又要展開艱苦的數據驗證……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十幾年努力,祝穎丹團隊開發出系列上漿劑,解決了樹脂和碳纖維之間難有效匹配的問題,同時設計出系列滿足汽車生產節拍的複合材料自動化成型裝備和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120餘項,並聯合吉利、長安、奇瑞等汽車主機廠開發出6代碳纖維複合材料示範電動汽車。

複合材料學科交叉性很強,對70後祝穎丹來說,一大挑戰是如何把20多位有着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用活、用好。

“做材料,裝備是關鍵,但做裝備需要每個人都發揮專長。要像無人機一樣,既能單兵作戰又能形成編隊。”祝穎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既要能當兵,又要能帶兵”。爲團隊選好方向的同時,她總鼓勵大家從各自角度爲項目出謀劃策、勇敢質疑。

“任何一位組員都可以召集會議,大家開門見山,解決問題。”每當這個時候,祝穎丹總會放下手頭工作,到會議室認真地聆聽、記錄,給出指導意見。在她的帶領下,這些年,團隊培養出多名青年科研骨幹,爲企業輸送了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

苦幹,更要勤學。作爲業內有影響力的複合材料“大咖”,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祝穎丹總是孜孜不倦地學習求教。“不懂沒關係,學就好了。”她常常這樣說。爲提高科研裝備機械自動化水平,祝穎丹跟着所裏的機器人領域專家請教;接到汽車企業的複合材料白車身開發合作任務後,她又主動提出到汽車生產基地蹲點,帶隊向一線工程師請教汽車構架,將細節逐個記錄下來……

依靠強大的項目組織和科研攻關能力,2017年,祝穎丹團隊與吉利聯合研發了國內首款基於複合材料特性和整車正向設計的碳纖維複合材料新能源汽車G10-F。這項研究也爲複合材料在汽車工業產業化應用,積累了豐富的材料、設計、製造和性能評價等成套技術經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