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沐心講堂公益講座2024年既《幸福的種子》新書發佈會。    

分享嘉賓:彭凱平,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責編 | 若風  排版 | 若風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變動的週期、內卷的環境、生活的壓力,讓每個人都感到艱難、悲觀。

悲觀的背後,是因爲我們更容易關注、相信那些負面的信息。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大腦產生的消極偏差。

換句話說,消極悲觀是人類的本能。這種本能,會讓我們越來越悲觀,也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幸福。

而要獲得幸福,就需要我們擺脫這種本能,理性積極,通過親密關係、挖掘意義感,尋找幸福。

一、時代需要積極的力量

1.社會所關注的心理話題

① 壓力與抑鬱

青少年的迷惘、年輕人的焦慮、中年人的危機,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幾乎每個人都在超負荷地運轉,很多人就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鬱的心情。

去年的一些流行詞——內卷、emo、喪,這些都反映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活得不容易,有很多壓力,有很多抑鬱。

② 低慾望

在社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人們在某種程度上逐漸對自己生活的信心開始下降。遠離自己的慾望、追求和夢想,不太喜歡錶現自己,變得比較低調、壓抑、內斂。

③ 信息繭房

我們生活在自己選擇、構造的世界中,我們看到的、得到的、聽到的,都是我們相信、選擇的結果,最終造成了信息繭房。

本來,我們的教育、宣傳以及媒體都應該培養對世界、對社會有完整的、清醒的、全面的人。

但因爲我們生活在自己構造的世界中,大量的信息都在精準投射,進而造成了我們的認知壁壘,讓我們無法完全或者完整認識到真正的世界是什麼樣。

④ 自我認知

很多人對心理學的第一印象,是各種心理測試,包括NBTI、大五型人格、卡特16型人格,以及血型、星座等等。

而現在有更多的年輕人,都在談論如何認識自我,如何塑造自己更好的品格或者性格。

2024年及以後的生活中,如何幫助自己的親人或者自己應對壓力,遠離抑鬱,如何讓我們重新熱愛自己的生活,如何打破我們的認知壁壘,如何真正認識到真實的自我,這可能要回到積極心理學的一些建議中來。

2.大腦的負面信息加工優勢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講,人其實容易關注、容易相信、容易應用那些負面的信息,這就是人類大腦的消極偏差或者稱爲人類大腦的負面信息加工優勢。

① 關注負面,生存機會越大

因爲人的大腦如果只相信好的信息,那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假設700萬年前,人類的某個先祖正走在非洲的草原上,突然看見前方風吹草動,如果他自動假設的是好的事情,去接近風吹草動的地方,但風吹草動也許是野獸出沒,靠近就會被猛獸喫掉。

但如果他自動假設的是壞的事情,他可能遠離那裏,反而有可能活下來。

爲什麼我們人類感覺到幸福不太容易?

就是我們的大腦更容易關注那些消極、負面的事情,因爲負面的事情能夠保護自己,而關注好的事情,只會讓我們活得好一點點,但如果不關注這些負面的事情,我們自己的命都可能沒有。

所以,從進化角度講,進化選擇所剩下來的人,其實是有大腦的負面信息加工優勢的人。

② 壞印象比好印象更容易形成

羅伊•鮑梅斯特在《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一書中,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很多社會現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爲人類大腦有負面信息加工優勢,壞印象比好印象更容易形成。

比如你和一個人聊天聊得正開心,對他印象越來越好,分手時他突然用手指摳了一下鼻孔,然後用那隻髒兮兮的手跟你握手,前面所積聚的好印象就在一瞬間被摧毀得一乾二淨。

③ 壞言行比好言行更影響人際關係

洛薩達比例揭示了溝通的黃金比例——5:1(5句好話配1句壞話,效果更好)如果全是好話,大家肯定不信;如果全是壞話,則容易傷人。

所以,說壞話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遠大於說好話的影響。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不幸的原因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伯克利加州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還因此項研究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創建了心理經濟學,即用心理學解釋分析人類的經濟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經濟現象,它和負面信息加工優勢有很大關係,這個現象被叫作價值方程不對稱。

假設你丟了50元錢,基於大腦對負面信息的加工優勢,你會傷心半天;而你撿了50元錢,你則會很快遺忘。

經常有人說這句話——“端起碗來喫肉,放下碗來罵娘”,就是因爲“喫肉”的好處容易忘掉,沒得到的好處容易記得,“鬥米恩,升米仇”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④ 防禦性悲觀主義

以上的事例都說明,人類大腦容易有消極性偏差,這也是2023年出現很多負面心理狀況的重要原因,我把其稱之爲“防禦性悲觀主義”。

所謂“防禦性悲觀主義”,其實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很多人其實特別想成功,想發財,想幸福,這樣積極的動機其實非常強烈,但是又害怕失敗,包括社會的評價、自己的面子、尊嚴等。

很多中國人其實生活在防禦性悲觀主義的壓力之下,爲了證明失敗不是自己能力的問題,有些人就會創造一些理由出來,用這些理由來解釋自己的失敗,而這些理由往往就會成爲我們失敗的原因。

有些人蔘加重大比賽喜歡掉鏈子,總是肚子疼、腿抽筋等等,後來發現,很多其實都是心理問題。

爲什麼?太想成功了,太害怕失敗了,結果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就下意識地成爲自己不跑或者跑不好的一個特別重要的解釋。

金庸在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描述了一個人物——西毒歐陽鋒,歐陽鋒特別不喜歡和人打交道,總是罵別人,攻擊別人。

爲什麼?正如歐陽鋒所言“最好應對別人拒絕的方式,就是先拒絕別人”。所以,他是怕別人來拒絕他,他就用攻擊別人的方式先拒絕了別人。

比較嚴重的防禦性悲觀主義就是“自殘”(self handicapping),爲了讓自己能夠自我安慰,就自己傷害自己。

比如,明天要考試了,擔心自己考不好,就故意讓別人知道自己肚子疼、看電影了,自己給自己設立了一個障礙,讓我們不能超越這些障礙。這就是消極傾向性的一種極端的反應。

我講這些的目的,是要證明——積極是一種理性。

換句話講,追求幸福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讓我們不幸福,其實是我們的感性,是人類大腦的特性,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聞到一個不好的味道,看到一個醜惡的畫面,聽到一曲扎心刺耳的話,甚至看到兩國交戰打得不順你的意,你都會覺得難受、彆扭。

其實那些跟我們沒關係,但是我們覺得有關係,因爲這個消極心理其實是感性,是自然,是大腦的加工特性,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3.保持樂觀主義心態

我們要追求幸福,追求理性,學習科學,要保持樂觀主義的心態,才能平衡人類大腦的負面信息加工優勢。

萊布尼茨認爲,樂觀主義是一種天然的、理性範疇的認知方式。

因爲大腦是消極的,只有利用人類大腦前額葉的理性來強迫自己理性地、全面地、系統地、科學地認識這個世界,才能平衡大腦的負面信息加工優勢。

可能有人說我是在灌輸“心靈雞湯”,我不認爲這是“心靈雞湯”,因爲讓我不開心很容易,讓你開心卻不容易。

你以爲像阿Q那樣沒心沒肺就好了嗎?不,阿Q不幸福,也不積極。

那些所謂本能的東西,其實是讓人類不開心的。而要我們開心,就需要有意識的奮鬥。所以,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進化心理學發現了人有消極偏差容易生存,而積極心理學發現人有積極的反應纔會讓我們過得更好。

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積極是社會精英的一種道德責任。他發現,人類社會那種自私、齷齪、攻訐、抑鬱、戾氣等都是很容易產生的。

大家不要以爲社會一直是順順當當的,其實各種磨難、打擊,甚至惡意的攻訐、誣陷、勾心鬥角都是很常見的。

如果我們這些還算活得好的人,不主動地追求積極的一面,不去傳播積極的理性,不實踐自己積極的樣子,這個社會很容易墮落下去、沉淪下去。

如果我們這些熱愛生活、喜歡讀書的人不活出積極的樣子,這個社會就沒有希望,充滿艱難,充滿痛苦。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費孝通先生曾說:中國社會的文化傳承靠的是士大夫。

士大夫是誰?就是熱愛中國文化,承載中國文化的那些文化人、知識人。要想讓中國文化活得好,我們就得以身作則,把活得好的樣子活出來。

積極的人就得活出積極的樣子,幸福的人就得活出幸福的樣子,如果我們隨波逐流,逢場作戲,把自己委屈成不開心的、不快樂的、不幸福的樣子,以此迎合社會上、網絡上那種悲慘的、暴戾的風氣,那我們這個社會就沒有進步的希望。

如果大家活得好的話,一定要把這種好的樣子活出來,讓別人追隨、模仿、羨慕,這時候才能真正傳遞正能量。

二、尋找幸福的密碼

1.恐懼管理,重新挖掘幸福的力量

① 恐懼管理與積極心理學的關係

1986年,美國堪薩斯大學的三位心理學家傑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謝爾頓·所羅門(Sheldon Solomon)和湯姆·匹茨辛斯基(Tom Pyszczynski)共同提出了恐懼管理理論。

這個理論看起來和積極心理學沒多大關係,其實應該算是積極心理學早期的理論之一。他們認爲,人類的終極焦慮,是大家都沒有意識到的“死亡焦慮”。

爲什麼人有“死亡焦慮”?因爲人是唯一意識到自己會死的生物。

這種死的必然認知與不想死的求生慾望之間就產生了張力,這個張力就讓我們感到了一種焦慮。

所以,我們現在談到的很多焦慮、煩惱,本質上講,都應該是死亡焦慮的一種體現。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提出了“恐懼管理理論”,恐懼管理有很多手段,今天我們從幾個角度來講如何重新挖掘自己幸福的力量。

② 恐懼管理的手段

第一,逃避。

逃避,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假裝這個社會沒問題,假裝事情很好,這就是典型的阿Q精神。

讓自己否定現實、不關注現實,遠離所有讓我們產生焦慮的事情,其實很難,因爲這個問題仍然存在。

第二,近端防禦機制。

近端防禦機制在意識層面告訴我們自己:這個事情很小,不算什麼,或者用以前的幻想來解決問題。

弗洛伊德的這種心理防禦機制讓我們退化到小時候喊爹喊媽、求爺爺告奶奶的狀態。

但你也會發現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爲大家都是成年人,靠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更容易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傷害。

第三,讓自己忘掉或者做很多事來麻痹自己的認知附和。

這也是人類經常採用的方法。

很多人心情煩躁的時候就去酗酒,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或者繼續工作讓自己忘掉痛苦,或者拼命想別的事情,但這樣的做法其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嚴重。

第四,親密關係。

依靠人類愛的力量、關係的力量讓自己超越焦慮、恐懼的狀態,產生幸福的感覺。

哈佛大學組織了一項以「探尋健康快樂」的生活線索爲目的的研究,這項研究持續了85年。

起初,研究人員只對哈佛大學的大學生到成年期進行了跟蹤研究。同時,又挑了同樣數量的波士頓地區的窮人家庭的孩子。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也想看一看不同的階級出身和階級意識會不會影響到一個人一輩子的幸福。

哈佛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大多數是資本家的孩子,而波士頓的研究對象不過是普通工人的孩子。

雖然哈佛大學的新生最終出現了一位總統(肯尼迪),也有幾位大法官,而波士頓普通工人家庭也出了大法官,只是沒有出總統而已,因爲總統只是偶然現象。

結果,歷時85年的研究證明了一個顛簸不破的真理:我們所認爲的階級意識,其實對人的影響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決定一個人一輩子的成就和幸福的,不是人的出身。

不會因爲家裏窮,就一輩子都沒希望,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積極的心態,寒門其實照樣可以出貴子。

哈佛的研究發現: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係。

很多富家子弟,因爲風流,因爲出軌,因爲對自己的配偶不好,結果家庭就很混亂,離婚率特別高,其實活得並不開心,連壽命都不長。

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如果早早就有了這種愛的體驗、愛的關係,反而過得很好。

今天,我們在一起享受思想的快樂,享受讀書的快樂,享受幸福的快樂,這可能是我們延年益壽的一種極好的方法。

爲什麼親密關係對人類有那麼大的意義和作用?除了切磋溫暖的知識、關係技巧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科學道理:

人在感受到關係親密時,大腦容易分泌出一種神經化學遞質——催產素(oxytocin),催產素讓我們全身溫暖,嗓子發緊,眼淚都會流出來,這對我們的焦慮情緒有特別的緩解和抑制作用。

第五,要有自尊。

自尊並不是自信,而是我們對自己的有用感、能力感的自我評價。自尊高低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重要,但自尊不穩定對我們的影響是極大的。

在西遊記中,沙和尚智商不高,任勞任怨挑着擔,所以活得很開心。

自尊最不穩定的其實是豬八戒,豬八戒一會覺得自己很厲害,一會又覺得自己很差,所以他才容易被人PUA,才容易受到傷害。

2.挖掘人生的意義感

人生意義感的挖掘也很重要。

清華、北大的新生最大的人生衝擊就是意義感的消失,他們從小讀到中學,直到考上大學,期間都有明確的意義的感受,但目標實現之後,意義感也消失了。

所以,意義感缺失是中國社會中比較大的問題,我們稱之爲“虛無主義”。

我們不可能實現我們所有的夢想,這是很多成年人都能意識到的問題,當我們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時,會突然發現也不過如是,僅此而已,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好。

我們再也不信上帝、不信神、不信靈魂,也不信來世,所以尼采說“上帝死了”,指的是人類活着但沒有了意義。

現在發現,2023年,很多的人的困惑是“活着到底是幹什麼、爲什麼、圖什麼?”,這樣的虛無主義恰恰是引起我們不幸福特別重要的原因。

加繆一有句名言:除了沒用的肉體自殺和精神逃避,第三種自殺的態度是堅持奮鬥,對抗人生的荒謬。

我們的生活肯定是有很多讓我們覺得荒謬的地方,我們奮鬥一輩子可能還是一無所獲,投資股票最後所剩無幾,這種慾望讓我們覺得越是憤怒越痛苦,越是掙扎越失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該如何去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呢?

加繆認爲其實人生是有意義的,他舉了西西費斯的例子。

西西弗斯是一個希臘的大力士,他被衆神詛咒,一輩子只能做一件特別簡單而又無用的事——把一個石頭從山腳推上山頂,而每當石頭到了山頂之後又滾下山腳,於是他只能跑下去重新把石頭推上來,就這樣週而復始地做同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

按照世俗的觀點來講,這不就是無用功嗎?很多人也認爲,我們最終都會迴歸塵土,人生那麼折騰又是幹什麼呢?

加繆卻認爲我們都錯了,弗弗西斯其實找到了他生命的意義。

什麼時候找到的?就當他站在山頂,看着費心盡力推上來的石頭又滾下去的時候,那一瞬間他找到了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就是“我再下去把石頭推上來”。

這不就是活着的目的嗎?這不就是人生的意義嗎?

所以,意義不是預先設定的,意義是我們活着的過程中找出來的。這是我對存在主義的一個特別簡單的理解。

“存在先於本質”,是薩特的一句名言。

它說明了一個特別簡單的人生智慧——活着本身就是意義。與其想“意義”,還不如好好地活着,這才能夠真正地找到意義。

羅曼羅蘭說,世界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很多時候,生活可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但是好好活着,我們就可能找到活着的意義。

這是積極心理學家王載寶提出的心理學關於人生意義的指導。

哲學、神學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談論的意義是“爲什麼活着?”“追求是什麼?”“未來的終極價值是什麼?”,這是目標導向所謂的價值,所謂的“活着的意義”。

生命科學,包括基因、遺傳、生命的進化,談論的是生命的謎底,研究的是“從何而來”的問題。

而心理學家比較強調生命的體驗,認爲搞清楚了“往哪裏去(目標)”固然很好,搞清楚“從何而來”也還不錯,但搞清楚該怎麼活可能更重要。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講,可能也想不清楚那些科學道理——人是怎麼進化來的,我們可能知道一點點,但對我們來說感受並不深刻。

我們可能也不能像哲學家、神學家或者思想政治家一樣談論未來的目標,因爲畢竟很遙遠。但在當下,我們就得活出自己的情感,這纔是生命的意義。

我非常欣賞保羅高更的名畫《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個作品,體現了人生意義的三大問題。

我更喜歡一個重慶碼頭工人,一箇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人對人生意義的理解。

“肩上抗着的是家庭”,回答了“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祖國,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和人,這是我們的歷史和傳承。

“手中牽着的是孩子”,展現的是“我們到哪裏去”。讓下一代活得比我們好,活得比我們自由,活得比我們幸福,這是所有中國同胞對人生意義的最簡單的理解。

“嘴裏叼着的是自己”,我覺得這個重慶碼頭工人應該搞明白了“我是誰?我怎麼辦?我應該怎麼活?”的問題,讓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自己愛做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

積極心理學其實可以回答人生意義的話題,我們可能不去探索“我們從哪裏來”這類科學問題,我們也不能夠過多地去挖掘目標價值,但是我們起碼可以活出來我們對現階段、此時此刻自己的愉悅的、快樂的感受。

幸福,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我們人能夠體會人生意義的特別重要的地方。

小說家毛姆在《人生的枷鎖》有句名言:千萬不要相信,壓力可以轉化爲動力,你的壓力只會轉化成病歷,人真正的動力,源自於內心深處,對於快樂和興趣的追求。

要戰勝所有的痛苦、滄桑、挫折,自己內心一定要有幸福的感受。

這是感受人生意義的重要的體驗方法,它和恐懼管理理論所衍生出來的積極心理學的含義,二者之間邏輯是相通的。

我在回國的15年間,寫了15本書來推廣積極心理學,就是希望這些東西能讓中國的普通老百姓能感受到,把自己當下活出“心花怒放”“福流澎湃”的生命,它就是生命最大的意義。

不必化太多時間去思考哲學問題,那些問題我們也想不清楚,當然,如果有這樣的信仰也很好,但如果沒有,就一定要熱愛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身邊的人,熱愛自己美好、愉悅、幸福的體驗。

3.追求幸福,先改變三個心態

① 從預防到開放

三年疫情,讓我們形成了特別強烈的保護心態——怕出事、怕得病、怕犯錯誤。人如果總是活在這樣的預防心態下,我們就沒有了主動精神,就沒有了奮鬥精神,就沒有了創造精神。

所以,人不能老是擔心出事,人應該活出開放的心態、勇敢的心態、探索的心態。

如果中國人都生活在怕犯錯誤的心態中,這個社會就冒不出那些敢冒險的人、敢創新的人、敢擔當的人。

我也希望,積極不是一個簡單的“樂呵”,而是一個行動的趨向,這個趨向就是要開放。

② 從被動到主動

有段時間,我們基本上都是被動的,等着別人給我們關懷,等着給別人照顧,等着別人來保護我們。

但我們不能總靠白衣天使的犧牲來對抗瘟疫,有時候我們自己得主動適應,主動創造;

不能總靠警察來維護社會的正義,也不能靠那些義士去弘揚正義、懲罰惡人,有了壞人,我們也得挺身而出,我們也得擔當“正義”。

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說“鐵肩擔正義”,我們總得自己去承擔一份責任。

我們應該慢慢地從被動的、受受保護的、受照顧的、受支持的心態變成主動地去創造、去實現我們自己的一些夢想和追求。

③ 過去到未來

很長時間,我們的心態都是講過去、講歷史,我們現在應該憧憬未來,想想2035年,想想2050年,想想美好的中國夢。別總是想着過去受帝國主義的欺負,要報仇雪恨。

這個社會的心態應該向積極的方向上去發展,起碼這是我作爲積極心理學家已經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

只有積極,才能真正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等待、靠別人都是難以持久的,但靠自己往往可以做得到。

4.追求幸福,要有四個體驗

我的老師,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也是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曾經寫了一本書《追求美好的生活》,在書中談到了他的一項研究。他發現,真正美好的生活:

不是有多少錢,有人家財萬貫活得也不開心;

也不是學歷有多高,博士後未必比博士幸福,博士未必比碩士幸福;

也不是地位,高級幹部自殺的比例比普通人也不算低;

也不是長得漂亮,長得漂亮的人還往往受欺負。

所以,這些我們認爲讓人活得好的因素其實都不是人類幸福的決定因素。他發現,真正美好的生活來自於四個重要的體驗。

① 活出愛的感受

而這個愛,不是簡單的做愛,人類對愛的需求遠遠大於做愛的需求。

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愛,不是男女之間的“做愛”,而是人類大愛的情懷,愛同胞、愛文化、愛讀書、愛聽音樂、愛做事,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美好生活的感受。

一定要有這種愛的感受,不能讓自己沉浸在仇恨之中,籠罩在憤怒之下。科學研究發現,恨、焦慮等負面情緒容易讓大腦產生一種化學酶,阻斷大腦前額葉對自己身體前端的控制。

爲什麼憤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就是因爲那個化學酶讓你變得愚蠢。

所以,煽動仇恨的人,其實讓我們變得愚蠢,讓我們被他們PUA。所以,幸福要遠離仇恨,要擁抱愛的感受。

如果你實在做不到的話,你可以做一個試驗,主動擁抱你自己喜歡的人,你愛的人,孩子、老公、老婆、父母,抱着抱着,就會全身發熱、嗓子發緊,眼淚都快流出來。祝賀你,這就是這你愛的激素(催產素)的分泌。

所以,2024,從幸福開始,向幸福出發,首先就要培養大愛的情懷。

② 培養幸福的感受

這個幸福也不是抽象的,不是玄妙的。

它是一種愉悅的體驗,大腦分泌出各種積極的神經化學因子,如多巴胺、催產素、內啡肽、血清素等,讓我們產生了有意義、有意義的體驗。

我曾經用“flow”(中文翻譯爲“福流”)來描述這種極度幸福的體驗,做某一件事,覺得特別有價值、特別有意義、特別喜歡,是沉浸其中、物我兩忘、酣暢淋漓的幸福的、美好的感受。

2024,從幸福出發,要多多體會這種澎湃的福流,讓我們有特別愉悅的、快樂的、幸福的感受。

③ 培養被需要的感覺

研究發現,人在覺得自己被需要,能成全別人、幫助別人、服務別人的時候,其實特別容易開心。雷鋒做好事,爲什麼一定要寫在日記本上?看到雷鋒的日記,那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

所以,能成人之美,能讓別人開心,讓別人有意義、有價值,這種有用的感覺非常重要。

我曾經因爲一段話被網爆,我說“結了婚的男人比不結婚男人平均多活7.5年”。

爲什麼要這麼說?因爲男人結了婚之後,被需要感上升了很多。但很多網民卻認爲我是在歧視不婚人士。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結婚之後被需要感在上升。假設結婚之後沒有被需要感,老婆不理你,丈夫不睬你,孩子不照顧你,你就沒有幸福感,所以僅是結婚也沒有用。

不結婚,如果被需要感也很強,你也會幸福。

比如你有錢,大家都向你借錢,“富在深山有遠親”,這種被需要感也很強。或者你長得漂亮,大家都來找你搭訕、聊天,讓大家開心也是一種被需要感。

假如你是單位領導,大家都來找你簽字報銷,這時的被需要感也很強。權力不是“春藥”,權力其實是一種被需要感。

大腦會分泌的血清素(solotony),對我們心情振奮有特別大的意義和幫助。

研究發現,有錢人逛商店會大量分泌血清素,爲什麼?因爲那麼多東西都可以買,但他就是不買,這種感覺他會覺得特別好。而真正買了以後再計算值不值、虧不虧、賺不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讓人覺得自己有資源、有能力做任何自己擅長的事情,都能讓我們產生有用的感覺,這種福流其實就是一種被需要感。

④ 培養意義感

在我們的生活中間,其實能夠感受到那種愉悅的、積極的力量。我的興趣,我的追求,我的動力,都是由我在生活中體驗、發掘出來的。

這個意義感不一定來自於預先的設計,也不來自於自己的政治信仰,也不來自於自己的宗教追求。它是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的靈性、悟性、感性和德性。

一個人看山看水看雲,都會感受到意義。看雲捲雲舒,看潮漲潮落,看花開花謝,你都會有所感悟,這就是你的意義感。能夠以這樣的慧眼禪心認識我們的世界,我們周圍的人,肯定是有價值、有作用的。

實在不行,就讀書。各種書籍,其實給了我們認識世界意義的一種扶手。它能幫助我去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發現世界,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意義的探索。

所以,看好書、讀好書,思考人生的問題,容易讓我們產生意義的追求與感受。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筆記俠”(ID:Notesman),作者:彭凱平,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