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钱仕豪

球场上,球员抢到球拿着就跑,她们的防守没有章法,她们的进球方式总是出其不意……

在篮球场上,“姑妈”们抢到球就抱着跑,大家扎堆抢球等场面,也引来了网友热评:

“有规则,不准打架,不准把篮球抱回家,不准打裁判。另外还有一条,输了回家不准打老公。”

“在球场上,球员的一半力气拿来跑,一半力气拿来笑。”

“裁判不凭眼力,只凭脚力。”

看这些含着调侃和幽默的评论,不难看出球赛传递给网友们的快乐。

“一开始我是懵的,看了半天没看明白。后面却越看越有意思。”4月29日,来自江苏的高女士一家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正好遇到贵州省第一届姑妈篮球邀请赛在此举办。

一场打破常规的篮球赛,给她的旅程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生活中,我们多少人被规则束缚着,看到这样打破规则的比赛,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快乐。”高女士说。

本届篮球赛最大的亮点是,它具有一套独有的规则:没有走步违例,球员可以抱着球跑,只要不是故意犯规,原则上不会吹罚,双方比分相同时,不会进行加时赛,而是通过罚球决出胜负。

参赛队员也是一大亮点,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共同点在于喜欢篮球,热爱运动。

据了解,这项接地气的“姑妈”篮球比赛由来已久。大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雷公山片区的姑妈回娘家,大家聚在一起就通过打球,来增进姑妈之间的感情。但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篮球,便用棉花、布料和线制作成形似篮球的“小球”,然后在院坝制作一个简易的球筐就开始“打好玩”。自2024年春节和“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分别举办了雷山县姑妈篮球赛和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而受到外界关注。

无门槛、接地气、大众化。“姑妈”篮球赛发展成为更具互动性和娱乐且注重体验与快乐的全民赛事。

来自雷山县代表队的“姑妈”周俊珍,从小就喜欢打篮球,这次比赛,妈妈和婆婆带着她2岁多和5个月的孩子来为她加油。甚至舅舅也来当她的啦啦队员。

周俊珍说:“这是一个能够让‘姑妈’们自信大方展现自我的舞台。”

很多观众表示,“姑妈”们在球场上奔跑的样子,生机勃勃,有活力,让大家看到了女性的另一种美;同时也被她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也呈现了中国乡村的幸福模样。

在雷山代表队对阵遵义代表队的一场比赛中,遵义代表队面对落后的比分,乐呵呵说道:“我们锻炼了身体,感受了大家的热情,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姑妈篮球赛裁判龙光艳说:“姑妈篮球赛的宗旨就是快乐,幸福、健康、奔放、豪迈。”

赛场上,“姑妈”们快乐奔跑;比赛间隙,赛场内各参赛队伍带来的啦啦队、民族文艺表演队让球员及观众大饱眼福;球赛结束,大家在“最炫民族风”的旋律中,欢乐起舞。场外“非遗+美食”集市内,观众尽情体验民族文化、特色美食。

把篮球玩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融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为一体,当地将“姑妈篮球”与民族文化、体育旅游资源相结合,新的文体旅IP正越发亮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