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強鬱文

白牆、紅瓦,一幢幢造型各異的農家新居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茶園、藥園,一壟壟產業基地鬱鬱蔥蔥,欣欣向榮;路暢、燈靚,寬闊的水泥路向遠方蜿蜒伸展……這裏是湖北省英山縣陶家河鄉英太寨村。

英太寨村毗鄰安徽省嶽西縣,是典型的老區村和邊遠山區村。近年來,村兩委緊抓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建設機遇,將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老區振興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建設紅色美麗村莊,發展藥材、茶葉等綠色支柱產業,讓紅色經濟紅紅火火,綠色發展生機勃勃。

依託園區開發 建設紅色美麗村莊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已於去年11月1日開園迎賓,作爲園區重要組成部分的軍民情展示帶位於英太寨村。在服務英山園區建設和開發進程中,村兩委搶抓機遇,借力發展,把紅色資源開發利用作爲重要內容,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大力開展紅色景點、道路交通、環境整治、生態綠化等建設。

紅色景點建設方面,爭取英山園區建設項目支持,在當年紅軍醫院的遺址上,貼近革命年代歷史特徵,進行場景復原、氛圍再造,建成新的紅色景點——紅軍醫院,同時保護性修復了紅軍洞、紅軍墓地等紅色遺蹟。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新修環村公路1.6公里,新建仿古連心橋一座,鋪設長征歷史步道500米,與英山園區相連接。在村部、路口等醒目處,通過牆畫、廊繪等形式,描述當年“做軍鞋、捐軍糧、送子參軍”等軍民情深的感人場景。

村居環境改善方面,按照園區建設要求,以“保護、展示、傳承”爲理念,對農居外觀鋪裝、建築立面、道路植綠等方面在保持鄉土氣質的前提下,統一材料、進行風格控制,與園區總體佈局相協調。引導農戶主動配合園區建設,自覺做到“掃乾淨、碼整齊,拆通透,補短板,作示範”,創造宜居、宜業、宜遊的人居環境。

發揮能人作用 壯大綠色支柱產業

村兩委堅持走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之路,鑄“紅色”之魂,塑“綠色”之形,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稟賦,發揮能人引領作用,大力發展茶葉、中藥材等綠色支柱產業,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內涵”,呈現出“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的喜人景象。

“英太寨有好山好水,我放不下對老家的感情。”村兩委幹部多次上門宣傳政策,真情實意邀請,已在外打工緻富的劉聲寅,回村創辦了英太寨農牧業有限公司。

全村200畝茶園一直是農戶分散經營,製茶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好資源沒有好效益。劉聲寅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收購農戶茶葉,製作銷售統一經營。今年春茶收入達到120多萬元,戶平收入近9000元。劉聲寅還帶領鄉親們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讓優質農產品蛻變爲農民致富的“香餑餑”。

引進一位能人,搞活一地山水,致富一方百姓。英太寨村發揮鄉土能人作用,創辦縣級農業產業化企業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帶動全村乃至全鄉茶葉、藥材等綠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取得長久實效。

建強紅色引擎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近年來,英太寨村堅持建好建強黨組織,激發黨員和羣衆的積極性,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讓人居環境持續美下去,讓美麗鄉村不斷靚起來。

“要啃下‘硬骨頭’,必須建強過硬的黨支部。”村支書安金祥說。近年來,全村以紅色文化引領黨支部陣地、能力、規範建設,全村30名黨員在“紅星之家”開展黨建活動,黨組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有了黨員衝鋒在前,園區建設徵地拆遷、藥材基地土地流轉、鄰里矛盾糾紛調解等“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

據介紹,英太寨村通過“支部抓支委、支部管黨員、黨員帶羣衆”工作機制,激發黨員和羣衆的積極性。村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建立完善村規民約等制度,開展“最美垸落”、星級黨員、五星級文明戶等評比活動,激勵羣衆當好“管家”,管好環境衛生、鄰里糾紛等日常身邊小事,充分發揮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導作用,鄉村面貌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全域美”,先後榮獲省級文明村、省級生態村等榮譽。(胡天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