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楊文明

“只有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雲南施甸縣是袁隆平院士題詞“雲南施甸—中國雜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的地方。但科研生產設施條件不足、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研究和推廣滯後、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組織化水平低,全產業鏈發展機制不完曾是施甸縣發展水稻種業的瓶頸。

把脈問診、精準開方。雲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牽頭的施甸農科服務團通過到種植大戶、基層農技部門、種子企業、政府職能部門充分調研、把脈問診,提出構建以政府爲主導,企業爲主體、基地爲依託、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水稻種業體系,建立水稻種子質量追溯體系、產業社會化生產體系、產業化經營和水稻種業三產融合發展的施甸水稻種業發展思路。兩年來,農科服務團走進施甸,將科技創新論文寫在了這片大地上。

身體力行,紮根田野。5月中旬,正是施甸水長育種基地育種材料移栽的最佳節令,農科服務團的專家們每天早上8點便開始下田,分頭分片把好技術關口。在現場把一捆捆紮好、帶有水稻育種材料標識牌的秧苗放到筐裏,運送到大田指定位置栽插,對於水稻育種材料移栽的技術要求,絲毫不敢懈怠。今年,從年初的種子精選、打包,到4月中下旬的整地、試驗示範播種,再到5月下旬育種材料的試驗示範移栽,6名水稻育種專家身體力行,紮根在田頭地塊,不缺席任何一個節令,嚴把每一個技術關口。

科技支撐、碩果累累。通過兩年的努力,農科服務團在施甸水長育種基地以化肥低耗高效利用、“兩減一增”等技術爲重點,開展技術攻關形成了3項技術規程,正在申請團體標準;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種子繁育全程質量控制技術,獲得軟件著作權1個;備案生產種子企業3家,通過科研院(所)+公司+農戶+基地的訂單農業運作模式,累計繁殖水稻兩用核不育系197個品種、面積18336畝;繁殖種子781.7萬千克,平均畝產是其他地區產量的1-5倍,均創下全國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單產最高紀錄,種子質量高於國家標準。團隊在施甸利用稻樁再生,挽回海南失收的育種材料2588份。

目前,農科服務團的科技力量有力支撐了施甸縣水稻種業發展,施甸水稻種業產業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