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數一幟

近日出臺的新“國九條”提出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其中最受關注的舉措爲:提高主板和創業板上市標準。

在新“國九條”出臺後,滬深交易所同步發佈新修訂的《股票上市規則》,提高主板第一、二套上市標準的淨利潤、現金流、收入等指標,並提高第三套上市標準中的市值和最近一年營收規模。創業板上市標準亦有所提高。新的上市標準自2024年4月30日起實施。

上述規則的實施採用類似“新老劃斷”的辦法,即已通過上市委審議的主板、創業板擬上市公司,適用修訂前的上市條件;未通過上市委審議的主板、創業板擬上市公司應當適用新修訂的上市條件。對於未通過上市委審議,且不符合新修訂的上市條件的公司,將引導其重新申報在其他合適的板塊上市,做好接續審覈。

國泰君安分析稱,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提升預計會對20%左右已受理未過會排隊企業產生影響。

《財經》根據Wind(萬得)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5月8日,尚未過會的主板、創業板IPO(首次公開募股)排隊公司(包括已受理、已問詢、已回覆、落實反饋意見中、已披露、初審中、中止審查,下同)中,共計約53家公司相關數據暫時不符合新的標準。其中,已有2家公司在上市標準提高後,主動撤銷IPO申請。

擬登陸深交所主板的廣東高義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義包裝”),日前撤回首發上市申請,深交所於2024年4月30日終止對其IPO審覈。公司選擇的上市標準爲第一套,公司招股書尚未更新2023年數據,但公司2022年淨利潤爲8948.19萬元,暫不符合新上市標準。

高義包裝相關人士告訴《財經》,公司撤銷IPO申請出於戰略考量,後續是否繼續上市,尚不清楚。

另有淨利潤數據暫不符合創業板新標準的唐興科技,主動撤銷IPO申請,後續計劃轉板北交所,繼續上市。

一位頭部私募人士告訴《財經》,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提高後,其所投資的醫療(醫藥)行業多家公司不符合新的標準,這些公司目前比較迷茫。“醫療行業週期低迷疊加上市標準提高後,等着被上市公司併購是部分不符合新標準公司後續的出路,還有一部分公司爭取努力活着。”

多家2022年淨利潤指標暫不符合新標準的主板IPO排隊公司告訴《財經》,根據交易所的要求時點,公司目前正在統計2023年財務數據,後續按照相關要求繼續推進上市進程。

一家擬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告訴《財經》,在公司2023年財務數據更新後,將會按照流程繼續推進上市進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2023年淨利潤符合新標準的可能性比較大。”

“尚未過會的主板、創業板IPO排隊公司,如果2023年數據更新後還不符合新的上市標準,可能會被勸退。”資深投行人士侯大瑋告訴《財經》,如更新後數據符合新標準且繼續在審覈中排隊的公司,後續進程可按正常進程推進。“對於被勸退的公司,在A股市場有三個出路:符合新標準後重新申報、去北交所、被併購重組。”

科創板方面,新規對科創屬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發投入金額、發明專利數量以及營業收入增長率上設置更高標準。

多家最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金額不符合新科創屬性要求的科創板IPO排隊公司告訴《財經》,雖然公司研發累計金額暫不符合新要求,但研發佔比符合規定,公司上市進程暫未受到影響。

主板:超30家公司受影響

新修訂的《股票上市規則》,在主板上市門檻方面,提高淨利潤、現金流量淨額、營業收入和市值等指標。

具體而言,一是將第一套上市標準中的最近三年累計淨利潤指標從1.5億元提升至2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指標從6000萬元提升至1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指標從1億元提升至2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指標從10億元提升至15億元。

二是將第二套上市標準中的最近三年累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指標從1.5億元提升至2.5億元。

三是將第三套上市標準中的預計市值指標從80億元提升至10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指標從8億元提升至10億元。同時,在《股票發行上市審覈規則》中進一步明確主板定位,對發行人的行業地位等提出細化要求。

《財經》根據萬得數據不完全統計,隨着上市標準提高,尚未過會、因財務指標暫時不符合主板新上市標準的IPO公司共計約37家。其中,不符合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有36家,不符合第三套上市標準的有1家,暫未有公司因第二套標準提高受影響。

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8日,註冊制下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IPO排隊公司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的公司共計約171家。

因主板第一套上市標準提高,多家公司最近一年淨利潤數據不符合新的上市標準。《財經》根據萬得數據不完全統計,上述主板IPO排隊公司中,招股書尚未更新2023年財務數據、2022年淨利潤低於1億元且尚未過會的公司共計24家;2022年淨利潤超億元但2020年至2022年累計淨利潤低於2億元的公司有2家;暫未更新2022年財務數據且2021年淨利潤低於1億元的公司共計6家。

此外,選擇主板第一套標準上市、尚未過會的IPO公司中,2022年淨利潤超億元但同期扣非後淨利潤低於1億元的公司有3家,分別爲超穎電子、瑞立科密、中淳高科;因現金流和營業收入指標提高暫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有1家。

擬登陸深交所主板的江蘇大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藝科技”),其上市申請於2023年3月獲受理。公司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2022年,大藝科技淨利潤爲6198.88萬元,符合主板此前第一套標準。而在標準提高後,公司2022年的淨利潤不符合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的新要求。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爲6528.91萬元,已超2022年全年。

擬登陸上交所主板的福建海電運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選擇了第一套標準。該公司2022年扣非後淨利潤爲0.87億元,2020年-2022年扣非後淨利潤累計金額低於2億元,兩項指標均低於新標準。截至2024年4月24日,公司招股書尚未更新2023年財務數據。

“上市標準提升後,對公司目前上市節奏會有影響,目前公司在覈算2023年財務指標,預計‘五一’後會有結果。”一家主板IPO排隊公司的相關人員告訴《財經》,如果2023年淨利潤指標超億元,公司更新招股書數據後繼續排隊上市,如果不符合標準,領導再做相關決策。

選擇第二套上市標準的主板IPO公司,只有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建德爾”)1家。2020年-2022年,福建德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爲3.85億元,符合指標提高後的第二套上市標準。

選擇第三套上市標準的主板IPO公司,有1家暫不符合新標準。該公司爲江西九嶺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嶺鋰業”)。資料顯示,公司預計發行時市值不低於80億元,2021年營業收入爲8.5億元,低於10億元的新營收標準。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爲22億元。截至5月8日,公司尚未更新2022年、2023年財務數據。

從主板新修訂的第三套上市標準來看,九嶺鋰業2021年收入規模不符合新的上市標準,且預計發行時市值未以100億元作爲指標。公司更新財務數據後,是否符合新要求尚未可知。

九嶺鋰業告訴《財經》,公司將積極根據相關上市標準推進工作,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推進上市相關事項。

創業板:16家公司受波及

與主板相同,隨着創業板上市標準第一套、第二套標準的提高,部分擬登陸創業板的公司,財務指標暫不符合新的上市標準。《財經》根據萬得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創業板IPO排隊公司中,尚未過會、不符合新上市標準的公司約16家。

其中,不符合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有14家,不符合第二套上市標準的有2家,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8日,註冊制下創業板IPO排隊公司中共計約162家。其中,選擇第一套標準的公司共計143家,選擇第二套標準的公司18家,1家公司選擇紅籌股第二套標準。

新修訂的《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淨利潤指標中,將最近兩年淨利潤指標由5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並新增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的要求。

上述選擇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尚未過會的IPO排隊公司中,招股書尚未更新2023年財務數據且2022年淨利潤低於6000萬元的公司共計7家。

其中,安徽兆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兆尹科技”)選擇以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申請上市,該公司爲銀行投資管理業務IT解決方案提供商。

2021年-2022年,兆尹科技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爲計算依據)分別爲4328.96萬元及4429.76萬元,累計爲8758.72萬元,無論是最近兩年淨利潤,還是2022年淨利潤,均不符合修改後的上市標準。

2023年上半年,兆尹科技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92.59萬元、1063.11萬元。公司擬募資4.04億元,用於新一代資產管理平臺建設、新一代投行業務管理平臺建設等項目。

另一家擬登陸創業板的百英生物,亦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百英生物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71.37萬元、4429.76萬元、5765.29萬元,符合此前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但公司2022年歸母淨利潤低於新標準中提到的“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的要求。

百英生物告訴《財經》,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符合新的上市標準,公司2023年報正在更新,公司上市進程以交易所披露信息爲準。

上述選擇第一套標準、還未上會的創業板IPO排隊公司中,招股書尚未更新2023年財務數據,且2022年淨利潤超6000萬元,但最近兩年淨利潤低於1億元的公司,共計有4家,分別爲斯比特、亞太傳動、匯樂技術、基因科技。

從事工業除塵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匯樂技術,2021年-2022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孰低者爲準)分別爲2462.97萬元和6153.13萬元,雖然公司2022年淨利潤超6000萬元,但公司2021年-2022年累計淨利潤未達1億元的新標準。

此外,選擇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的IPO排隊公司中,2022年淨利潤超6000萬元,但扣非後淨利潤低於該數據的公司,共計有5家,分別爲海盛鎢業、基因科技、賽爾股份、斯比特、唐興科技。

其中,唐興科技因主動撤銷IPO申請,深交所於2024年5月8日決定終止對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覈。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超6000萬元,但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5970.24萬元,在公司尚未公佈2023年財務數據的情況下,公司暫時不符合創業板新的淨利潤上市要求。

唐興科技告訴《財經》,因創業板上市標準提高,公司撤回了上市申請,後續計劃轉板北交所繼續上市。

新修訂的創業板第二套上市標準,將預計市值由10億元提高至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由1億元提高至4億元,支持規模、行業及發展階段適應創業板定位要求的企業上市。

萬得數據顯示,選擇創業板第二套標準,招股書未更新2023年財務數據且2022年營業收入低於新標準的公司有2家。

其中,南京海納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納醫藥”)2022年營業收入爲2.7億元,暫不符合創業板第二套標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4億元的要求。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爲2.26億元。截至4月24日,公司尚未更新2023年財務數據。

科創板:整體受影響較小

不同於主板、創業板的上市財務標準提高,科創板上市要求更多側重於提高科創屬性。

證監會4月12日修改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引》),將“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由“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調整爲“累計在8000萬元以上”,將“應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數量由“5項以上”調整爲“7項以上”,將“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由“達到20%”調整爲“達到25%”。

對於修訂《指引》的背景,證監會表示強化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長性的關鍵指標,旨在進一步引導中介機構提高申報企業質量,推薦真正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優質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科創板對標研發型公司,業務增長不好判斷,只能從研發能力上去提高要求。”侯大瑋告訴《財經》,原則是“新老劃斷”,即已受理的按老辦法、新受理的按新辦法,可能會有窗口指導。

《財經》根據萬得數據整理,在科創板IPO排隊公司中,已公佈2022年研發費用的公司共計51家。其中,2020年-2022年研發費用累計低於8000萬元的公司約21家,其中20家同期研發費用累計金額佔營業收入比例超5%,符合新修訂《指引》中科創屬性關於研發指標的要求。

修改後《指引》規定,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領域中,同時符合下列四項指標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8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佔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應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7項以上;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25%,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該決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從上述要求可以看出,申報科創板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比和研發投入累計金額,有一項數據符合新要求就可以申報上市。

上述科創板IPO排隊公司中,多家公司告訴《財經》,雖然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未超8000萬元,但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超5%,對公司上市進展暫時未有影響。

擬登陸科創板的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擬募資35億元。在科創屬性相關指標方面,公司2020年-2022年累計研發投入合計爲7292.23萬元,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10.74%。同期,公司研發投入累計金額雖然不符合新要求,但研發投入佔比數據達標。

一位擬登陸科創板IPO公司的證券部人員告訴《財經》,公司研發投入佔比達標,目前上市仍在持續推進中。

另有公司對《財經》表示,公司預計2023年財報披露後,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將超8000萬元,公司將持續推進上市進程。

“以前經驗看,按照規定不溯及既往,但往往會有影響。”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財經》,對於已受理企業,監管一定程度上參考新規看公司科創屬性是否夠高,但不會按照新規卡公司過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