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週刊微信公衆號消息,今年第一季度,各大萬億GDP城市的經濟數據,陸續出爐。

同期,全國GDP爲296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

在萬億GDP城市大家庭中,不少城市增速亮眼,跑贏全國平均增速。比如北京、重慶、深圳、福州、鄭州、蘇州、煙臺、泉州、南通、東莞,它們GDP實際增速分別爲6%、6.2%、6.4%、6.3%、6.2%、7.9%、6.1%、7.2%、7.2%、5.5%。

部分萬億GDP城市的經濟增速,不及預期。比如佛山2024年一季度GDP總量爲2872.65億元,同比增長1.1%,在萬億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 

對各大城市而言,一季度經濟數據背後,又反映着哪些趨勢?

“最強地級市”成大贏家

被稱爲“最強地級市”的蘇州,成績堪稱亮眼,GDP達到5549.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9%,比上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

具體看,蘇州第一產業增加值26.9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2423.3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3098.8億元,增長7.1%。

從增速看,一季度蘇州亮眼增速背後,第二產業的貢獻最大。

而在第二產業中,蘇州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蘇州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兩大行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0%和15.8%,兩大行業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度達58.5%。

此外,傳感器、智能電視、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增,同比分別增長132.6%、53.8%、39.1%和34.3%。

在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丁長髮看來,一直以來,蘇州都有以工業產值見長,近些年工業的整體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以電子信息爲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後勁兒比較足。

“作爲外貿強市,蘇州經濟一度受到當下國際局勢的不利影響,但目前看,蘇州正在逐步走出這樣的影響。”丁長髮分析。

去年全年,蘇州出口15081.59億元,下跌了2.5%。

但今年第一季度,從進出口數據觀察,蘇州外貿成績也跑贏全國水平。數據顯示,蘇州一季度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5934.8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出口額3635.8億元,增長8.7%;進口額2299億元,增長11.2%。

而在全國超大城市中,深圳一季度GDP增長達到6.4%,同樣成績亮眼。

與蘇州相似的是,深圳工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產生了較大的貢獻。

數據顯示,一季度,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提高7.0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3.1%。而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4.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6.7%。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3D打印設備、電子元件、服務機器人產品產量增長較快,達到了62.9%、72.0%、45.6%。

而深圳在外貿方面的數據更加亮眼,一季度,深圳全市進出口總額10202.88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同比增長28.8%。其中,出口6424.37億元,增長28.2%;進口3778.51億元,增長29.9%。

它們緣何不及預期

與“最強地級市”此次亮眼成績相比,部分“萬億GDP”城市的經濟增速,不及預期。

數據顯示,佛山2024年一季度GDP總量2872.65億元,實際增速爲1.1%,在萬億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

而佛山經濟的整體表現,受到了外貿的“拖累”。

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出口主力城市之一的佛山,出口數據同比下滑40.4%。從全國來看,佛山外貿增速在外貿20強城市中墊底,規模也由去年同期全國第10位下降至第17位。

去年一季度,佛山外貿總額一度殺進全國前十,但全年僅排在全國第15位。

特別是佛山的傳統產業,下降幅度均超整體幅度。比如,今年第一季度,佛山傢俱及其零件出口42.4億元,同比下降50.8%;陶瓷產品出口25.1億元,同比下降51.7%;服裝出口22.0億元,同比下降77.4%;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16.0億元,同比下降74.7%。

佛山作爲典型的工業強市,2023年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在全國地級城市排名第二,僅次於蘇州。

但今年一季度,佛山第二產業增加值1500.65億元,下降了0.3%。

佛山統計局在相關經濟報告中這樣表述:佛山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在過去兩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疊加房地產下行影響,今年穩增長壓力加大。一季度佛山市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1%,規上工業增加值與房地產緊密關聯的金屬製品業、陶瓷壓機等專用設備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等行業增加值不同程度下降。

“佛山的一些傳統產業,比如家居建材、陶瓷,都與房地產業緊密聯繫,當前房地產市場下行,對這些產業影響不小。”丁長髮分析。

除了佛山,在萬億GDP城市中,西安、廣州與長沙,增速分別爲2.7%、3.6%和3.8%,不及預期。

西安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從規模看,大型企業總產值下降8.8%,中小型企業總產值增長14.1%。此外,西安的汽車製造業總產值下降3.4%。

與經濟體量相似的城市相比,西安的工業體量一直偏低,而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也受此影響。

同期,廣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0.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5.9個百分點。不過這一增速,遠低於其GDP增速3.6%。

而長沙的增速,可能與出口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長沙出口同比下降達到41.7%;而在2023年一季度,長沙出口增長達到47.1%,其中機電產品佔據重要地位。數據顯示,彼時,長沙出口機電產品282.6億元,增長57.1%,佔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46.5%。

從宏觀形勢看,目前工程機械行業處於調整期,產值有一定波動。比如2022年,長沙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羣規模企業總產值1990億元,而2021年這一數字已突破2800億元。

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GDP增速除了受到個別短期因素影響,實際上反映不少城市產業結構的現狀與最近幾年調整的成效。

同樣是今年第一季度,作爲主要外貿城市,深圳與佛山出口上的“一升一降”,對整體GDP影響不小,更折射出其產業結構現狀。

而在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中心主任宋丁看來,目前全球貿易走弱,部分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正流向成本相對更低的國家,其中就涵蓋許多出口型產業。但擁有技術壁壘或產業鏈較長的工業則相反,很難轉移。他說,“像越南等東盟國家,目前製造能力也較強,但仍然無法應對很多複雜的產業鏈。而深圳在這一類製造業上佔據一定優勢。”

此前,作爲日系燃油車在全國的產能“高地”,廣州的汽車工業,在全國佔據一席之地。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飛速崛起,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遭到蠶食,這對以此爲支柱產業的城市而言,面臨重要挑戰。

今年1~2月,廣州汽車製造業生產仍處於承壓狀態,實現增加值同比下降2.4%。面對這樣的形勢,廣州也在不斷試圖通過發力汽車電子、動力電池、智能座艙實現彎道超車。

原標題:這個萬億城市,經濟增速緣何“墊底”?

編輯:楊雁琳    責編:吳忠蘭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