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都知道,進入到騎兵時代,光靠步兵對戰騎兵,那肯定是要喫大虧的。

那麼歷史上,光靠步兵對戰騎兵創造過的最強戰績是哪一場戰役呢?

時間我們得說回公元前99年,也就是天漢二年。這一年漢武帝出征匈奴。漢武帝親們應該都非常熟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五位皇帝之一。

漢武帝是幹了所有亡國皇帝都幹了的事兒卻沒有亡國的皇帝,當然,鍋都甩給他的後世子孫了。

他的後世子孫中也出了幾個有才幹的皇帝,要不是文景之治留下的遺產也不夠漢武帝敗的。

漢武帝時期文臣武將輩出,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當然,還有降將李陵。

這其中關於衛青、霍去病的事蹟我們聽了不少,但是降將李陵卻很少人爲其證明。

李陵的爺爺親們應該都非常熟悉,他的名字叫做李廣,號飛將軍,就是小學課本里百步穿楊那個李廣,是漢文帝時期的名將。

李陵雖然沒有他爺爺李廣那般厲害,但在武帝時期也是漢軍中赫赫有名的將領。

但是浚稽山一戰卻讓其人生從此墮入了黑暗之中。

這場戰役李陵的表現如何?說實話表現的比名將還要名將。

我們來看一下這場戰役的過程,天漢二年,漢軍兵分兩路向匈奴進攻。

一路是漢武帝的大舅子李廣利,其從酒泉出發,也就是現在的甘肅,深入西域,劍指天山。

而另外一路則是由李陵率領,領五千步兵從居延海,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額濟納旗出,向北深入沙漠,劍指戈壁阿爾泰山。

李廣利所率的大軍在達到天山後便遭遇了慘敗,同時密謀扶持親侄兒登太子之位事件暴露,被漢武帝滿門抄斬。

而李陵這邊的遭遇更是惡劣,李陵所率的五千步兵在浚稽山與單于的三萬人狹路相逢,雙方立馬展開了血戰。

李陵所率五千步兵皆爲漢軍精銳,從而面對單于三萬大軍完全不慫,眼睛一閉就衝了上去,不到半天,斬殺匈奴千餘人。

單于眼看部隊被逼得動彈不得,於是立馬召集援軍,共計8萬鐵騎,騎兵對步兵,並且兵力上是巨大的差距,李陵不得不宣佈撤退。

但問題來了,步兵和騎兵的機動性那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就算是最強的步兵想要擺脫騎兵的追擊,那也是不可能的。

並且,單于非常聰明,用騎兵分開兩翼,試圖將李陵所率部隊圍殲其中,但李陵依舊發揮出了強悍的指揮力,率領部隊突破了單于騎兵的兩翼夾擊,斬殺單于部隊三千人,逃入一座無名山谷中。

此時李陵率領的部隊傷殘也非常嚴重,但他下了死命令,受傷三次者才能乘車,受傷兩次者可以駕車,而受傷一次者必須繼續戰鬥,但此時作爲統帥的李陵自己也身負好幾處傷。

可單于的追兵完全不給李陵喘息的機會,在無名山谷追擊戰中,李陵率兵再斬三千敵寇,隨後一鼓作氣奔逃四日,殘軍來到了一片蘆草茂盛的畜牧地,單于決定順風火攻,但李陵早已想到了防火自救,隨後率軍朝南奔逃。

到達山地區域後,單于兒子貿然衝擊,遭到李陵在樹林設伏,再斬單于三千人。

單于追至此時已經怒的發狂,解除了其兒子的職務,親自率十六倍又餘的精銳騎兵對李陵殘軍發動了更猛烈的追擊。

李陵率軍往南一路奔逃,期間在沙漠中斬殺敵人兩千,此時的單于盯着李陵這一支孤軍不放,分兵兩翼再度使用合圍戰術,一邊斬斷李陵的退路,一邊利用箭矢之之陣,並呼喊李陵投降。

此時李陵僅僅只剩下三千不到的殘軍,可他依舊鼓舞士氣繼續作戰,在進入漢口山之後,李陵殘軍全員徒步,受傷的箭也早已射完,單于大軍堵住了谷口,此時已經成爲了死局。

但李陵並沒有就此屈服,在半夜時分,李陵下令全軍從四面八方分散突圍,要是誰突破出去就趕回大漢求援。

說完這些李陵和另外一位大將軍韓延年帶兵突圍,單于軍隊如同潮水一般追擊阻攔,戰鬥的過程是殘酷的,李陵深受重傷被俘,而韓延年將軍則身中數箭而死。

李陵被俘實乃無奈中的無奈,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中步兵對抗騎兵最頑強的一場戰役,而縱觀一路奔逃中李陵的指揮力可以說是名將中的名將。

但最終,正是因爲無奈被俘,卻遭好勝的漢武帝怒斬滿門,實在是令人悲涼不已。

總有歷史愛好者認爲李陵降匈奴取公主爲單于練兵伐漢,但實則李陵終生再未馳騁疆場,多年之後再遇蘇武也只是憤憤說了句:武帝之暴令我萬分心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