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视而不见 一切如常 不求不问

高考倒计时家长平常心孩子更放松

本报讯(记者 武雅楠)还有20多天,将迎来2024年高考。寒窗苦读,披星戴月的考生难免出现焦虑,感到压力,甚至有恐慌情绪。那么,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陪伴呢?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精神病医院护士长钱燕芬给出建议,视而不见,一切如常,不求不问。

钱燕芬说,很多家长在距离考试越近的时候,越会不断地鼓励孩子,与孩子定目标、做计划,甚至在家悬挂倒计时牌、名校校徽,更甚者还会提前请假回家陪孩子备考。把迎接高考的仪式感做的足足的,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正面鼓励。其实不然,说不定还会起到反作用,增加考生压力。

钱燕芬提示,首先,家长自身必须保持平常心,保持正常生活规律,不要使孩子感觉出反常。考生周围环境,日常氛围,包括饮食都不要有大变动。其次,家里不要营造应考氛围,张贴任何相关标识,除非考生主动张贴励志口号。不要鼓励夸奖考生,对考生充满期许的鼓励会把高考压力放大。不要向孩子传递其他考生的备考状态,严格禁止谈论别人家的孩子志向高远,模拟成绩优异等信息,这些可能会打击考生的信心。

钱燕芬建议,越是临近考试,家长越要禁言,最好对考试平常对待、视而不见,带着孩子继续保持原有的体育锻炼习惯。女孩要另外注意生理期问题,只要生理期期间身体不会出现严重不适,不建议用药干预。注意观察考生状态,状态如常的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主动沟通、谈心,孩子没有向家长求助,就不要干预询问。如果孩子主动述说困惑和焦虑,做好倾听者,不要指责、打压,应该认同他的情绪,鼓励他的表达,尊重他的选择,并共同找到疏解办法,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