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張家口日報

視而不見 一切如常 不求不問

高考倒計時家長平常心孩子更放鬆

本報訊(記者 武雅楠)還有20多天,將迎來2024年高考。寒窗苦讀,披星戴月的考生難免出現焦慮,感到壓力,甚至有恐慌情緒。那麼,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陪伴呢?市民政事業服務中心精神病醫院護士長錢燕芬給出建議,視而不見,一切如常,不求不問。

錢燕芬說,很多家長在距離考試越近的時候,越會不斷地鼓勵孩子,與孩子定目標、做計劃,甚至在家懸掛倒計時牌、名校校徽,更甚者還會提前請假回家陪孩子備考。把迎接高考的儀式感做的足足的,認爲這樣可以給孩子正面鼓勵。其實不然,說不定還會起到反作用,增加考生壓力。

錢燕芬提示,首先,家長自身必須保持平常心,保持正常生活規律,不要使孩子感覺出反常。考生周圍環境,日常氛圍,包括飲食都不要有大變動。其次,家裏不要營造應考氛圍,張貼任何相關標識,除非考生主動張貼勵志口號。不要鼓勵誇獎考生,對考生充滿期許的鼓勵會把高考壓力放大。不要向孩子傳遞其他考生的備考狀態,嚴格禁止談論別人家的孩子志向高遠,模擬成績優異等信息,這些可能會打擊考生的信心。

錢燕芬建議,越是臨近考試,家長越要禁言,最好對考試平常對待、視而不見,帶着孩子繼續保持原有的體育鍛煉習慣。女孩要另外注意生理期問題,只要生理期期間身體不會出現嚴重不適,不建議用藥干預。注意觀察考生狀態,狀態如常的情況下家長最好不要主動溝通、談心,孩子沒有向家長求助,就不要干預詢問。如果孩子主動述說困惑和焦慮,做好傾聽者,不要指責、打壓,應該認同他的情緒,鼓勵他的表達,尊重他的選擇,並共同找到疏解辦法,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