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以“奉密旨率兵入朝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举兵兴乱以来,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才过月余,便连下河北、河南诸郡县,中原广大地区悉遭沦陷。

安禄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凌辱妇女,无恶不作,使得中原广大地区的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庐舍为墟,陷入了生灵涂炭、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

安禄山叛军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原广大地区人民的无比仇恨与愤慨,为了报仇雪恨,保卫家园,各地人民相继奋起反抗。

以河北地区的抗战最为壮观,最为惨烈。

河北地区的广大官民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的危急之秋,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勇敢地肩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同安禄山叛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热血之躯和赤胆忠诚谱下了名垂青史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1、忍辱负重的颜杲卿

在这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河北地区的官民抗战中,当首推常山颜杲卿与平原颜真卿兄弟所领导的反抗战斗最富成效、最有影响。

颜杲卿,琅玡临沂人,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大儒颜之推、颜师古的后人。品性刚烈正直,居官政绩突出,多获美誉。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擢升为常山太守。安禄山举兵兴乱后,很快叛军就进至藁(gǎo)城(今河北石家庄),颜杲卿深深感到以无兵可御的常山(治今河北正定)孤城,根本无法抵御训练有素、兵强马壮、骁勇善战的安禄山叛军,再者常山地处要冲,非但是安禄山叛军南北咽喉之地,其西南又有土门之险,实为河东通往河北的重要门户,所以,对于安禄山叛军来说是志在必得。

与其以卵击石,做无谓的牺牲,不如忍辱负重,从长计议。

于是,颜杲卿便同长史袁履谦相商决定暂时放弃抵抗,并一同前往藁城去见安禄山。安禄山本来就很欣赏器重颜杲卿,见颜杲卿“不请自到”,不禁喜出望外,遂命颜杲卿仍守常山,并赐其紫金鱼袋,同时将颜杲卿的一个儿子留下作为人质。

从藁城返回常山途中,颜杲卿用手指着佩在官服之上的紫金鱼袋,对袁履谦说:“何为著此?”袁履谦听了,自然心领神会。

此后,两人遂同心协力秘密积蓄力量,准备伺机举事。

2、共举义旗的颜真卿

就在颜杲卿等人于常山紧锣密鼓地筹划反正之时,他的堂弟平原太守颜真卿率先举起抗击安禄山叛军的义旗。

颜真卿字清臣,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四大派“欧柳颜赵”中“颜”派的创始人。

颜真卿原本在长安朝廷中为官,因不愿与杨国忠集团同流合污,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后来便找了个借口将颜真卿逐出朝廷,外放为平原郡(治今山东陵县)太守。平原在当时亦为河北道的属郡,地处河北道的东南角,北依黄河,离范阳较远。

颜真卿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早就有所察觉,所以,他到平原郡上任伊始,就开始了紧张的备战。

先是以霖雨为名,“修城浚池”,以加固城防;继之暗中招募丁壮,以充实加强武装力量;与此同时,又抓紧时间储备粮食,以防不测。

为避免引起安禄山的怀疑,掩人耳目,颜真卿制造了许多假象,终日不理公务,而同文人墨客在一起饮酒赋诗,纵情于山水之间,尽管如此小心谨慎,但是仍有内奸向安禄山密报说颜真卿欲图谋不轨,安禄山听后遂立即派人秘密监视颜真卿的举止行踪。

然而,其后不久安禄山就将此事完全置诸脑后,在安禄山看来,颜真卿不过一介书生,难成大器,不必大惊小怪。

及至安禄山举兵兴乱,由于平原郡不是安禄山叛军南下河南的必经之路,所以,安禄山对此还无暇顾及,只是移牒命令颜真卿合平原、博平(治今山东聊城)7000兵马驻守河津,以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

颜真聊遂将计就计,派遣心腹拿着安禄山的命令,分别到附近诸郡公开募兵,诸郡果然纷纷响应,踊跃应征,旬日之间便募得勇士万余人。命令录事参军李择交负责操练管理这些新兵,同时以刁万发、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为部将,分领部队。

不久,颜真卿于城西举兵誓师讨伐安禄山,他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历数安禄山及其叛军的残暴罪行,在场将士无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昂。

由于颜真卿未雨绸缪、早有准备,又在关键时刻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地组织起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

在安禄山挥师南下之时,河北诸郡县由于没有设防,大兵压境悉闻风丧胆,相继沦陷。只有“平原城守具备”,独树一帜,巍然屹立于风雨飘摇之中。

与此同时,颜真卿复派平原司兵参军李平间道赶赴长安向玄宗奏报。其初,安禄山举兵兴乱,河北诸郡悉望风披靡,或弃城而去;或出城降敌;很快全部陷落。

玄宗闻讯感到特别失望与伤心,不无伤感地叹道:“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当接到李平所呈送的奏章,玄宗大喜过望,遂非常感慨地对左右大臣说:

“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就在颜真卿准备高举义旗,率众奋起抵抗安禄山叛军之时,东都洛阳失陷,东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誓死不降,决心以身殉国,安禄山闻讯勃然大怒,遂命部下将三人全部杀死,并残忍地割下三人的首级。

然后派遣其部将段子光带着李橙、卢奕、蒋清三人的首级,北返“徇河北诸郡”示众要胁,以儆效尤。

当他们抵达平原郡时,颜真卿害怕因此而使军心士气受挫,遂对诸将、官吏诈称:“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

然后,设计将段子光擒获,立即腰斩示众,待人心安定,颜真卿遂取出保存起来的李憕等三位烈士的首级,戴上冠饰,用蒲草接续替代残缺的肢体,然后棺敛葬之,并设灵位祭祀吊唁,恸哭不已。在场之人无不为之感动,因此,更加拥戴颜真卿。

这时,清池尉贾载和盐山尉穆宁,为了响应颜真卿起义,抗击安禄山叛军,亦设计擒杀了安禄山的海运使景城(治今山东沧州市)太守刘道玄,得其甲仗50余船:然后,携带刘道玄的首级去谒见长史李𬀩,李𬀩见状遂命人立即收捕安禄山的死党严庄在当地的宗族,然后悉数诛杀。

起义成功后,贾载与穆宁遂于当天遣人携带刘道玄的首级前往平原郡向颜真卿报捷。

颜真卿见到来使问明情况后非常高兴,当即表示真诚欢迎贾载、穆宁以及清河(治今河北清河西北)尉张澹同来平原郡共举大事,以增强抗击安禄山的叛军的力量。

3、燎原之势的河北义军

与此同时,抵抗安禄山叛军的运动在河南道的东部(今山东地区)亦悄然兴起,而且其势头愈演愈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禄山叛军睢阳太守张通晤及陈留长史杨朝宗率骑兵数千前来攻掠东平(治今山东东平东北),东平太守吴王李祗与济南太守李随合兵一处奋力抵抗,不仅重创叛军,沉重地打击了其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抗击安禄山叛军的信心与斗志。

一时间,不愿意屈服于安禄山叛军淫威的官民相继举兵响应。先是单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率吏民主动出击睢阳,大获全胜,并斩伪官睢阳太守张通晤。

安禄山此前还想增派李庭望引兵东征,但是,当闻知山东军民如此顽强抵抗时,再加之一时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无更多可派之兵,遂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念头,以“不敢进而还”为名中止东征。

其后又有饶阳太守卢全诚据城反抗安禄山叛军;河间司法李奂则杀死安禄山所任命的长史王怀忠;与此同时,济南太守李随遣部将訾嗣贤率兵北渡黄河,杀死安禄山所任命的博平太守马冀。

这些抵抗力量或有数千或有万人,不久之后,他们都相继聚集到颜真卿高擎的抗战大旗之下,共推颜真卿为盟主,一切军事行动悉由颜真卿全权负责筹划调遣。

如此一来,河北及河南道东部地区的抵抗力量,逐渐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抵抗力量对其后方的骚扰,安禄山在无兵可调的情况下,只好先派张献诚率上谷、博陵、常山、赵郡、文安五郡的地方武装1万人前去围攻饶阳,以缓解局势。

为了支持河北方面的作战,唐廷决定派郭子仪率朔方军从山西东下河北作战。

郭子仪受命出征后,先是于单于都护府振武军(今内蒙托克托南),击败前来进犯的安禄山的大同军使高秀岩所率叛军。

继之,乘胜出击,向东攻克河东道的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并斩杀叛将周万顷。然后,郭子仪率军复于河曲(今山西永济西)大败叛将高秀岩。

安禄山自举兵兴乱以来,每战必胜,所向披靡,所以,当刚一听到连连战败的消息后,不禁大吃一惊,又派大同兵马使薛忠义率精锐骑兵前来“复仇雪耻”,郭子仪命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四将迎敌,结果大败叛军,并一举坑杀7000余叛军。

接着,又继续扩大战果,相继攻克了军事要塞云中(今山西大同)与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等地,从而打通了唐军东进的道路。

4、颜杲卿的举兵起义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虽经过一段时间积极准备,但因时间仓促仍不具备起义反正的条件与时机。

尽管如此,迫于形势所逼,即由于安禄山攻陷洛阳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入潼关再克京师长安;还有这时郭子仪所率朔方军亦将东进深入河北内线作战。

鉴于这一切,为了牵制与滞阻安禄山叛军西进的速度,同时为了配合大军在河北内线作战,于是,颜杲卿同参军冯虔、前真令贾深等人经过认真商议,决定提前举兵起义。

并秘密遣人与太原尹王承业联络共图大事,王承业激于忠义欣然应允愿做内应。当这一切悉在有条不紊、紧张地进行之时,中原地区抗战盟主平原郡太守、颜杲卿的从父弟颜真卿也自平原派颜杲卿的外甥卢逖偷偷回到常山,与颜杲卿相约“连兵断禄山归路,以缓其西人之谋。”

两兄弟真是心系国家社稷安危休戚,不谋而合。

这时,安禄山派遣其大将金吾将军高邈前往幽州征兵,以补充与增强其在河南战场的军事力量,由于未完成征兵任务,所以还没有回洛阳向安禄山交差复命。

颜杲卿闻知后,与众人商议,一致认为不能错过如此良机,于是,颜杲卿遂假造安禄山犒赏将士的命令,将驻防在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的叛将李钦凑及其部属诱骗至常山,然后将李钦凑及其死党以酒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颜杲卿见时机已到,便命袁履谦、冯虔、李栖默、翟万德等率人诛杀李钦凑及其死党,同时解除其武装,并将被逼胁从者悉数遣散。

不久,高邈自幽州回来,颜杲卿闻此信息后,遂当即命冯虔率兵设伏于藁城,结果如期擒获了高邈。

就在这时,又有人前来通报何千年正从东都洛阳回来欲到赵郡(治今河北赵县),颜杲卿复派冯虔、翟万德伏兵于醴泉驿,及何千年至,又被生擒。何千年与高邈同被押解到常山。

贪生怕死的何千年怕自己被诛,遂向颜杲卿讨好献媚说:

“今太守欲输力王室,既善其始,当慎其终。此郡应募乌合,难以临敌,宜深沟高垒,勿与争锋。俟朔方军至,并力齐进,传檄赵、魏,断燕、蓟要膂。今且宜声云:‘李光弼引步骑一万出井陉’;因使人说张献云:‘足下所将多团练之人,无坚甲利兵,难以当山西劲兵。’献诚必解围遁去。此亦一奇也。”

颜杲卿听后觉得颇有道理,遂用其策,叛将果真弃围逃走,其所率团练亦不战自遗,作鸟兽散。饶阳城之围遂解,颜杲卿即遣人入饶阳城,慰劳守城将士。

同时,复派崔安石等人分往诸郡宣告说:

“大军已下井陉,朝夕当至,先平河北诸郡。先下者赏,后至者诛!”

于是,河北诸郡纷起响应,除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卢龙(今河北卢龙)、密云(今北京市密云)、渔阳(今河北蓟县)、汲(今河南浚县西南)、鄄(今河南安阳)六郡仍为安禄山控制外,其余十七郡同时宣布光复回归朝廷,至此,河北地区的抵抗力量共有20万之众。

5、釜底抽薪的计策

为了给安禄山致命一击,颜杲卿复派人悄悄潜入渔阳,欲策反范阳留守贾循,以颠覆安禄山的老巢。此举措若能成功,无疑会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郏城人马燧对贾循说:

“禄山负恩悖逆,虽得洛阳,终归夷灭。公若诛诸将之不从命者,以范阳归国,倾其根柢,此不世之功也。”

贾循虽然认为马燧所言极是,满口应承下来,但是患得患失,迟疑不决,未能立即付诸实施,以致坐失良机。就在贾循犹豫不决之时,孰料,隔墙有耳,贾循与马燧所密谋之事,不慎为安禄山安插在贾循身边,并监视其举止动静的心腹别将牛润容探知,牛润容知晓后,惊恐万分,遂立即向安禄山告密。

安禄山闻讯当即派其亲信韩朝阳星夜赶回范阳处理此事,韩朝阳回到范阳后,害怕动作太大发生不测,遂以相邀贾循到家中议事为名,设伏将其缢杀,然后又纵兵将贾循全家满家抄斩;同时任命别将牛廷玠知范阳军事。马燧见事已败露,遂乘混乱之中逃入西山,被隐士徐遇掩藏起来才得以幸免。可惜颜杲卿的计谋就这样流产了。

6、颜杲卿兵败常山

尽管颜杲卿欲倾覆安禄山老巢的计谋未能如愿以偿,但是,颜杲卿于常山的举兵起义,以及河北十七郡的反正,一度使整个河北的战局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因为河北不仅是安禄山的老巢和兵源、军需补给的战略大后方,同时又是安禄山发迹之地,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

所以,当安禄山亲率大军西进欲攻潼关,行至新安(今河南新安)时,听到“后院起火”、退路欲绝,十分震惊和恐慌,遂决定回师河北解除后顾之忧。他先派史思明、李立节统领蕃、汉步骑万人攻打博陵、常山。

继之复增派叛将蔡希德统兵一万从河内(今河南沁阳)出发增援史思明,形成对常山的重兵合围之势。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迫不及待地圆了朝思暮想、蓄谋已久的“皇帝梦”,自称大燕皇帝,同时改元圣武。

继之任命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组成了中枢决策机构。

安禄山虽然圆了皇帝梦,但此时仍是心系常山,如坐针毡,密切关注着常山局势的发展变化。

颜杲卿由于仓促举义,还未及加固城防,史思明、蔡希德所率的大军就已兵临城下。怎奈城中兵寡粮少,难以持久,颜杲卿见状不禁忧心如焚,急忙派人杀出重围前往太原向王承业求援,然而太原尹王承业却一口回绝,拥兵不救。

颜杲卿等人只好率部坚守危城,在势孤援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经过几昼夜的浴血奋战,粮尽矢竭,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初八,常山终于被史思明、蔡希德所率叛军攻破。

7、英勇就义

颜杲卿与袁履谦巷战力尽,相继被执。由于颜杲卿等人死守常山,虽然最后仍被攻陷,但是亦使叛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史思明与蔡希德攻破常山后,遂纵兵屠城,杀死万余人予以报复。

颜杲卿一行被押到洛阳后,安禄山闻知遂立即命人将颜杲卿带上来,怒气冲冲地质问颜杲卿说:

“汝自范阳户曹,我奏汝为判官,不数年超至太守,何负于汝而反邪?”

颜杲卿怒目圆睁,大声痛骂安禄山说:

“汝本营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为三道节度使,恩幸无比,何负于汝而反?我世为唐臣,禄位皆唐有,虽为汝所奏,岂从汝反邪!我为国讨贼,恨不斩汝,何谓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杀我!”

安禄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遂令将颜杲卿、袁履谦等缚绑在柱子上,然后极其残忍地一刀一刀刷他们身上的肉。颜呆卿、袁履谦二人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与此同时,颜氏一门尚有30余人同日遇难,惨死于刀锯之下。

后来两京光复,肃宗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亲自下诏对颜杲卿的忠君报国、慷慨就义予以旌表追赠。

史思明、李立节、蔡立德率叛军攻陷常山郡后,复引兵进攻其他郡县,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如此一来,邺、广平、巨鹿、赵、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等郡、再次沦陷,为叛军所有。

惟有饶阳太守卢全诚,始终不受伪命,率部属顽强地坚守孤城,史思明闻知勃然大怒,遂亲自率重兵围攻饶阳。河间司法李奂率7000人,景城长史李肺遣其子李𬀩率8000人驰援饶阳,但是悉为史思明所率叛军击溃。

颜杲卿等人所领导的常山起义虽然不幸为史思明叛军所残酷镇压,但是常山起义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安禄山叛军的嚣张气焰,有利地牵制了安禄山在河南的军事行动,而且也迟缓了安禄山叛军西征进攻潼关。

尤其颜杲卿等人忠君报国、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不仅给河北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激励着河北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坚持抗战,直至最后胜利。

所以,在颜杲卿常山举义失败后,河北人民仍然以各种形式坚持抗战,尤其河北东南地区的平原颜真卿又掀起了另一个抗击安禄山叛军的高潮,声势蔚为壮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