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以“奉密旨率兵入朝討楊國忠”爲名,在范陽舉兵興亂以來,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才過月餘,便連下河北、河南諸郡縣,中原廣大地區悉遭淪陷。

安祿山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凌辱婦女,無惡不作,使得中原廣大地區的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田園荒蕪,廬舍爲墟,陷入了生靈塗炭、水深火熱的災難之中。

安祿山叛軍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原廣大地區人民的無比仇恨與憤慨,爲了報仇雪恨,保衛家園,各地人民相繼奮起反抗。

以河北地區的抗戰最爲壯觀,最爲慘烈。

河北地區的廣大官民在國難當頭、山河破碎的危急之秋,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勇敢地肩負起救亡圖存的重任,在極爲困難的情況下同安祿山叛軍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用熱血之軀和赤膽忠誠譜下了名垂青史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詩篇。

1、忍辱負重的顏杲卿

在這風起雲湧、方興未艾的河北地區的官民抗戰中,當首推常山顏杲卿與平原顏真卿兄弟所領導的反抗戰鬥最富成效、最有影響。

顏杲卿,琅玡臨沂人,出身於名門望族,是大儒顏之推、顏師古的後人。品性剛烈正直,居官政績突出,多獲美譽。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擢升爲常山太守。安祿山舉兵興亂後,很快叛軍就進至藁(gǎo)城(今河北石家莊),顏杲卿深深感到以無兵可御的常山(治今河北正定)孤城,根本無法抵禦訓練有素、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安祿山叛軍,再者常山地處要衝,非但是安祿山叛軍南北咽喉之地,其西南又有土門之險,實爲河東通往河北的重要門戶,所以,對於安祿山叛軍來說是志在必得。

與其以卵擊石,做無謂的犧牲,不如忍辱負重,從長計議。

於是,顏杲卿便同長史袁履謙相商決定暫時放棄抵抗,並一同前往藁城去見安祿山。安祿山本來就很欣賞器重顏杲卿,見顏杲卿“不請自到”,不禁喜出望外,遂命顏杲卿仍守常山,並賜其紫金魚袋,同時將顏杲卿的一個兒子留下作爲人質。

從藁城返回常山途中,顏杲卿用手指着佩在官服之上的紫金魚袋,對袁履謙說:“何爲著此?”袁履謙聽了,自然心領神會。

此後,兩人遂同心協力祕密積蓄力量,準備伺機舉事。

2、共舉義旗的顏真卿

就在顏杲卿等人於常山緊鑼密鼓地籌劃反正之時,他的堂弟平原太守顏真卿率先舉起抗擊安祿山叛軍的義旗。

顏真卿字清臣,是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四大派“歐柳顏趙”中“顏”派的創始人。

顏真卿原本在長安朝廷中爲官,因不願與楊國忠集團同流合污,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後來便找了個藉口將顏真卿逐出朝廷,外放爲平原郡(治今山東陵縣)太守。平原在當時亦爲河北道的屬郡,地處河北道的東南角,北依黃河,離范陽較遠。

顏真卿對安祿山的狼子野心早就有所察覺,所以,他到平原郡上任伊始,就開始了緊張的備戰。

先是以霖雨爲名,“修城浚池”,以加固城防;繼之暗中招募丁壯,以充實加強武裝力量;與此同時,又抓緊時間儲備糧食,以防不測。

爲避免引起安祿山的懷疑,掩人耳目,顏真卿製造了許多假象,終日不理公務,而同文人墨客在一起飲酒賦詩,縱情于山水之間,儘管如此小心謹慎,但是仍有內奸向安祿山密報說顏真卿欲圖謀不軌,安祿山聽後遂立即派人祕密監視顏真卿的舉止行蹤。

然而,其後不久安祿山就將此事完全置諸腦後,在安祿山看來,顏真卿不過一介書生,難成大器,不必大驚小怪。

及至安祿山舉兵興亂,由於平原郡不是安祿山叛軍南下河南的必經之路,所以,安祿山對此還無暇顧及,只是移牒命令顏真卿合平原、博平(治今山東聊城)7000兵馬駐守河津,以博平太守張獻直爲副。

顏真聊遂將計就計,派遣心腹拿着安祿山的命令,分別到附近諸郡公開募兵,諸郡果然紛紛響應,踊躍應徵,旬日之間便募得勇士萬餘人。命令錄事參軍李擇交負責操練管理這些新兵,同時以刁萬發、和琳、徐浩、馬相如、高抗朗爲部將,分領部隊。

不久,顏真卿於城西舉兵誓師討伐安祿山,他慷慨陳詞、聲淚俱下,歷數安祿山及其叛軍的殘暴罪行,在場將士無不義憤填膺,羣情激昂。

由於顏真卿未雨綢繆、早有準備,又在關鍵時刻抓住有利時機,迅速地組織起一支戰鬥力較強的軍隊。

在安祿山揮師南下之時,河北諸郡縣由於沒有設防,大兵壓境悉聞風喪膽,相繼淪陷。只有“平原城守具備”,獨樹一幟,巍然屹立於風雨飄搖之中。

與此同時,顏真卿復派平原司兵參軍李平間道趕赴長安向玄宗奏報。其初,安祿山舉兵興亂,河北諸郡悉望風披靡,或棄城而去;或出城降敵;很快全部陷落。

玄宗聞訊感到特別失望與傷心,不無傷感地嘆道:“河北二十四郡,豈無一忠臣乎!”

當接到李平所呈送的奏章,玄宗大喜過望,遂非常感慨地對左右大臣說:

“朕不識顏真卿形狀何如,所爲得如此!”

就在顏真卿準備高舉義旗,率衆奮起抵抗安祿山叛軍之時,東都洛陽失陷,東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盧奕、判官蔣清誓死不降,決心以身殉國,安祿山聞訊勃然大怒,遂命部下將三人全部殺死,並殘忍地割下三人的首級。

然後派遣其部將段子光帶着李橙、盧奕、蔣清三人的首級,北返“徇河北諸郡”示衆要脅,以儆效尤。

當他們抵達平原郡時,顏真卿害怕因此而使軍心士氣受挫,遂對諸將、官吏詐稱:“我識此三人,首皆非也。”

然後,設計將段子光擒獲,立即腰斬示衆,待人心安定,顏真卿遂取出保存起來的李憕等三位烈士的首級,戴上冠飾,用蒲草接續替代殘缺的肢體,然後棺斂葬之,並設靈位祭祀弔唁,慟哭不已。在場之人無不爲之感動,因此,更加擁戴顏真卿。

這時,清池尉賈載和鹽山尉穆寧,爲了響應顏真卿起義,抗擊安祿山叛軍,亦設計擒殺了安祿山的海運使景城(治今山東滄州市)太守劉道玄,得其甲仗50餘船:然後,攜帶劉道玄的首級去謁見長史李暐,李暐見狀遂命人立即收捕安祿山的死黨嚴莊在當地的宗族,然後悉數誅殺。

起義成功後,賈載與穆寧遂於當天遣人攜帶劉道玄的首級前往平原郡向顏真卿報捷。

顏真卿見到來使問明情況後非常高興,當即表示真誠歡迎賈載、穆寧以及清河(治今河北清河西北)尉張澹同來平原郡共舉大事,以增強抗擊安祿山的叛軍的力量。

3、燎原之勢的河北義軍

與此同時,抵抗安祿山叛軍的運動在河南道的東部(今山東地區)亦悄然興起,而且其勢頭愈演愈烈。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祿山叛軍睢陽太守張通晤及陳留長史楊朝宗率騎兵數千前來攻掠東平(治今山東東平東北),東平太守吳王李祗與濟南太守李隨合兵一處奮力抵抗,不僅重創叛軍,沉重地打擊了其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抗擊安祿山叛軍的信心與鬥志。

一時間,不願意屈服於安祿山叛軍淫威的官民相繼舉兵響應。先是單父(今山東單縣)尉賈賁率吏民主動出擊睢陽,大獲全勝,並斬僞官睢陽太守張通晤。

安祿山此前還想增派李庭望引兵東征,但是,當聞知山東軍民如此頑強抵抗時,再加之一時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無更多可派之兵,遂不得不放棄原來的念頭,以“不敢進而還”爲名中止東征。

其後又有饒陽太守盧全誠據城反抗安祿山叛軍;河間司法李奐則殺死安祿山所任命的長史王懷忠;與此同時,濟南太守李隨遣部將訾嗣賢率兵北渡黃河,殺死安祿山所任命的博平太守馬冀。

這些抵抗力量或有數千或有萬人,不久之後,他們都相繼聚集到顏真卿高擎的抗戰大旗之下,共推顏真卿爲盟主,一切軍事行動悉由顏真卿全權負責籌劃調遣。

如此一來,河北及河南道東部地區的抵抗力量,逐漸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面對日益發展壯大的抵抗力量對其後方的騷擾,安祿山在無兵可調的情況下,只好先派張獻誠率上谷、博陵、常山、趙郡、文安五郡的地方武裝1萬人前去圍攻饒陽,以緩解局勢。

爲了支持河北方面的作戰,唐廷決定派郭子儀率朔方軍從山西東下河北作戰。

郭子儀受命出征後,先是於單于都護府振武軍(今內蒙托克托南),擊敗前來進犯的安祿山的大同軍使高秀巖所率叛軍。

繼之,乘勝出擊,向東攻克河東道的靜邊軍(今山西右玉),並斬殺叛將周萬頃。然後,郭子儀率軍復於河曲(今山西永濟西)大敗叛將高秀巖。

安祿山自舉兵興亂以來,每戰必勝,所向披靡,所以,當剛一聽到連連戰敗的消息後,不禁大喫一驚,又派大同兵馬使薛忠義率精銳騎兵前來“復仇雪恥”,郭子儀命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四將迎敵,結果大敗叛軍,並一舉坑殺7000餘叛軍。

接着,又繼續擴大戰果,相繼攻克了軍事要塞雲中(今山西大同)與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等地,從而打通了唐軍東進的道路。

4、顏杲卿的舉兵起義

常山郡太守顏杲卿雖經過一段時間積極準備,但因時間倉促仍不具備起義反正的條件與時機。

儘管如此,迫於形勢所逼,即由於安祿山攻陷洛陽後,下一個目標就是西入潼關再克京師長安;還有這時郭子儀所率朔方軍亦將東進深入河北內線作戰。

鑑於這一切,爲了牽制與滯阻安祿山叛軍西進的速度,同時爲了配合大軍在河北內線作戰,於是,顏杲卿同參軍馮虔、前真令賈深等人經過認真商議,決定提前舉兵起義。

並祕密遣人與太原尹王承業聯絡共圖大事,王承業激於忠義欣然應允願做內應。當這一切悉在有條不紊、緊張地進行之時,中原地區抗戰盟主平原郡太守、顏杲卿的從父弟顏真卿也自平原派顏杲卿的外甥盧逖偷偷回到常山,與顏杲卿相約“連兵斷祿山歸路,以緩其西人之謀。”

兩兄弟真是心繫國家社稷安危休慼,不謀而合。

這時,安祿山派遣其大將金吾將軍高邈前往幽州徵兵,以補充與增強其在河南戰場的軍事力量,由於未完成徵兵任務,所以還沒有回洛陽向安祿山交差覆命。

顏杲卿聞知後,與衆人商議,一致認爲不能錯過如此良機,於是,顏杲卿遂假造安祿山犒賞將士的命令,將駐防在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的叛將李欽湊及其部屬誘騙至常山,然後將李欽湊及其死黨以酒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顏杲卿見時機已到,便命袁履謙、馮虔、李棲默、翟萬德等率人誅殺李欽湊及其死黨,同時解除其武裝,並將被逼脅從者悉數遣散。

不久,高邈自幽州回來,顏杲卿聞此信息後,遂當即命馮虔率兵設伏於藁城,結果如期擒獲了高邈。

就在這時,又有人前來通報何千年正從東都洛陽回來欲到趙郡(治今河北趙縣),顏杲卿復派馮虔、翟萬德伏兵於醴泉驛,及何千年至,又被生擒。何千年與高邈同被押解到常山。

貪生怕死的何千年怕自己被誅,遂向顏杲卿討好獻媚說:

“今太守欲輸力王室,既善其始,當慎其終。此郡應募烏合,難以臨敵,宜深溝高壘,勿與爭鋒。俟朔方軍至,併力齊進,傳檄趙、魏,斷燕、薊要膂。今且宜聲雲:‘李光弼引步騎一萬出井陘’;因使人說張獻雲:‘足下所將多團練之人,無堅甲利兵,難以當山西勁兵。’獻誠必解圍遁去。此亦一奇也。”

顏杲卿聽後覺得頗有道理,遂用其策,叛將果真棄圍逃走,其所率團練亦不戰自遺,作鳥獸散。饒陽城之圍遂解,顏杲卿即遣人入饒陽城,慰勞守城將士。

同時,復派崔安石等人分往諸郡宣告說:

“大軍已下井陘,朝夕當至,先平河北諸郡。先下者賞,後至者誅!”

於是,河北諸郡紛起響應,除范陽(今北京城西南)、盧龍(今河北盧龍)、密雲(今北京市密雲)、漁陽(今河北薊縣)、汲(今河南浚縣西南)、鄄(今河南安陽)六郡仍爲安祿山控制外,其餘十七郡同時宣佈光復迴歸朝廷,至此,河北地區的抵抗力量共有20萬之衆。

5、釜底抽薪的計策

爲了給安祿山致命一擊,顏杲卿復派人悄悄潛入漁陽,欲策反范陽留守賈循,以顛覆安祿山的老巢。此舉措若能成功,無疑會對當時整個局勢產生巨大影響。

郟城人馬燧對賈循說:

“祿山負恩悖逆,雖得洛陽,終歸夷滅。公若誅諸將之不從命者,以范陽歸國,傾其根柢,此不世之功也。”

賈循雖然認爲馬燧所言極是,滿口應承下來,但是患得患失,遲疑不決,未能立即付諸實施,以致坐失良機。就在賈循猶豫不決之時,孰料,隔牆有耳,賈循與馬燧所密謀之事,不慎爲安祿山安插在賈循身邊,並監視其舉止動靜的心腹別將牛潤容探知,牛潤容知曉後,驚恐萬分,遂立即向安祿山告密。

安祿山聞訊當即派其親信韓朝陽星夜趕回范陽處理此事,韓朝陽回到范陽後,害怕動作太大發生不測,遂以相邀賈循到家中議事爲名,設伏將其縊殺,然後又縱兵將賈循全家滿家抄斬;同時任命別將牛廷玠知范陽軍事。馬燧見事已敗露,遂乘混亂之中逃入西山,被隱士徐遇掩藏起來才得以倖免。可惜顏杲卿的計謀就這樣流產了。

6、顏杲卿兵敗常山

儘管顏杲卿欲傾覆安祿山老巢的計謀未能如願以償,但是,顏杲卿於常山的舉兵起義,以及河北十七郡的反正,一度使整個河北的戰局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因爲河北不僅是安祿山的老巢和兵源、軍需補給的戰略大後方,同時又是安祿山發跡之地,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義。

所以,當安祿山親率大軍西進欲攻潼關,行至新安(今河南新安)時,聽到“後院起火”、退路欲絕,十分震驚和恐慌,遂決定回師河北解除後顧之憂。他先派史思明、李立節統領蕃、漢步騎萬人攻打博陵、常山。

繼之復增派叛將蔡希德統兵一萬從河內(今河南沁陽)出發增援史思明,形成對常山的重兵合圍之勢。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迫不及待地圓了朝思暮想、蓄謀已久的“皇帝夢”,自稱大燕皇帝,同時改元聖武。

繼之任命達奚珣爲侍中,張通儒爲中書令,高尚、嚴莊爲中書侍郎,組成了中樞決策機構。

安祿山雖然圓了皇帝夢,但此時仍是心繫常山,如坐鍼氈,密切關注着常山局勢的發展變化。

顏杲卿由於倉促舉義,還未及加固城防,史思明、蔡希德所率的大軍就已兵臨城下。怎奈城中兵寡糧少,難以持久,顏杲卿見狀不禁憂心如焚,急忙派人殺出重圍前往太原向王承業求援,然而太原尹王承業卻一口回絕,擁兵不救。

顏杲卿等人只好率部堅守危城,在勢孤援絕、寡不敵衆的情況下,經過幾晝夜的浴血奮戰,糧盡矢竭,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正月初八,常山終於被史思明、蔡希德所率叛軍攻破。

7、英勇就義

顏杲卿與袁履謙巷戰力盡,相繼被執。由於顏杲卿等人死守常山,雖然最後仍被攻陷,但是亦使叛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所以,史思明與蔡希德攻破常山後,遂縱兵屠城,殺死萬餘人予以報復。

顏杲卿一行被押到洛陽後,安祿山聞知遂立即命人將顏杲卿帶上來,怒氣衝衝地質問顏杲卿說:

“汝自范陽戶曹,我奏汝爲判官,不數年超至太守,何負於汝而反邪?”

顏杲卿怒目圓睜,大聲痛罵安祿山說:

“汝本營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爲三道節度使,恩幸無比,何負於汝而反?我世爲唐臣,祿位皆唐有,雖爲汝所奏,豈從汝反邪!我爲國討賊,恨不斬汝,何謂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殺我!”

安祿山惱羞成怒,氣急敗壞,遂令將顏杲卿、袁履謙等縛綁在柱子上,然後極其殘忍地一刀一刀刷他們身上的肉。顏呆卿、袁履謙二人罵不絕口,至死方休。

與此同時,顏氏一門尚有30餘人同日遇難,慘死於刀鋸之下。

後來兩京光復,肅宗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親自下詔對顏杲卿的忠君報國、慷慨就義予以旌表追贈。

史思明、李立節、蔡立德率叛軍攻陷常山郡後,復引兵進攻其他郡縣,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如此一來,鄴、廣平、鉅鹿、趙、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等郡、再次淪陷,爲叛軍所有。

惟有饒陽太守盧全誠,始終不受僞命,率部屬頑強地堅守孤城,史思明聞知勃然大怒,遂親自率重兵圍攻饒陽。河間司法李奐率7000人,景城長史李肺遣其子李暐率8000人馳援饒陽,但是悉爲史思明所率叛軍擊潰。

顏杲卿等人所領導的常山起義雖然不幸爲史思明叛軍所殘酷鎮壓,但是常山起義不僅沉重地打擊了安祿山叛軍的囂張氣焰,有利地牽制了安祿山在河南的軍事行動,而且也遲緩了安祿山叛軍西征進攻潼關。

尤其顏杲卿等人忠君報國、寧死不屈、慷慨就義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不僅給河北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同時也激勵着河北人民前仆後繼、不屈不撓地堅持抗戰,直至最後勝利。

所以,在顏杲卿常山舉義失敗後,河北人民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抗戰,尤其河北東南地區的平原顏真卿又掀起了另一個抗擊安祿山叛軍的高潮,聲勢蔚爲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