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酒谛 作者︱尚可

最近,有股民在网上隔空喊话山西汾酒公司董秘,向其反馈汾酒的产品质量问题——青花系列包装太差、网购产品经常漏酒!

隔空喊话汾酒董秘的股民只有一个诉求:包装差,漏酒……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汾酒的产品形象,你们是不是应该解决一下?

有问题,找董秘

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已经通过网络渠道,在不同平台上设立了“有问题,问董秘”的信息反馈机制。

客观上讲,这是上市公司为自己开设的一种公开纳谏、意见收集、听取公众心声的沟通渠道。

借助这种渠道模式,上市公司不仅能够听取市场反馈,而且还可以面向消费者、投资人等群体传递企业价值、塑造企业形象、表达企业态度、树立市场信心。

上市公司董秘不仅是上市企业的代言人,也是股民反馈问题最直接、最高效的通道。而股吧作为股民与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之一,则成为股民喊话上市公司、反馈相关问题最为便捷的方式。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这不,有股民对汾酒的包装质量感到闹心,于是便通过网上喊话的方式,隔空呼叫山西汾酒公司董秘,希望能够通过“汾董秘”向公司反映自己的诉求,并恳请公司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这位来自上海的“山西汾酒股友”先后多次发帖,通过“问董秘”的方式,向白酒上市公司龙头之一的山西汾酒董秘反馈问题,并要求公司给予关注,更希望公司能够尽快解决。

综合几次发帖内容看,这位股友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的汾酒产品,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包装太差,就是频频漏酒,倒霉事好像都让他给赶上了。估计这位股友每次喊话汾酒董秘的时候,都会一边发帖一边暗戳戳地骂一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不过,尽管如此,这位股民依然对汾酒保持着信心,他对“汾董秘”说:我对公司重回行业前三充满期待。

汾酒产品,包装闹心

今年1月9日,上述股友第一次喊话山西汾酒公司董秘,他当时所反馈的问题是:网购的汾酒,经常漏酒。

他在“山西汾酒吧”的发帖内容为:你好董秘,请问一下没人向公司反映漏酒的问题吗?网购汾酒经常能碰到密封不好,漏酒,公司不重视一下吗?还是因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4月1日,这位股友再次发帖喊话“汾董秘”,他在贴文内容中称:作为公司的小股东,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公司的青花系列产品,酒瓶的质量做得如此差?

从其发帖内容可以看出,这位“汾酒小股东”虽然对汾酒的酒质比较认可,但却对汾酒的包装颇有微词。而且他通过各种渠道买到的汾酒青花系列产品,几乎没有一个酒瓶是完美的。

在这位“倒霉”的“汾酒小股东”看来,汾酒青花系列产品的酒瓶质量是真不咋地,不仅印刷色差、模糊不清,而且包装上还存在白点、沙眼,以及突出的小疙瘩等等直接影响感官的瑕疵,这样的包装,在送人时总觉得拿不出手,怕被别人误会为送的是假酒。

对于上述股友的喊话,山西汾酒公司董秘都给予了及时回复,表示公司质量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不过,虽然“汾董秘”针对股友喊话及时给出了回复,但汾酒包装上存在的这种质量瑕疵,从喊话股友的遭遇来看,很显然出现的频率有点太高了,难道公司对此一直都没人注意到吗?或者说,公司并不认为这是值得解决的问题?

狂飙的汾酒

在白酒市场上,“茅五洋”的行业排名已经形成多年,即茅台排名第一,五粮液位居第二,洋河则紧随其后,占据了行业老三的位置。

山西汾酒与泸州老窖,在洋河坐上“白酒行三”的宝座之后,一直都在紧紧追赶,两家酒企在盯紧洋河的同时,都希望能够把她从第三名的宝座上拉下马,然后自己欣然上位,取而代之。

从最近两年的业绩看,排名在洋河之后的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动力,又都凸显出了在全国化和高端化两极上的显著增长——2023年,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双双跨入白酒行业“超300亿俱乐部”。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结束之后,山西汾酒继续狂飙:实现营业收入319.28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净利润104.38亿元,同比增长28.93%。

在上述数据之下,汾酒的经销商队伍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青花系列营收突破百亿,10亿级市场数量不断扩容,全国化进程进一步扩大……等等,由此所带来的支撑,成为汾酒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以山西汾酒的业绩来看,它与第三名洋河股份之间的差距在迅速缩小,两者之间的营收数据之差,已经从上一年的39亿元缩小到了目前的不足12亿元,汾酒赶超洋河,意味十足、冲进十足,跑赢的趋势已经肉眼可见。

在高速增长的业绩面前,上述股友所提及的,汾酒产品在包装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确实需要引起公司注意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态度,对山西汾酒的后续快速增长,注定会成为不可忽视的减分项。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