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主任,這都下午2點了怎麼才喫飯啊?”“昨晚又是你夜班啊,於主任?”從1996年畢業接觸急診至今,28年裏,於志強紮根在了文登區人民醫院的急診科,發芽、生根、開花,從“小於醫生”成長爲“於主任”,患者信任、同事依賴。大家都說於志強就是科室裏的“定海神針”,“只要於主任在,我們就很安心。”

從不情願到愛上急診這一行

大學畢業後,於志強回到家鄉的文登區人民醫院工作。剛到單位,精神又上進的小夥子很受歡迎,願意在工作中付出的於志強很快在內科得到鍛鍊成長。“那會剛好急診科缺醫生,我就輪轉過去幫忙,算是‘兼職’吧”。這一兼職就慢慢轉正了,等到2012年醫院搬到新大樓後,醫院急診要發展,於志強也感覺到繼續提升專業素質,於是在醫院的安排下,外出進修急診相關技能。

“其實剛開始我是不太願意在急診乾的,因爲不規律啊,喫飯不規律、睡覺不規律、上班也不規律。”於志強說,急診就是個快,需要爭分奪秒,這和自己慢性子不太合拍,“但急診科有一點和所有科室都是一樣的,就是醫生都希望能夠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慢慢地,於志強也是幹一行愛一行,愛上了急診這一行。

在於志強看來,急診在整個生命救治過程中處於穩定緊急處理、生命體徵的階段,急危重患者多。“以休克爲例,不同患者病竈不一樣,但休克處理措施基本相似。”看起來說得輕鬆,但於志強說,每一名患者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即使面對同樣病症的患者,也要根據個體差距,給予對症量化急救,“所以說,醫生的每一次搶救都要面對未知,既要有經驗更不能缺魄力。”

不遺餘力救助形形色色患者

文登區人民醫院屬於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雖然相較於三級甲等醫院規模小,但是急診科每天接收的急診患者並不在少數,再加上普通患者,於志強和科室同事們一刻不得閒。

前兩天臨近中午,從附近村子裏送過來一位過敏休克的患者。這名患者有過敏史,當天喫了炒蛹突然覺得咽喉發癢,然後眼前發黑,很快發展爲呼吸困難、憋氣。“120送到我們醫院之後,患者已經出現煩躁,血壓只有60/40mmHg,還有腹瀉症狀,典型的過敏性休克症狀。”於志強和同事立即進行了抗過敏、抗休克治療,從患者入院到症狀緩解也就半個多小時。擔心患者症狀會有反覆,於志強沒去喫午飯而是守着患者直到完全無礙。

相較於城區醫療機構的急診,於志強還會遇到急性農藥中毒的農村患者,“以前這樣的患者多,近幾年少了。我們一般會首先確認是哪種藥物,然後進行洗胃、催吐、解毒治療,緩解症狀,直至病情穩定。”

“我們每天面對的患者是各型各樣的,因此必須掌握多方面的急救知識。”經過多年的臨牀鍛鍊,於志強在急症休克、各種衰竭的處理上,在高血壓、腦出血、心肌梗塞等急症的處理上,都有着豐富的經驗,能夠準確判斷患者症狀,並給予到位的救治。

忙碌敬業忘我 但求無愧於心

於志強每天都在和患者打交道,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自己也是個病人。看起來很消瘦的於志強已經患有糖尿病很多年了,“不算啥,我們科室同事膽、胃不好、神經衰弱好幾個。”正是於志強他們廢寢忘食的忘我工作,換來了急診患者的康復痊癒。

於志強所在的文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目前有4名內科醫生、3名外科醫生,每天晚上都需要有內外兩名醫生同時值班。“與其他科室不同,我們值班的時間是24小時,三天就要輪一次,所以大家都笑稱黑眼圈是急診科的標配。”於志強說,上完夜班後大家還要接着上白班,這樣黑白連軸轉的日子於志強已經幹了12年,“逢年過節也是如此。”

急診科每年都會有輪轉的醫生幫忙,大家都說“輪轉的醫生,鐵打的於主任”,有着28年急診經驗的於志強要負責給新來的醫生加強急診救護技能的培訓。打開於志強的電腦,每年每月的培訓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涉及心肺復甦、電除顫、氣管插管、部分急症處理等多方面的內容。

雖然急診科醫生並不像影視劇裏看起來那麼光鮮,但於志強依然願意紮根急診,願意在這生死競速的戰場傾力挽救生命,救人於疾苦,不求名利,但求無愧於心。(王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