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一邊是“高速電梯”以2.2米/秒的速度快速攀升,另一邊是重載升降梯勻速下降,驅動發電機發電。5月4日,中國天楹如東重力儲能示範項目首套充放電單元在“一上一下”間成功完成測試,標誌着全球首個26兆瓦級重力儲能項目順利實現技術應用。

這座被稱爲“超級充電寶”的儲能電站主要由一座35層、148米高,長寬分別爲122米和110米的重力儲能塔組成,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控制單元模塊的垂直提升和水平位移實現勢能與電能的轉換,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產生的富餘電能提升重力塊進行“充電”,等到用電高峯時,再下放重力塊,用重力做功“放電”。建成後能夠形成100MWh(約10萬度電)的儲能規模,既能爲新能源發電提供配套儲能和共享儲能,還可以參與電網調頻調峯服務,爲構建新型電網架構發揮支持作用。

像這樣的大型“充電寶”,江蘇如東規劃建設6座。近年來,“風光旖旎”的如東積極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將新型儲能作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一環,通過打通轉換節點,配套建設外送通道,給出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落地方案。“一條風光走廊”+“一組超級充電寶”鏈成的新模式、新動能,成爲如東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示範城的重要錨點。如東新能源產業起步於2002年,目前全縣風電裝機容量562萬千瓦,光伏裝機規模達120萬千瓦。2023年,新能源上網電量達131億千瓦時,約佔全縣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40%以上。今年一季度,如東“風光”新能源上網電量達46.11億千瓦時,超出社會用電總量21.49億千瓦時,綠電“淨輸出”已常態化。

“風光”無限好,卻也並不完美。光照足、風大,發電量就大,碰上陰雨、無風天氣,發電量就小,甚至發不了電。爲了擺脫新能源電力“看天喫飯”的窘境,當地供電公司加速構建沿海地區新型電力系統,尤其是提升電網安全高效消納新能源的能力,平抑大規模新能源發電接入電網帶來的波動性。2022年以來,如東積極探索佈局新型儲能產業,大力發展新型儲能電站,到目前爲止,如東實施的電網側新型儲能項目規模佔到全省規劃總量的17.4%。眼下,江蘇首個共享式儲能站——江蘇豐儲200MW/400MWh共享儲能項目已於去年底投產運行,成爲江蘇容量最大的電化學儲能站,累計向電網輸送電力6000餘萬度。總投資6.18億元的200MW/400MWh鷺核共享儲能電站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預計今年6月底投產運行;國信南通60MW/120MWh儲能項目、如東晟能50MW/100MWh儲能電站項目、江蘇豐儲二期100MW/200MWh項目均已納入江蘇省電力專項規劃,預計今年年底全部投產運行。

“我們在用電低峯時從電網‘下載’電能,給儲能電池充電,等到用電高峯時,再向電網放電,保障電力可靠供應,單次充放最多可向電網輸送40萬度電。”江蘇豐儲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運維管理部主任任峯介紹,扶海儲能電站配套建設的80套儲能單元在電網需要時可以做到“毫秒級”響應,爲區域內電網平穩運行提供支持。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新型電力系統則是其中的關鍵載體。從“風光”大縣到能源大縣,新能源產業要產出實實在在的效益,硬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來,爲補強電網保障清潔能源的外送和本地消納,如東大手筆投入電網建設,截至目前,如東地區已建成500千伏線路103.4公里、220千伏線路665公里、110千伏線路762公里,其中65%以上涉及服務風電消納。(徐書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