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重慶日報

何勇

“你如果還不給過的話,我肯定跑到學校去跟你鬧”,近日,西安科技大學一教師向媒體反映,今年1月,自己所帶課程的期末成績出來後,一名家長以成績不合格“影響孩子前途”爲由,要求老師修改成績。該學院相關人員也多次提到該家長“有背景”,要求給學生改成績。目前,該校已成立工作專班,全面深入開展調查覈實。

成績是學生考出來的,不是家長“鬧”出來的。不管家長有什麼“背景”,若分數一“鬧”就給改,踏實學習的同學怎能心服?教育教學秩序如何維護?高等教育質量從何談起?這種任性妄爲的做法,直接破壞了教育公平公正,損害了師生權益,挑戰了高校教育評價體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如此矮化大學的“明德”精神,決不能姑息縱容。

在這起事件中,家長一味“護短”的行爲令人不齒,校方選擇“打招呼”的行爲則更耐人尋味。當學生成績不合格時,家長不在孩子的學習上找原因,反而指責老師給學生“造成污點”,令人匪夷所思。而當事老師反映,就連教務員、領導也下場“遞話”。這其中,是否存在相關人員濫用職權交換利益的情況,也必須調查清楚。

實際上,成績按“鬧”修改,是大學生“跑分要分”現象的升級版。早於2013年,就有一項調查顯示,71.1%的受訪者坦言自己上大學時身邊有過學生向老師要分的現象。對大學生而言,考試成績關係到保研、出國等,重視也在情理之中。但這樣的“重視”不能異化爲按“鬧”給分。此類行爲已經涉及弄虛作假,有違反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十八條之嫌。

對待這種現象,要標本兼治。如若該事件被查明,確實存在違規操作,校方要嚴肅問責涉事工作人員,並交由相關部門予以嚴肅處理,讓“鬧”的學生和家長付出必要代價,同時保護好涉事教師的權益與尊嚴。這件事,也值得全社會共同反思,用“背景”嚇唬人的行爲怎麼進入了校園?“分數至上”的觀念怎麼滋生出歪門邪道?如何避免把大學生養成“巨嬰”?恪守大學精神,維護教育尊嚴,可不是一件小事。

著名教育家竺可楨先生說過,“大學是社會之光,不應隨波逐流。”涉事高校要以公正透明的調查結果,讓所有人看到,不管誰“鬧”、怎麼“鬧”,都不能撼動教育的公平正義,確保大學精神牢牢屹立,不向任何人或事低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