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從普工成長爲技術大拿——

張方明:在車間和工廠一起“升級”

本報記者 金漢青

人物名片

張方明 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配分廠副廠長,負責機電設備製造、生產技術服務。曾獲全國技術能手、浙江省技術能手等榮譽,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從業以來獲國家專利授權13個、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其主導的5軸聯動加工中心的應用、高頻熱處理新材料處理技術的推廣,使得同類產品製造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普工成長爲技術大拿——

張方明:在車間和工廠一起“升級”

本報記者 金漢青

上午9時,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配分廠車間內光線明亮、乾淨整潔,若干條生產線上,機械臂揮舞翻轉,精準有序地向加工設備投送着物料。15秒後,歷經一道道自動化工序,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順利下線。幾小時後,這些產品將被運往國內外各大車企,成爲車身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

不遠處的一臺設備旁,分廠副廠長張方明將臉湊到機器前,緊盯着機械臂的運動軌跡,側頭觀察數據顯示屏,不時在本子上做着記錄,直至整套流程準確做完,方纔挪步去往下一臺機器。身着乾淨的深藍色工裝,張方明神采奕奕,與印象中汽配車間裏灰頭土臉的工人形象完全不同。

就靠這條由張方明設計佈局的生產線,五洲新春去年僅氣囊管銷售額便突破兩億元。這些年,五洲新春從一家單一生產軸承爲核心的傳統企業,蛻變爲涉足高端裝備精密零部件等領域的集團化企業,離不開張方明這面堅實的“技術後盾”。

喜歡鑽研別人解不開的題

回顧張方明的職業生涯,似乎與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謀而合。2005年,張方明進入五洲新春集團,被安排在設備最先進的生產線上工作。

五洲新春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較高,更新頻率也非常快。在陪伴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張方明的心境發生了微妙的轉變,熱愛挑戰的他不再滿足於按部就班的工作,開始在技術的海洋裏遨遊:白天在崗位上鑽研電氣控制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等專業技術,晚上在家自學大學“工業自動化”課程。與此同時,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多年,張方明摸索出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很快,他從一名默默無聞的維修電工成爲一名全能技術骨幹。

這也是公司看中張方明的原因:愛鑽研,愛較真,願意跳出舒適圈。公司鼓勵他運用所掌握的技術,主持或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張方明大刀闊斧地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造升級、降低成本,逐漸開始嶄露頭角:全國技術能手、浙江工匠、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各類榮譽接踵而來。

如果說勤奮是張方明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那創新就是他從普工一路逆襲成技術大拿的“硬通貨”。他自己常說:設備升級,工廠升級,人也要跟着一起“升級”。

2016年,五洲新春大力推行轉型升級,引進了一批全新的機器人,代替人工上下料。看到佈滿機器人的智能化成型車間,張方明難掩激動。可由於新機器的手臂關節轉向角度有限,無法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轉動,導致下一步工序無法正常展開。比如,機器臂拿起物料後,無法像人手一樣將東西換個方向擺放好,必須通過人工介入的方式去糾正,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

“你瞧,我們的人手是可以靈活翻轉的,可是機器臂沒有關節,只有固定的幾個活動角度。你想讓它幫物料直接翻個面,它就做不到了。”張方明舉起自己的手臂比劃起來,試圖向記者還原當時的複雜狀況。張方明平時話不多,但講起專業話題,卻是滔滔不絕。

好工匠就喜歡鑽研別人解不開的題。在沒有可借鑑案例的前提下,張方明與同事們最終決定給機器手臂打造一個“人工關節”。張方明直言,這是一個極其“燒腦”的過程。前期設計出來的“關節”問題層出不窮,要麼無法帶動機器臂,要麼就是轉向不靈活。

沒有捷徑,只能用反覆實驗的笨辦法。在製作了10餘個“關節”模型以及無數次修改後,張方明最終設計出了全新的轉體設備。這套看似簡單的機械結構,卻能順暢地帶動機器人移動,讓機械手在具體工作中“指哪打哪”變爲了可能。

將想法轉化成實物的過程有多煎熬,享受到的智能化成果就有多“香”。順利運轉後,車間效率也隨之提升,原來一個工人能管兩臺設備,如今一個工人能管12臺設備,公司也成功實現了機器換人的目標。

磨練不是爲了手心長繭

“機械臂轉動有障礙,我們搞不定了!”“喊張工來幫忙。”

“數據有波動,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 “快找張工去看看!”

在廠裏,同事遇到搞不定的問題,只要讓張方明在“帶病”的機牀旁一站,靜觀幾分鐘,一絲一毫的故障都能被他準確“揪出來”。

張方明把廠裏的設備幾乎當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甚至有時機器出了故障,他都能“聞”出來是什麼問題。“機電設備出現各類故障,會出現不同的氣味,包括各類焦味或油味等。”他說,這是與機牀打了20多年交道練就的基本功。

幾年前,一場原本需要10多萬元的維修,因爲張方明的“軸勁”,沒花一分錢就解決了。

當時,公司一臺價值3000多萬元的進口高速鐓鍛機牀突然出現意外狀況,導致廢品率成倍增加。這意味着整個生產計劃都要受影響,張方明被緊急召到機牀旁“問診”。

這臺機牀正常工作了4年,從沒出過問題。張方明摸排後發現,電機運行正常。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如果搞不定,就得請國外專家,要花一大筆錢不說,時間也耗不起。張方明與機械師一起一頭扎進機牀,一個零件一個元件,邊審視邊排查。最終發現是一個按鈕的螺絲鬆了。找到癥結,用手擰緊後,機牀恢復了正常工作。

投身一線30餘年,張方明對工匠精神有自己的解讀:長年累月的堅持和磨練,不是爲了讓手心長出繭,而是爲了增見識、長水平。

還有一次,公司爲了追求精益生產,要求車間在三個月內,將傳統生產模式改成一線流的新模式。

在外行人看來,調整產線只要把機器從這一處挪到那一處,沒啥技術含量。事實上,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要精心計算角度和方向,還要考慮到各個設備間的生產節拍,且要符合生產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生產效率。

張方明二話不說接下了這個重任。3個月的時間,他和同事幾乎是“住”進了車間,不間斷地優化電路、改善工藝、調整佈局……歷經百餘次調整、做了無數次“排列組合”後,張方明設計出了最適合生產的佈局,完美平衡了各道工序的加工流轉時間。更重要的是,大夥兒通過這次經歷總結出了經驗,爲日後車間的產線調整、佈局等打下了基礎。

師傅比徒弟更努力

“沒有成功的個人,只有成功的團隊,我一個人取得的成就有限,一個成功的團隊未來可期。”張方明總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這些年,張方明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進行提煉總結,編撰發表了多篇專業論文,這些專業文章,也被廠裏的工人奉爲“必讀攻略”。

張方明還主動承擔“師徒結對”任務,結對了多名和他當年一樣的“門外漢”,用心傳承技藝。他常告誡大家,要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斷學習新技術,才能更好滿足日新月異的智能製造需要。

“師傅比我們更勇於挑戰、比我們更努力。我們通常滿足於幹好日常工作,師傅不一樣,他是上班努力,下班以後更努力。”在徒弟俞帥峯看來,張方明不僅自己通過技能走向成功,也爲全公司技術工種樹立了學習榜樣。

“師傅經常在自己下班後主動留下帶我一起生產,大大小小的操作都是他手把手教的,直到我能獨立頂崗。”俞帥峯說,大夥兒都知道,張方明不愛待在辦公室,不是“泡”在車間裏與機器打交道,就是在指導工人。正是在張方明的鼓勵和幫助下,俞帥峯在廠裏已能獨當一面,還榮獲了紹興市"金藍領"稱號。

像俞帥峯這樣,受到張方明精心指導後實現自我蛻變的年輕工人不在少數。如今,公司成立了以張方明名字命名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張方明肩負起了產品和技術的創新研發工作,見縫插針地交流心得、毫無保留地傳經送寶。張方明已經帶出了一批“精兵強將”:省技術能手1人、浙江工匠3人、浙江青年工匠5人……

眼下,張方明又面臨着新的挑戰。公司正在調整生產線,他不僅要牽頭總負責,更要抓緊時間瞭解行業領先的新設備和新技術,爲車間的建設再做一次“先行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