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从普工成长为技术大拿——

张方明:在车间和工厂一起“升级”

本报记者 金汉青

人物名片

张方明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配分厂副厂长,负责机电设备制造、生产技术服务。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等荣誉,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从业以来获国家专利授权13个、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其主导的5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应用、高频热处理新材料处理技术的推广,使得同类产品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普工成长为技术大拿——

张方明:在车间和工厂一起“升级”

本报记者 金汉青

上午9时,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配分厂车间内光线明亮、干净整洁,若干条生产线上,机械臂挥舞翻转,精准有序地向加工设备投送着物料。15秒后,历经一道道自动化工序,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顺利下线。几小时后,这些产品将被运往国内外各大车企,成为车身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

不远处的一台设备旁,分厂副厂长张方明将脸凑到机器前,紧盯着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侧头观察数据显示屏,不时在本子上做着记录,直至整套流程准确做完,方才挪步去往下一台机器。身着干净的深蓝色工装,张方明神采奕奕,与印象中汽配车间里灰头土脸的工人形象完全不同。

就靠这条由张方明设计布局的生产线,五洲新春去年仅气囊管销售额便突破两亿元。这些年,五洲新春从一家单一生产轴承为核心的传统企业,蜕变为涉足高端装备精密零部件等领域的集团化企业,离不开张方明这面坚实的“技术后盾”。

喜欢钻研别人解不开的题

回顾张方明的职业生涯,似乎与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谋而合。2005年,张方明进入五洲新春集团,被安排在设备最先进的生产线上工作。

五洲新春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更新频率也非常快。在陪伴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张方明的心境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热爱挑战的他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开始在技术的海洋里遨游:白天在岗位上钻研电气控制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晚上在家自学大学“工业自动化”课程。与此同时,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多年,张方明摸索出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快,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维修电工成为一名全能技术骨干。

这也是公司看中张方明的原因:爱钻研,爱较真,愿意跳出舒适圈。公司鼓励他运用所掌握的技术,主持或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张方明大刀阔斧地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降低成本,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全国技术能手、浙江工匠、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类荣誉接踵而来。

如果说勤奋是张方明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那创新就是他从普工一路逆袭成技术大拿的“硬通货”。他自己常说:设备升级,工厂升级,人也要跟着一起“升级”。

2016年,五洲新春大力推行转型升级,引进了一批全新的机器人,代替人工上下料。看到布满机器人的智能化成型车间,张方明难掩激动。可由于新机器的手臂关节转向角度有限,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转动,导致下一步工序无法正常展开。比如,机器臂拿起物料后,无法像人手一样将东西换个方向摆放好,必须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去纠正,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你瞧,我们的人手是可以灵活翻转的,可是机器臂没有关节,只有固定的几个活动角度。你想让它帮物料直接翻个面,它就做不到了。”张方明举起自己的手臂比划起来,试图向记者还原当时的复杂状况。张方明平时话不多,但讲起专业话题,却是滔滔不绝。

好工匠就喜欢钻研别人解不开的题。在没有可借鉴案例的前提下,张方明与同事们最终决定给机器手臂打造一个“人工关节”。张方明直言,这是一个极其“烧脑”的过程。前期设计出来的“关节”问题层出不穷,要么无法带动机器臂,要么就是转向不灵活。

没有捷径,只能用反复实验的笨办法。在制作了10余个“关节”模型以及无数次修改后,张方明最终设计出了全新的转体设备。这套看似简单的机械结构,却能顺畅地带动机器人移动,让机械手在具体工作中“指哪打哪”变为了可能。

将想法转化成实物的过程有多煎熬,享受到的智能化成果就有多“香”。顺利运转后,车间效率也随之提升,原来一个工人能管两台设备,如今一个工人能管12台设备,公司也成功实现了机器换人的目标。

磨练不是为了手心长茧

“机械臂转动有障碍,我们搞不定了!”“喊张工来帮忙。”

“数据有波动,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快找张工去看看!”

在厂里,同事遇到搞不定的问题,只要让张方明在“带病”的机床旁一站,静观几分钟,一丝一毫的故障都能被他准确“揪出来”。

张方明把厂里的设备几乎当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甚至有时机器出了故障,他都能“闻”出来是什么问题。“机电设备出现各类故障,会出现不同的气味,包括各类焦味或油味等。”他说,这是与机床打了20多年交道练就的基本功。

几年前,一场原本需要10多万元的维修,因为张方明的“轴劲”,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

当时,公司一台价值3000多万元的进口高速镦锻机床突然出现意外状况,导致废品率成倍增加。这意味着整个生产计划都要受影响,张方明被紧急召到机床旁“问诊”。

这台机床正常工作了4年,从没出过问题。张方明摸排后发现,电机运行正常。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如果搞不定,就得请国外专家,要花一大笔钱不说,时间也耗不起。张方明与机械师一起一头扎进机床,一个零件一个元件,边审视边排查。最终发现是一个按钮的螺丝松了。找到症结,用手拧紧后,机床恢复了正常工作。

投身一线30余年,张方明对工匠精神有自己的解读:长年累月的坚持和磨练,不是为了让手心长出茧,而是为了增见识、长水平。

还有一次,公司为了追求精益生产,要求车间在三个月内,将传统生产模式改成一线流的新模式。

在外行人看来,调整产线只要把机器从这一处挪到那一处,没啥技术含量。事实上,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要精心计算角度和方向,还要考虑到各个设备间的生产节拍,且要符合生产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生产效率。

张方明二话不说接下了这个重任。3个月的时间,他和同事几乎是“住”进了车间,不间断地优化电路、改善工艺、调整布局……历经百余次调整、做了无数次“排列组合”后,张方明设计出了最适合生产的布局,完美平衡了各道工序的加工流转时间。更重要的是,大伙儿通过这次经历总结出了经验,为日后车间的产线调整、布局等打下了基础。

师傅比徒弟更努力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我一个人取得的成就有限,一个成功的团队未来可期。”张方明总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这些年,张方明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提炼总结,编撰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这些专业文章,也被厂里的工人奉为“必读攻略”。

张方明还主动承担“师徒结对”任务,结对了多名和他当年一样的“门外汉”,用心传承技艺。他常告诫大家,要抱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更好满足日新月异的智能制造需要。

“师傅比我们更勇于挑战、比我们更努力。我们通常满足于干好日常工作,师傅不一样,他是上班努力,下班以后更努力。”在徒弟俞帅峰看来,张方明不仅自己通过技能走向成功,也为全公司技术工种树立了学习榜样。

“师傅经常在自己下班后主动留下带我一起生产,大大小小的操作都是他手把手教的,直到我能独立顶岗。”俞帅峰说,大伙儿都知道,张方明不爱待在办公室,不是“泡”在车间里与机器打交道,就是在指导工人。正是在张方明的鼓励和帮助下,俞帅峰在厂里已能独当一面,还荣获了绍兴市"金蓝领"称号。

像俞帅峰这样,受到张方明精心指导后实现自我蜕变的年轻工人不在少数。如今,公司成立了以张方明名字命名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方明肩负起了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研发工作,见缝插针地交流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经送宝。张方明已经带出了一批“精兵强将”:省技术能手1人、浙江工匠3人、浙江青年工匠5人……

眼下,张方明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公司正在调整生产线,他不仅要牵头总负责,更要抓紧时间了解行业领先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车间的建设再做一次“先行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