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

賈曉明

《&nbsp人民政協報 》 (&nbsp2024年05月14日 &nbsp第&nbsp11&nbsp版)

1940年3月,駐山東日軍向沂蒙抗日根據地展開“掃蕩”,遭到抗日軍民的頑強抵抗。八路軍第一縱隊首長將司令部設在距孫祖鎮(山東省沂南縣西南部的一個小集鎮)4裏處的東高莊指揮戰鬥。3月中旬,魯中地區的日軍獲悉八路軍第一縱隊的活動情報後,立即調集沂水、莒縣、朱位、東里店、銅井等據點的日軍300多人,僞軍100多人,向孫祖鎮一帶發起“掃蕩”,妄想消滅八路軍第一縱隊主力,破壞抗日根據地。

八路軍第一縱隊首長得到報告後,決定抓住戰機,集中縱隊第二支隊、縱隊警衛團、第五支隊交通營及地方武裝,在九子峯一帶設伏,殲滅來犯之敵。所謂“九子峯”,是從東南到西北方向有一道連綿起伏的山嶺,嶺上有九個像手指一樣的小山峯。在孫祖與九子峯之間,還橫貫着一條小沙河。這裏山嶺崎嶇,溝壑縱橫,是伏擊敵人的理想場所。

3月15日夜間,八路軍各參戰部隊到達九子峯後,迅速進入陣地,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

3月16日清晨,中共山東分局黨校警衛連按照既定部署,率先發起攻擊,節節抵抗敵人,引誘“掃蕩”的日僞軍來到九子峯山下。當敵人進入伏擊圈時,立刻遭到埋伏在山上的八路軍戰士的迎頭痛擊,被斃傷30餘人。敵人稍作退卻後,隨即兵分兩路——一路在大路附近尋找隱蔽物就地抵抗,吸引八路軍的火力,另一路拼死渡過小沙河,企圖奪取河對岸的一處制高點,打開一條逃生通道。敵人向一處山嶺進攻時,遭到埋伏在山上的八路軍戰士的猛烈射擊。敵人被擊退後,又企圖從西南方向衝開缺口逃脫。見此情況,正在指揮戰鬥的第二支隊首長立即命令部隊迂迴到敵人後方,堵住敵人的退路。敵人見退路被切斷,不得不掉回頭,和另一股敵人匯合,準備強攻九子峯,從正面衝出包圍圈。

在炮火掩護下,敵人瘋狂地向八路軍陣地發起仰攻。守衛在九子峯的八路軍指戰員沉着應戰,當敵人衝到離陣地只有30米左右時,突然開火,很快就擊退了敵人的第一次衝鋒。敵人不甘心失敗,在激烈炮火的掩護下,很快再次發起衝鋒。八路軍指戰員堅守陣地,和敵人反覆搏殺,接連打退了敵人的七次進攻。

下午1時,敵人集中了所有兵力,發起更加瘋狂的反撲,但始終無法撼動八路軍的陣地。黃昏時分,隨着第一縱隊首長髮出命令,堅守在九子峯上的戰士們立即向山下的敵人發起衝鋒。早已疲憊不堪的敵人放棄陣地,不斷後退,很快被壓縮到道路兩邊的壕溝裏。入夜,八路軍衝入壕溝,與敵人展開白刃戰,迫使殘敵退入孫祖村。八路軍隨即將村子包圍起來。戰鬥中,孫祖村附近的抗日民衆自發組織起擔架隊、運輸隊、情報隊,爲子弟兵送茶送飯,送情報,運送傷員。

17日,八路軍經過激戰,奪取了村外的敵人工事。村內日僞軍見狀,只得焚燒屍體,準備逃走。八路軍發現後,立即派一部埋伏於肖家坪至仁壽莊路口,切斷日僞軍退路;另一部乘日軍據點銅井鎮守備空虛,輕裝夜襲,一舉攻佔該鎮。

17日夜,八路軍對孫祖村發起猛攻,激戰3小時,斃傷日僞軍百餘人。殘敵支持不住,便拼命突圍向北逃竄。敵人逃出不遠,便遭到縱隊警衛團和地方武裝的伏擊,大部被殲。

此戰,八路軍共擊斃敵人120餘人,擊傷70餘人,俘虜十餘人,繳獲了大批槍支彈藥、軍用物資和小推車60餘輛。爲了慶祝戰鬥的勝利,表彰和悼念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的英雄,八路軍第一縱隊在孫祖鎮召開了祝捷大會。會後,由抗大一分校創作的《孫祖戰鬥》《鐵峪伏擊戰》《九子峯戰鬥》等系列歌謠,迅速傳遍沂蒙抗日根據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