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用新鲜桑叶养蚕的传统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一家一户的蚕农既要管桑、采叶,又要养蚕,每天要喂2次至4次,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近日,记者在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智慧养蚕基地看到,宽敞明亮的养蚕工厂里,两三个工人正利用机械化养蚕设备进行小蚕共育。工厂化养蚕,正在取代传统的养蚕方式。

“这个工厂化养蚕项目,由岳西县丝蕊智能养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关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负责组织小蚕共育和大蚕养殖。”关河村党支部书记胡孝军告诉记者,项目投资950万元,建成24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购置智能大蚕养殖及小蚕共育设备各一套。“设备采取‘平面输送式’模块化设计,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机械自动添桑、消毒、除沙、上蔟、采茧,年小蚕共育可达800张,大蚕养殖可达200张,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胡孝军说。

在养蚕设备的添桑口附近,记者看到,利用红外线自动感应的技术,添置桑叶出料口可以检测到传送带中运输的蚕盘自动投撒桑叶,旁边一名工人将蚕盘中桑叶辅助平铺均匀即可。“传统养蚕一般是在地上养,工厂化养蚕用蚕盘养。我们用机械分盘、叠盘,最多可以叠14盘高,大大节省了养殖空间。”胡孝军说。

“工厂化养蚕正推动传统桑蚕养殖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安徽省蚕学会理事长范涛研究员认为,工厂化养蚕解决了传统养蚕“苦”“累”“难”的问题,推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饲养和消毒效率提高5倍至10倍,采茧效率提高20倍,有效降低了养蚕人工成本;提升了产量质量,标准化的设备使小蚕损失少,体质强,发育齐,茧质更好,产出更高,效益增加。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也在持续探索中。“用人工饲料养蚕,每个龄期3天左右给1次饲料即可满足家蚕食物需求,大大简化了养蚕环节,省力省工。从长远来看,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将是未来养蚕业发展的方向。”范涛表示,这意味着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蚕桑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当于把蚕茧这一依赖动植物生长规律的传统农产品变成了工厂车间里生产出来的鲜活工业品;种桑、养蚕可以分离,养蚕不再直接饲喂新鲜桑叶,从而彻底摆脱了养蚕对季节、气候、土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依赖,能够实现全年滚动式按需生产。

岳西工厂化养蚕项目的落地,离不开省农科院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技术帮扶。近年来,省农科院与岳西县合作共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岳西特色农业研究所”,组建了蚕桑、茶叶、蔬菜、果树、中药材、生态养殖等6个专业团队,为岳西县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为助力岳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蚕桑团队专家在岳西县莲云乡、毛尖山乡开展了省内首个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将家蚕人工饲料饲养到3龄后改为桑叶饲养并取得成果。“2024年,省农科院还将在岳西县实施省财政‘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省农科院自主研发的‘四新’科技成果在岳西县转化应用,科技助力岳西县‘茶桑菜果药黑猪’等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岳西特色农业研究所所长齐永杰博士告诉记者。

目前,岳西县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以机械应用为主的工厂化、规模化蚕桑种养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建成温控通风养蚕大棚和轻钢标准化大蚕室105个、共7万多平方米。岳西县来榜镇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来榜镇斑竹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蚕桑专业示范村。全县1.67万养蚕农户年饲养蚕种10万盒、产鲜茧5000多吨,鲜茧收入3亿多元。岳西蚕桑产业的发种量、产茧量居全省第一,该县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蚕桑基地县。(记者 汪永安)

·记者手记·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即使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用工成本也不断上涨,用工成本占养蚕成本的比率不断提高,生产上急需省力化、工厂化的养蚕技术。岳西县探索采用工厂化养蚕、人工饲料养蚕,不仅有效解决了蚕桑产业用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也让栽桑养蚕这一古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科技的支撑下焕发生机,向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