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安徽日報

用新鮮桑葉養蠶的傳統方法在我國已延續了幾千年:一家一戶的蠶農既要管桑、採葉,又要養蠶,每天要喂2次至4次,工序繁瑣,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近日,記者在嶽西縣來榜鎮關河村智慧養蠶基地看到,寬敞明亮的養蠶工廠裏,兩三個工人正利用機械化養蠶設備進行小蠶共育。工廠化養蠶,正在取代傳統的養蠶方式。

“這個工廠化養蠶項目,由嶽西縣絲蕊智能養蠶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關河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負責組織小蠶共育和大蠶養殖。”關河村黨支部書記胡孝軍告訴記者,項目投資950萬元,建成24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購置智能大蠶養殖及小蠶共育設備各一套。“設備採取‘平面輸送式’模塊化設計,依託物聯網、人工智能、傳感器等先進技術,可實現機械自動添桑、消毒、除沙、上蔟、採繭,年小蠶共育可達800張,大蠶養殖可達200張,村集體年增收40萬元。”胡孝軍說。

在養蠶設備的添桑口附近,記者看到,利用紅外線自動感應的技術,添置桑葉出料口可以檢測到傳送帶中運輸的蠶盤自動投撒桑葉,旁邊一名工人將蠶盤中桑葉輔助平鋪均勻即可。“傳統養蠶一般是在地上養,工廠化養蠶用蠶盤養。我們用機械分盤、疊盤,最多可以疊14盤高,大大節省了養殖空間。”胡孝軍說。

“工廠化養蠶正推動傳統桑蠶養殖向機械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安徽省蠶學會理事長範濤研究員認爲,工廠化養蠶解決了傳統養蠶“苦”“累”“難”的問題,推動蠶桑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飼養和消毒效率提高5倍至10倍,採繭效率提高20倍,有效降低了養蠶人工成本;提升了產量質量,標準化的設備使小蠶損失少,體質強,發育齊,繭質更好,產出更高,效益增加。

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也在持續探索中。“用人工飼料養蠶,每個齡期3天左右給1次飼料即可滿足家蠶食物需求,大大簡化了養蠶環節,省力省工。從長遠來看,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將是未來養蠶業發展的方向。”範濤表示,這意味着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蠶桑生產方式將發生根本性改變,相當於把蠶繭這一依賴動植物生長規律的傳統農產品變成了工廠車間裏生產出來的鮮活工業品;種桑、養蠶可以分離,養蠶不再直接飼餵新鮮桑葉,從而徹底擺脫了養蠶對季節、氣候、土地、自然環境等因素的依賴,能夠實現全年滾動式按需生產。

嶽西工廠化養蠶項目的落地,離不開省農科院專家的悉心指導和技術幫扶。近年來,省農科院與嶽西縣合作共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嶽西特色農業研究所”,組建了蠶桑、茶葉、蔬菜、果樹、中藥材、生態養殖等6個專業團隊,爲嶽西縣鄉村振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爲助力嶽西蠶桑產業轉型升級,蠶桑團隊專家在嶽西縣蓮雲鄉、毛尖山鄉開展了省內首個人工飼料養蠶試驗,將家蠶人工飼料飼養到3齡後改爲桑葉飼養並取得成果。“2024年,省農科院還將在嶽西縣實施省財政‘特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成果轉化項目’,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省農科院自主研發的‘四新’科技成果在嶽西縣轉化應用,科技助力嶽西縣‘茶桑菜果藥黑豬’等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省農科院嶽西特色農業研究所所長齊永傑博士告訴記者。

目前,嶽西縣在全省率先開展的以機械應用爲主的工廠化、規模化蠶桑種養技術創新和實踐探索已初見成效,建成溫控通風養蠶大棚和輕鋼標準化大蠶室105個、共7萬多平方米。嶽西縣來榜鎮被認定爲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來榜鎮斑竹村爲國家級“一村一品”蠶桑專業示範村。全縣1.67萬養蠶農戶年飼養蠶種10萬盒、產鮮繭5000多噸,鮮繭收入3億多元。嶽西蠶桑產業的發種量、產繭量居全省第一,該縣成爲中部地區最大的蠶桑基地縣。(記者 汪永安)

·記者手記·

隨着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持續推進,即使是相對欠發達的地區,用工成本也不斷上漲,用工成本佔養蠶成本的比率不斷提高,生產上急需省力化、工廠化的養蠶技術。嶽西縣探索採用工廠化養蠶、人工飼料養蠶,不僅有效解決了蠶桑產業用工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的問題,而且也讓栽桑養蠶這一古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科技的支撐下煥發生機,向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