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阜陽日報

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評選揭曉

太和學生分享獲特等獎的“祕訣”全媒體記者 李一晴 通訊員 劉銘 許志花

不久前,由中國僑聯、全國臺聯、人民日報海外版、《快樂作文》雜誌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評選揭曉,太和中學高三學生李宜錦的作文《爺爺的地理課》獲得特等獎。這篇作文寫的是什麼?緣何能脫穎而出獲得特等獎?……近日,記者採訪了李宜錦和她的指導老師張淑嫺,請她們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奪獎祕籍”。

“文藝少女”愛寫作

今年17歲的李宜錦,出生於太和縣大新鎮,現就讀於太和中學高三年級。李宜錦的爺爺是一名語文老師,李宜錦從小就喜歡讀書,上學後漸漸愛上了寫作。

2023年11月,看到第二十四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徵稿啓事後,李宜錦躍躍欲試。“本次大賽針對國內和國外學生分別設定了不同主題,國內主題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山水文化’‘科技浪潮’‘詩詞文化’等。經過思考,我選擇了‘科技浪潮’這一主題。”李宜錦說。

記者瞭解到,該主題是一個材料題:“科技浪潮帶來了生活的改變……有的人感慨這是完善自我,有的人擔心這是喪失自我。以上材料帶給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李宜錦以《爺爺的地理課》爲題,寫出了一篇夾敘夾議的記敘文。主要內容是:保守而倔強的爺爺是一名老教師,面對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難以適應。然而,一場大火燒掉了他多年積攢的紙質教學成果,讓他不禁陷入沉思,並逐步轉變思想,追趕時代步伐,主動學習Word、PPT、網盤、雲空間等,利用新媒體技術提升教學水平。在和爺爺的交流過程中,“我”也找回了和爺爺的親密感情,表達了自己對科技浪潮改變生活的看法。

靈感來源於現實生活

據瞭解,本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吸引了45個國家和地區的380多萬名學生參加,評委會共收到複審稿件35萬多份。最終,評選出特等獎20名,安徽佔有2席,李宜錦是其中之一。

李宜錦的作文緣何能在衆多優秀作文中脫穎而出?“在創作和比賽過程中,我的指導老師張淑嫺給了我許多幫助。”李宜錦說。

太和中學教師張淑嫺告訴記者,李宜錦是高三學生,面臨高考,學業緊張。因此,作文寫作週期不宜過長,否則容易產生疲憊感,消磨寫作動力和積極性。“我們溝通交流後確定了大致寫作方向,初稿完成後只是刪改掉了一些細枝末節,讓內容更流暢、主題更突出。”

“其實,參賽作文《爺爺的地理課》中的‘爺爺’這個人物形象,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當語文老師的爺爺和另一位對我影響很大的地理老師。我在作文裏,把他們兩個人的形象融合成了一個人物。因此,一 開始,我覺得有些突兀。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人物形象變得鮮活立體了。”李宜錦說。

李宜錦和張淑嫺老師都認爲,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最先適應變化的往往是年輕一代,而老年人往往適應較慢。因此,李宜錦作文裏的“爺爺”的思想變化,突出地表現了時代變化對人的影響,而且十分契合徵文主題。

表達真情實感

怎樣才能寫出好作文呢?李宜錦說,她覺得有3點很重要:積累好詞好句,表達真情實感,養成思考的習慣。

“他是那角落中不起眼的野花,守護自己的一隅,科技只是他的工具,潛藏其中的是他那顆熾熱篤行的心,坦然自若,任時代更迭也湮沒不了,從手寫到印刷,一本本粉紅講義,從容不迫,徐徐展開。我知道,這是他獻給地理的情詩,是含蓄的自傳,亦是對宇宙的呼喊。”這是李宜錦的參賽作文《爺爺的地理課》中的一段。

“李宜錦同學平時十分喜愛閱讀,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並靈活、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平時,我會指導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詞和好文章,還播放一些熱點視頻讓大家增加課外知識。”張淑嫺說。

“積累好詞好句很重要,可以豐富寫作語言、增強表達能力。但是,我覺得中學生寫作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真情實感,養成思考的習慣。”李宜錦告訴記者,她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熱愛生活、留心觀察,喜歡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平時,她會寫一些隨筆,從而養成了思考的習慣。

“通過寫作這篇作文,我也學到了待人、育人的方法,感受到老教師們那顆熾熱篤行的心。同時,他們也讓我反思科技對人類來說意味着什麼。”在參賽作文《爺爺的地理課》的最後,李宜錦寫道:“時代常新,科技更迭,日長永晝,赤黃不偏,經緯不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