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將至,又到了“嘬”小龍蝦的季節。

不過,近日小龍蝦身價暴跌相關話題卻頻頻登上熱搜。

時代財經在廣州市黃沙水產批發市場走訪時瞭解到,目前在售的都是養殖小龍蝦,以湖北產區爲主,小青(2-4錢)批發價爲7元/斤,中青(4-6錢)爲12元/斤,大青(6-8錢)爲17-18元/斤。

而在3月下旬,小龍蝦上市之初,中青的價格還在20元/斤以上。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價格下跌了一半以上。

從幾十元一斤,到不足十元一斤,喫小龍蝦從偶爾的“小奢侈”,到實現“嘬蝦自由”,小龍蝦的價格爲何越來越親民?

中國水產品公衆號數據顯示,我國小龍蝦的養殖產量在2022年達到289.07萬噸,2023年超過300萬噸。

布瑞克農業大數據小程序特約專家、格力特營銷中心總經理張文文對時代財經表示,今年小龍蝦價格下降,一方面是因爲養殖面積的擴大,產量提升。“2023年小龍蝦產量達到300萬噸,已是我國第四大淡水養殖品種。市場需求從供不應求,到供需平衡,甚至過剩。”

此外,張文文指出,小龍蝦深加工產品及其出口不及預期,加工廠開工量不足,採購量減少。而在消費層面,小龍蝦的主要消費場景是夜宵店,但這兩年夜宵經濟相對乏力,小龍蝦消費也因此減少。

“價格更低,降得更快”

近兩個月來,小龍蝦的價格確實遭遇“斷崖式下跌”。

湖北潛江是小龍蝦的重要產地。時代財經查詢發現,小龍蝦垂直電商平臺蝦谷360顯示,從3月底至今,2~4錢小蝦、4~6錢中蝦、6~8錢大蝦等不同規格的青、紅小龍蝦,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滑。

以近一個月潛江地區小龍蝦價格爲例,4月7日,4~6錢的中青蝦價格爲24元/斤,到了5月13日,價格降爲12元/斤,跌幅50%。

“往年的小龍蝦也存在‘前高中低後回升’的V型價格走勢,不過,今年小龍蝦價格走勢跟往年相比,突出的特點就是價格下跌速度快,而且低點更低,特別是中小蝦,價格幾乎腰斬。”張文文說,4月8日前後,中青的塘口收購價是20元,到4月23日,短短半個月,就跌到10元左右,小青更是跌到5元,跌破去年最低價。

小龍蝦的價格驟降,養殖戶們對此感受更爲明顯。

凌晨四點,趙南和奶奶將剛從水塘裏撈出的上百斤小龍蝦裝上三輪車,蝦販們已經在村莊的道路旁等待收蝦,她們問了好幾家蝦販,4-6錢中青的收蝦價格都在10元/斤左右,“奶奶挺心疼的,最後實在問不到價格好的了,以11元/斤的價格把蝦賣給了蝦販。”

趙南家在湖北荊州,與湖北潛江交界,是小龍蝦的源頭產地之一。趙南家是村裏較小規模的養殖戶,養殖面積6畝左右。在不同蝦販之間反覆詢問、比價,也賣不出好價格,這樣的場景在最近幾乎每天發生。

“今年的價格相比去年降了很多”,趙南告訴時代財經,“一般過節的價格會高一些,去年五一期間中青規格的蝦能夠賣到15元/斤往上,但是今年最高都沒有上過15元,在五一節前4月28日,還賣出過最低的6.5元/斤。”

“每年5月份,小龍蝦大量上市,價格都會比3月剛上市的時候價格低一些,但是今年低得更多,更明顯。一方面是價格更低,另一方面是價格掉下來得更快。”趙南說。

在趙南所在的村莊,小龍蝦養殖十分普遍,“除了體力不好的老年人,幾乎每家都會養,這兩年,周圍養蝦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大面積承包的大規模養殖戶越來越多了。”趙南說。

趙南的感受不是個例。《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高達4580億元(統計未包括港澳臺地區),養殖面積達2800萬畝、產量達289.07萬噸。而在2023年,這個數字超過了300萬噸。

具體來看,2023年,湖北省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達981.9萬畝,產量達124.2萬噸,同比增9.96%。

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也都在育種、養殖、產業鏈建設等方面進行財政投入,扶持產業發展。

2022年湖北全省各級財政投入小龍蝦產業鏈扶持資金1.9億;同年江蘇小龍蝦產業集羣項目建設資金超過2億,江西省出臺小龍蝦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各級財政投入資金超2億。

因此,2016年以來,國內小龍蝦養殖面積持續增長,到2022年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約2800萬畝。

除了傳統小龍蝦養殖大省,四川、廣西、雲南、海南等地,也都出現大面積試養,其中四川五年內小龍蝦產量增長了超4倍。

張文文說,目前小龍蝦的主產區在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五省,在主產區養殖面積基本上已經穩定了,目前,非主產區如廣西、四川、黑龍江等省份的養殖面積增長很快,政府也在大力推廣。

“不過,這兩年價格的走低,對農戶的積極性有影響,養殖面積的增長速度可能不會那麼快了。另外,價格的走低,對養殖戶也會出現分化,養殖水平差的會退出,水平較高的會繼續生存下去。”張文文告訴時代財經。

“再觀望幾年”

近年來,“養蝦人”爲何越來越多?答案或許在一份收益對比中。

據江西農業農村部門調研統計,蝦綜合種養模式中,單季水稻產量穩定在500公斤以上,畝產小龍蝦100公斤以上,畝均增效可達1800元以上,綜合效益是單一種植水稻收益的6-8倍。

據《科學養魚》雜誌在湖北多地抽樣調查統計,2022年,一般養戶與高端養戶平均毛收益分別爲3485(2021年爲2651)和3953元/畝,二者平均純利潤分別爲2249與2562元/畝。

在趙南看來,和種植類農作物相比,養小龍蝦是一件費力的事,成本更高、也更需要人工打理。

“蝦苗買回來就得11元/斤,今年買了600斤蝦苗,飼料每天要100元。從2月到6月,每年養殖成本算下來在三、四萬元。”趙南說。

不僅是花錢,還有時間和精力。養戶得每天早上兩三點就要去起蝦,把蝦從蝦籠裏挑出來,篩選出大小。這就要花掉兩三小時,再去賣蝦。還得利用白天時間去喂飼料,又要花兩三個小時,“很花時間和精力”。

但收益也比種植類農作物高得多,“雖然養蝦很累,但也是爲了生活。在農村,只種水稻、種油菜收益不高,加上今年初湖北凍雨比較嚴重,油菜的產量減少,種油菜的今年也是不怎麼賺錢的。”趙南說。

趙南告訴時代財經,養殖小龍蝦,收益不定,受三方面因素的限制,一是當日起蝦的規格,要看每隻蝦的大小、飽滿程度;二是蝦的重量,即當日起蝦的總量多少;三則是市場的行情,每天的行情都是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上下浮動,“比如下雨天氣不好,上貨量少價格就高,天氣熱上貨量多,又不是過節需求量不多,價格肯定就會跌。”

在趙南所在的村莊,蝦稻連作是典型的養殖模式,“我們這裏投蝦苗在2月份,3月底小龍蝦陸續上市,但產量不高,我們家每天只在10斤左右,4月底漲至每日30-40斤,到了5月份,纔開始產量上漲,每天有80-100斤,到了6月中旬,就要下秧種水稻了,產量陸續減少,比如我們家要在6月20日之前把小龍蝦全部清空。”趙南說。

這也意味着,對趙南來說,一年中養殖小龍蝦的效益高低,全看5月份。

“5月份就是出產和銷售的黃金期,偏偏價格又是最低的,目前爲止我們還沒回本,這樣下去確實有點慌。去年我家的收益在3萬元左右,今年恐怕只有一半,村裏一些蝦養得沒我們大、死蝦率稍高的養殖戶,很可能會虧本。”

張文文認爲,從養殖端分析,今年的小龍蝦養殖出現價格降幅大、價格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氣候因素,去年是暖冬天氣,蝦苗成活率高,出洞早,成蝦批量上市時間較往年也要更早;二是由於去年苗價高而蝦價較低,各塘口種蝦比較充足,疊加氣候因素影響,苗價低,不好賣,造成各原塘苗密度大,影響長速,使得大蝦少,中小蝦較多;三是投餵量不足,因爲蝦價低,養殖戶投餵積極性下降,投餵量不足,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大蝦少而小蝦多的局面。”

“隨着稻蝦的結束,今年中大蝦的價格會有一定的回升,但如果消費繼續乏力,要想大幅回升有一定的難度。”張文文對時代財經指出。

在市場趨勢走向方面,張文文認爲,養殖本身就有周期性,有高點就會有低點,“前年價格好,中小蝦的利潤跟大蝦差不多,這兩年中小蝦的價格又較低;去年苗價高,大家都想賣蝦苗,結果今年苗價就低;往年5月價格下跌,今年4月就跌;價格好,會擴大養殖量,虧本大家又會減少養殖量,市場會有一定的調節。”

張文文認爲,“現在價格的走低受供需兩方面的因素影響,隨着消費復甦,還有小龍蝦深加工的發展,出口的增長等,這些變量都會對價格有影響。”

此外,張文文指出,小龍蝦的養殖模式基本上是稻蝦共作。在保證糧食種植面積的同時,發展小龍蝦養殖,有助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戶收入,“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小龍蝦價格有回升的希望,農戶也好,政府也罷,都不會放棄小龍蝦這個機會。”

趙南也告訴時代財經,小龍蝦是村裏許多農戶的重要收入來源,“即使今年價格不好,大家都說比較難,但明年還是想繼續養,想再觀望幾年,不想輕易放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趙南爲化名)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