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视频中男子40岁,从事直播行业,因工作原因长期熬夜致眼睛又干又痒,到医院检查为重度干眼,睑板腺只剩三分之一,眼皮里挤出了“牙膏状”分泌物。

01什么是干眼?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干眼的典型症状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眼红、易疲劳、流泪、眼痒,严重时会出现视物模糊,频繁眨眼、揉眼,都可能是干眼引起的。

02干眼高发人群有哪些?

①上班族,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眼睛会不自觉地减少眨眼频率,从而导致干眼。

②中老年人,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泪液分泌功能减弱,容易得干眼。

③驾驶员,开车的时候司机的精神高度集中,眨眼频率降低,泪液蒸发增强,如果长时间开车容易导致眼睛干涩。

④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长时间佩戴可能导致角膜缺氧,容易发生干眼。

⑤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群,长时间熬夜容易得干眼。

03日常生活怎样预防干眼?

科学用眼

遵循“20-20-20”原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

热敷眼睛

用温热的毛巾或蒸汽眼罩热敷双眼,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疏通睑板腺,让眼睛得到舒缓。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

眨眼操

眨眼可以在眼睛表面均匀的刷上一层泪膜,滋润眼球,减轻干涩不适症状。眨眼操的做法是:轻闭眼2秒,紧闭眼2秒,然后睁眼2秒,每次循环训练1分钟,每天训练10次。

饮食均衡

注意饮食均衡,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胡萝卜、橘子等,补充眼睛需要的营养素。

温馨提示:如果使用了以上方法,干眼的症状依然没有缓解,请及时就医!

宋秀君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

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常务副院长

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委员

河北省眼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石家庄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

河北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河北省防盲治盲中心主任、省眼库主任

河北省残疾人协会副会长

1989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于1990-1993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研修。2000-2002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博士后。从事眼科临床40余年,发表论文156篇,16篇被SCI收录;主编论著3部,参编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