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視頻中男子40歲,從事直播行業,因工作原因長期熬夜致眼睛又幹又癢,到醫院檢查爲重度乾眼,瞼板腺只剩三分之一,眼皮裏擠出了“牙膏狀”分泌物。

01什麼是乾眼?

乾眼爲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淚液的質、量及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不穩定或眼表微環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應、組織損傷及神經異常,造成眼部多種不適症狀和(或)視功能障礙。

乾眼的典型症狀有眼部乾澀感、異物感、燒灼感、眼脹感、眼痛、畏光、眼紅、易疲勞、流淚、眼癢,嚴重時會出現視物模糊,頻繁眨眼、揉眼,都可能是乾眼引起的。

02乾眼高發人羣有哪些?

①上班族,長時間盯着電子產品,眼睛會不自覺地減少眨眼頻率,從而導致乾眼。

②中老年人,65歲以上的人羣患病率高,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衰退,淚液分泌功能減弱,容易得乾眼。

③駕駛員,開車的時候司機的精神高度集中,眨眼頻率降低,淚液蒸發增強,如果長時間開車容易導致眼睛乾澀。

④佩戴隱形眼鏡的人羣,長時間佩戴可能導致角膜缺氧,容易發生乾眼。

⑤作息時間不規律的人羣,長時間熬夜容易得乾眼。

03日常生活怎樣預防乾眼?

科學用眼

遵循“20-20-20”原則。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20英尺(6米外)遠方至少20秒以上。

熱敷眼睛

用溫熱的毛巾或蒸汽眼罩熱敷雙眼,促進眼周血液循環,疏通瞼板腺,讓眼睛得到舒緩。每天1-2次,每次15分鐘。

眨眼操

眨眼可以在眼睛表面均勻的刷上一層淚膜,滋潤眼球,減輕乾澀不適症狀。眨眼操的做法是:輕閉眼2秒,緊閉眼2秒,然後睜眼2秒,每次循環訓練1分鐘,每天訓練10次。

飲食均衡

注意飲食均衡,清淡飲食,忌食辛辣刺激。可以多喫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胡蘿蔔、橘子等,補充眼睛需要的營養素。

溫馨提示:如果使用了以上方法,乾眼的症狀依然沒有緩解,請及時就醫!

宋秀君

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留美博士後,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河北省區副總院長

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常務副院長

中華眼科學會防盲學組委員

河北省眼科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

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石家莊市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委員

河北省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河北省防盲治盲中心主任、省眼庫主任

河北省殘疾人協會副會長

1989年考取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於1990-1993年赴美國休斯敦大學研修。2000-2002年美國貝勒醫學院眼科博士後。從事眼科臨牀40餘年,發表論文156篇,16篇被SCI收錄;主編論著3部,參編10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市廳級科技成果獎14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