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福建泉州市政协建言“共享运动场”

360多所学校开放还不够

本报记者 王惠兵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15日 &nbsp第&nbsp07&nbsp版)

篮球架下奔跑上篮的身影、绿茵地里跳跃滚动的足球……立夏时节,如往常周末,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篮球场、足球场和田径场上一片热闹景象。一旁的架空层下,还有各种项目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锻炼需求。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运动的好去处。”初夏以来,泉州市政协持续深入洛江区、晋江市、厦门市等地,开展“推进校园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微协商调研活动。每到一处,委员们感受到的都是周边百姓对体育场所的迫切需求。

洛江区实验小学、晋江第一中学、厦门实验小学、厦门双十中学……调研组详细了解各个校园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具体情况与经验做法。委员们一路看、一路议,纷纷就校园体育设施开放的安全管理、开放时间、设施建设等问题深入交流探讨。

“全民健身时代场地不足,业余时间去哪健身成了许多市民群众关切的问题。”调研中委员们欣喜地发现,截至目前,泉州市已有360多所学校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让许多老百姓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共享运动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赖兵莲委员建议,可建立多部门开放工作协调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开放方式、明晰安全责任等举措,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总量,满足各类人群不同的体育锻炼需求。

白晓东委员则提出,进一步制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办法》,制订配套支持安全保障措施,细化落实校园体育设施开放后的监管问题,真正有序推进开放工作。

市政协副主席庄灿霞表示,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可以有效缓解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要在做足做细安全管理措施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共享创新建设,不断优化运动环境和优质服务供给,努力做到“应开尽开”,助力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普及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