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

福建泉州市政協建言“共享運動場”

360多所學校開放還不夠

本報記者 王惠兵

《&nbsp人民政協報 》 (&nbsp2024年05月15日 &nbsp第&nbsp07&nbsp版)

籃球架下奔跑上籃的身影、綠茵地裏跳躍滾動的足球……立夏時節,如往常週末,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籃球場、足球場和田徑場上一片熱鬧景象。一旁的架空層下,還有各種項目滿足了人們的多樣化鍛鍊需求。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有運動的好去處。”初夏以來,泉州市政協持續深入洛江區、晉江市、廈門市等地,開展“推進校園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微協商調研活動。每到一處,委員們感受到的都是周邊百姓對體育場所的迫切需求。

洛江區實驗小學、晉江第一中學、廈門實驗小學、廈門雙十中學……調研組詳細瞭解各個校園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具體情況與經驗做法。委員們一路看、一路議,紛紛就校園體育設施開放的安全管理、開放時間、設施建設等問題深入交流探討。

“全民健身時代場地不足,業餘時間去哪健身成了許多市民羣衆關切的問題。”調研中委員們欣喜地發現,截至目前,泉州市已有360多所學校體育場地面向社會開放,讓許多老百姓享受到了家門口的“共享運動場”。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賴兵蓮委員建議,可建立多部門開放工作協調機制,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完善開放方式、明晰安全責任等舉措,加大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總量,滿足各類人羣不同的體育鍛煉需求。

白曉東委員則提出,進一步制訂《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的實施辦法》,制訂配套支持安全保障措施,細化落實校園體育設施開放後的監管問題,真正有序推進開放工作。

市政協副主席莊燦霞表示,推進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可以有效緩解羣衆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與體育場館資源供給不均衡之間的矛盾。要在做足做細安全管理措施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共享創新建設,不斷優化運動環境和優質服務供給,努力做到“應開盡開”,助力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普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