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陈立民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日常工作繁杂、疲于应付,“忙得像个陀螺,哪块工作催得紧就先做哪块”“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但大都是空忙瞎忙”;手机上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工作群,每天光应付群信息就要花费不少时间;落实不同上级部门分派下来的任务,主要精力用在拍照留痕、记录台账、准备汇报材料上,实际问题反倒没空去处理……这种忙而无用、忙而无功的“内卷式空忙”,值得警惕。

“内卷式空忙”,不仅令基层干部身心俱疲、陷入内耗,也很难推动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前不久,某地基层干部“严看死守村民烧秸秆,光干部餐费就花了10多万元,最后秸秆还是烧了”,显然“空忙”于人无益于事无补。这种工作状态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群众急难愁盼难以得到解决,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也会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空忙”中被消磨殆尽。

为何很多基层干部明知“空忙”无效却又身陷“空忙”?一方面,基层工作包罗万象,千头万绪系于一身,条条件件都是“中心工作”,动辄“上午发通知下午要反馈”“今天派任务明天见成效”“既要活干得多还要材料写得好”的“硬性要求”,使得基层干部无所适从,只能以乏善可陈的“纸上谈兵”应对难以做到的“既要又要”。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秉持“只要做了就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心态,刻意表现出与实际工作量不相符的忙碌程度,来掩饰落实不力、缺乏实质性成效的事实,以“没有意义的精益求精”赢得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免责”。而这种心态一旦传染,不仅影响一方的政治生态,长此以往,也会给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卷式空忙”仍是形式主义的新花样、新变种。无论基层干部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无论这种忙碌耗费了多少精力、看起来多么严肃,如果缺乏效果指挥棒,以“忙忙碌碌”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显然偏离了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初衷。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避免“内卷式空忙”蔓延成风,要坚决制止多头重复向基层摊派任务,优化权责关系,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同时,应完善考核“指挥棒”,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要“大事小事一锅煮”,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多元考核评估体系,考到重点、考准实绩、考出优劣。

不久前,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的消息引起舆论关注,很多基层干部点赞此举“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前几天,乌鲁木齐县发布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八项措施,其中包括不得随意向基层印发文件,周二、周四、法定节假日为无会日,坚决杜绝一切无意义值班值守,严禁随意安排加班等。这些措施和做法,为破除“内卷式空忙”开了个好头。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尤其不能让“空忙”削弱改革破题的力度、干事创业的热情。期待为基层减负担、为干部添动力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让基层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中,让群众的获得感在基层干部的充实忙碌之中切实得以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