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

石向陽 繪

據媒體報道,2024年的高校畢業季即將到來,相比往年,今年不少國內高校先後發文,就學生如何在畢業論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寫在論文中的比例等問題作出規範。

誠然,從羅列提綱、撰寫部分內容到潤色語言、降低重複率,AI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論文寫作效率。但AI並不是萬能的,存在風險和不足。比如,有不少學生髮現AI引用的論文鏈接打不開、作者名字搜不到,論文發表時間、期刊、頁數等內容存在錯誤等。更有甚者,將AI生成的文字直接複製粘貼,署上名字後提交,出現學術造假、欺騙行爲。

大學生需要增強辨別能力,不可偏信AI生成的文本信息,更不可藉由AI觸碰學術倫理的底線。究其根本,AI寫作軟件僅僅是一種工具,它可以調取已有的知識來回答問題,但卻難以創造全新的內容。過度依賴AI,讓AI代替自己去思考,不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

目前,已經有不少高校對使用AI寫論文作出了規定和限制,確定了AI的合理使用情形、超標後的複檢辦法等執行細節。大學生亟須提高使用AI寫論文的規範意識,既要提升自身的辨別能力,學會甄別AI提供的信息,更要注意其合理使用的場景,切勿因過度依賴AI而喪失了自主思考和創新的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