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初夏,走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丰办事处永星村四组,只见道路两侧以及村民院中种满了各种果树,成片的果树林成了别样的美景,村民赵建平正对门前的果树进行日常管理。“在办事处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发展起了庭院经济,果树已经栽植近5年了,预计再有一两年就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达三四千斤,收入五六千块钱。”赵建平说。目前,荣丰办事处有368户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他们都是采取“六小产业”模式,发展庭院经济的引领示范户。荣丰办事处为他们提供花果苗木,定期邀请林草专家进行实地培训,帮助他们整合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院落、巷道,栽植小杂果花草苗木约150亩,真正实现了变“静资源”为“动资产”,把“小庭院”变为“聚宝盆”。

荣丰办事处还扩绿、兴绿、护绿并举,采伐更新了五西线两侧、村屯内绿化垄道原有杨柳树,整地换沙换土1200方,栽植早酥梨、鸡心果、桃李杏小杂果约60亩5000余株,有效提高了绿化美化覆盖率。在荣丰办事处,庭院经济不仅成为一道风景线,也使乡村发展更有“钱”景,照目前发展趋势预测,3至5年后,149.6亩经济林逐步进入盛果期,综合产值约11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38万元,368户美丽庭院年户均节省果蔬支出约6000元。

荣丰办事处只是五原县依托庭院经济发展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除种植外,五原县还不断拓展庭院经济的内涵,积极探索庭院其他功能,引导群众利用“方寸地”大力发展“庭院+文旅融合”等模式的庭院经济,以“庭院小经济”点亮“乡村大振兴”,实现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

为了让庭院经济真正火起来,群众真正富起来,近年来,五原县通过党建引领、多方结合的方式,引导各乡镇、办事处的群众利用院内以及房前屋后空余土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一院一景,通过发展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拱棚、小养殖、小加工“六小产业”释放庭院潜能,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走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探索农村闲散空地资源再利用模式,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提升”。(记者 薄金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