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港南区桥圩镇中心幼儿园 莫江华

摘要:在幼儿园这一重要的教育阶段,如何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然且有效地融入集体教学中,使之成为幼儿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亟待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本文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良好习惯 集体教学策略

一、导入环节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各环节的精心设计与实施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将行为规范与教学活动紧密融合,促使幼儿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中自然习得并强化良好行为模式。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引出当日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为习惯,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对特定行为习惯的关注。例如:“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吗?”“谁能说说,当我们和朋友一起玩玩具时,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开心呢?”这样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讨论,并逐渐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也可采用生动的演示法,如亲自展示正确洗手的步骤,或者播放有关分享行为的动画短片,直观呈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1]。

二、活动环节

在活动环节,集体游戏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载体。教师在设计游戏规则时,应明确指出与当日重点行为习惯相关的具体要求,如在“传递接力”游戏中,强调等待轮流、遵守秩序;在“我是建筑师”合作搭建活动中,规定幼儿需协商分工、互相配合。通过游戏规则的严格执行,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遵守规则、协作共事的乐趣与价值,从而逐步内化这些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还应适时介入指导,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良好行为给予即时肯定,如表扬幼儿耐心等待、主动帮助伙伴等,进一步强化正面行为示范。

三、结束环节

当教学活动接近尾声,结束环节则为巩固行为习惯、表彰模范行为提供重要契机。教师应引导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到活动材料的整理工作中,明确指出每种物品的收纳位置,鼓励幼儿动手将玩具、教具等归还原处。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也有利于他们理解秩序之美,体验到整洁环境带来的愉悦感。其次,教师应进行活动回顾,带领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与活动过程,特别关注他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良好行为。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述,表彰那些在遵守规则、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幼儿,树立正面行为的榜样。这种公开的认可与赞扬能够激励其他幼儿效仿,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进一步巩固和推广所学的良好行为习惯。

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幼儿园集体教学,不仅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关乎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逐步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在自理、社交、规则遵守等方面得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刍议[J]。文学教育(下),2020,(07):17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