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自称李亚鹏公司前员工的博主在网上晒出与其聊天记录截图,公开讨薪,表示自己加入李亚鹏公司4年,却被拖欠工资一年多,目前尚欠6万多元没得到补偿。该博主还表示多次催促无果,只要提到钱,李亚鹏就选择性失明,不回复。该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5月14日,李亚鹏就此事在微博发视频公开道歉,并表示将积极解决。

对于涉事博主来说,选择在网上公开讨薪,估计也是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在李亚鹏道歉视频发出后,该博主再次发文表示,私域里被无视2年多,热搜了才在公共媒体迅速道歉,事情发展到现在,自己也很难过,也觉得不体面。但凡能体面,谁会愿意选择撕破了脸。

管理者向员工按时支付劳动报酬,本就是天经地义,也是劳动法明确规定的企业义务,但作为一位娱乐明星和公众人物,李亚鹏却拖欠了前员工如此之久的工资,显然既不合法,也让他的道歉难以令人共情。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应设身处地解决“打工人”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让后者甚至要通过“网络讨薪”的方式来索取自己本该获得的报酬。

此前,百度高管璩静事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5月,璩静在社交媒体账号连发多条视频,视频中不少职场观点引发网友广泛争议。其中“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登上微博热搜,她称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没有义务去了解其个人情况;如果员工拒绝和她连续出差50天,“升职加薪的时候不要来找我”等。结果就是,璩静因这些观点被骂上了热搜,最终只能以本人离职收场。

在职场中,为何受伤的总是打工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打工人容易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打工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打工人维权成本高或时间长;对一些恶意欠薪的打击力度不够,导致欠薪者仍然逍遥法外。再者,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故意拖欠工资,甚至通过不法手段逼迫打工人接受不合理劳动条件,这些行为直接损害了打工人的合法权益。

其实,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是从基层干起,从一位普通员工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他们更不该忘记曾经的汗水和辛酸,不该缺少共情能力。只有切实将劳动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管理者才能获得他们的真心拥戴,以及社会的正面评价,构建良性健康的劳资关系,否则既会面临法律的裁决,还会败坏自己的口碑,何苦来哉。

上游新闻 杨雁琳

编辑:康磊责编:李洋,周尚斗审核:陈旭

相关文章